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蘊他仙骨 > 第19章 假面

第19章 假面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結發為夫妻,遂如同根生。

衆人皆以為,方大郎的發妻姜氏必得與方氏鬧得不可開交才是,到底死的可是她的丈夫,更是家中的頂梁柱。

然她臨堂此言,不僅推卻此案複審,方連追償皆棄,姜氏所行直令衆人難解。

府衙圍觀的平頭百姓中,不乏些個與姜氏打過照面兒的,相傳姜氏與方大郎感情甚笃,既如此,姜氏未含怒質詢便罷,豈會作此輕舉?雖言方氏到底算她的小姑子,卻不必退步至如此境地罷?

在大夥兒私議中,張謙複問:“姜氏,一旦立身此堂承應審果,即如闆上敲釘不可更易,你當真思慮周全了?”

姜氏迎上張謙的注目,萬分笃定道:“是,民女不予追責。”

身為眷屬的姜氏不急,反倒與此事了無瓜葛的尤衍當先急眼,他行近姜氏一側,究問道:“她殺了你夫君!你就這般輕巧地放任她逍遙事外?!你腦子被驢踢了不成?”

姜氏兩眼空虛地瞥向跪膝的方絮因,她所言平寡,“夫君謬錯在先,亦是夫君先手作毆,并非民女寬縱三娘,反倒三娘因民女夫君平白受此苦痛。”

方絮因寸心為之傾動,她恍見長嫂小臂上觸目驚心的青紫,加之聯想姜氏對此案審果的表态,她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兄嫂明面雖和睦笃愛,私下卻不好斷言,兄長既可行如此喪盡天良之事,施暴發妻豈不簡單?無怪姜氏三天兩頭便尋由頭至娘家小住,原是這層關系,而她母親患難那陣兒,姜氏恰好脫身娘家安身。

尤衍仍對此案死求白賴,他火急火燎地闊步行逼姜氏,張謙朝衙役使色,幾名差役遂在尤衍徹底逼身姜氏前将她帶下了堂。

尤衍見此更覺心肺火氣高竄,他追思今日内堂諸事,張謙與前判若兩人,以往他百般依順地替他處治擺平糾紛,為他兜底,此案初審時更是處處偏頗他,相較之下,今日張謙發得是什麼瘋?

他眼見姜氏的身影徹底掩沒人潮,尤衍愈想愈狂躁,維系理性的心铉亦在此刻繃斷,他怒視高坐上堂的張謙,質問道:“張大人,時至今日,您收受草民幾多銀錢财帛該不至全全遺卻罷?”

此事倒算不得秘辛,淮城上到耆老,下到童蒙,誰人不知尤衍與張謙累年來的陰私行賄?

尤衍而今這幅氣粗膽壯的模樣,竟索性在公堂上将破罐子破摔了。

也對,今日堂審京官未至,既如此,身為淮城地頭蛇的尤家大公子又有何懼?

張謙聞言,不禁冷笑一聲,他倏地自圈椅起身,繞行木案止步上下堂交界的階沿處。

祝好微怔,因張謙方才矮坐倒未覺他身量奇高,待祝好目移他下身時又是一愣。

張謙的革帶竟挂着一枚香囊,此囊所繡紋飾令人費解,祝好眯眼端詳,隻見藕荷色的香囊上以粗澀的繡技繡着一隻……黑白兩色,圓頭大腦的貓兒?不知是作繡之人學淺,甚或有意而為,此貓卻未見豢寵的憨态,兩耳間更甚頂着冠帽,後肢颀長得仿似如人隻需以兩腿立身,實教人納罕。

大成慣有發妻為夫君繡囊的風潮,然張謙并未娶正妻,合該哪位小娘子為他所繡?就算真有姑娘家為他作繡,張謙這般薄情寡義之人,豈會真将此物随攜在身?不僅如此,這位女娘的繡技更是驚為天人的……糙。

祝好忽生謬念,她思及關于張謙的種種行徑,因着初審時,張謙從首至尾落坐上堂,故而難判身量。然有一樁事仍令祝好記憶猶新,張謙慣以敲擊驚堂木震懾在衆,而今日的張謙,尚未施用驚堂木,不隻如此,方才身背砍刀遣她入堂之人,分明并非府衙差役,所行更不似甘受條理所縛之人,卻莫名對張謙萬分崇敬地深鞠一躬,而張謙,更甚古怪!他今日除卻未偏頗尤衍,此外,尚有一道細情,張謙的嗓音雖與先前相較未見驚天之變,然祝好自幼耳力卓衆,初審時的張謙,聲如凫嗓蒼啞,而身前的這位張大人,聲雖如舊,卻未聞因上年歲而顯生的濁音。

莫非,眼前之人,并非真正的張謙?可他不是張謙還能是誰?再則,他确與張謙生得同副皮囊。

張謙将手背至身後,他笑問:“尤大公子煩請明言,本官曾收受尤家幾多金銀?”

尤衍被此問一噎,他思緒急轉,陰恻恻道:“張大人與我同為寸繩上的螞蚱,如此簡單的道理,張大人怎就偏巧在堂審之日難悟其理?”他語笑喧呼,“單憑物華天寶,甚或千兩?怎麼,張大人與在下合污數載竟欲舍邪歸正了?張大人欲将财帛返還後與我分道揚镳?”

張謙聽言卻不惱,隻是問:“尤氏,口說無憑,你既稱本官受賄千兩,可有憑據?若無實證,誣告者,罪加三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