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一刀逢春 > 第139章 第 139 章

第139章 第 139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月上梢頭,萬籁俱寂。慘白清輝森冷的潑到地上,像極了妖鬼來臨之前的訊号。

就在這時,層層樹木掩蓋着的屋舍裡忽然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瞬間驚飛了蹲在窗邊樹杈上小憩的鳥兒。

“找到了!”

言黎歡叫一聲,興奮的從包裡拽出了一根菖蒲。頂着其餘四人驚異的神情,她拿起一旁剛才還沒按熄的火折子點燃戳到了油燈的旁邊,又解釋道:“現在天黑,在燈旁點一根菖蒲,燈火就不會熏眼睛了。”

戚斐噢了一聲,換了個方向撐着下巴,開始懶洋洋的用手指撥它玩。

言黎笑了笑,将手中的小包袱重新放回枕邊,也在凳子上擠着坐下來。

人都到齊了,也都坐好了,陸明晞低下頭,從手中的細長條木筒中倒出了一張薄如蟬翼的紙,用指尖按着推到了中間大家都能看到的位置後,頓了頓,一時沒說話。

趁着空隙,言黎極快的探頭往桌上看了一眼,随後吃驚的重複道:“西狄人?有人在城裡看到了西狄人?他們怎麼能混進來的?每座城的城門口不都張貼着西狄人普遍的模樣畫像,并嚴禁兵士放入嗎?”

她走南闖北這些年,盡管并不想主動聽到與朝廷有關的事情,但有時某些信息卻會趁着坐在路邊吃飯休息時,鬼鬼祟祟鑽進言黎的耳朵。其中,就包括“西狄人”。

傳聞西狄人個個面相兇惡,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鬼。在現在皇帝的爺爺……也就是殿下的太爺爺在位時,他們甚至還打仗割走了不少土地,嚣張得不得了,更是揚言要打進皇城重新登基。後來,還是長孫将軍臨危受命領兵出征,第一仗就将他們打得落花流水、死傷慘重,不得已後撤了一些。回過味來的西狄人再次集合起所有兵力,令長孫将軍也受了幾次磋。過了幾年,她們才終于将所有人都打出了這裡,但能平安歸來的,卻沒有多少了……回憶着曾經聽到過的内容,言黎悄悄用眼神啄了一下陸明晞,好像……之前她說她的阿娘就姓長孫呢,那些為國征戰沙場的人,也許就是她兒時還在一起玩樂的堂姐、堂妹。這麼想來,原本陌生的幾個字眼,仿佛也都慢慢幻化成了如有實質的人的樣子,好像也不再覺得堅硬冷澀了呢。

待四人看完了紙上内容,陸明晞深呼一口氣,重新開口:“在溵雲縣臨出發時,我隻草草的說了一些你們就願意陪我到這裡,我已經很感激且很滿足了。接下來絕對是一場鏖戰,往後的兇險完全可以預料到。你們四人身份特殊,不便參與其中,到這就可以了。明日一早我們兵分兩路,你們先找一個好玩的地方等着我,等我處理完丹陵的事就再去與你們彙合。”

言黎還沒來得及從上一個話題中回過神來,呆呆地說:“什麼?”

戚斐都不用往旁邊看就知道那隻小隼心裡又在想着什麼“絕對不能讓一個人獨自經曆這麼多”的事情,若是旁的也就罷了,就算是想賣陸明晞一個人情,她也願意奉陪。

可現在明顯已經不是她們這種普通人……不對,應該是不願參與到朝堂之中的人能觸碰到的東西了。丹陵離邊境十萬八千裡遠,又怎麼會在城裡突然出現幾個西狄人,更何況已經能在明面看到幾個,說明暗地裡已經有了伺機而動的一群。都是聰明人,戚斐不信陸明晞看不出這其中的異樣,也不信她想不明白是誰“放”這些人進來的。

而既然知道,無論情誼如何,都不應把她們牽扯進來,如果隻有自己便罷了,主要是還有另外三個本就毫無關聯也一無所知的小孩子。若是今晚陸明晞不說,明早戚斐也會用各種各樣的理由阻撓言、溫、孔三人進城的。

“好,”她點點頭,一口答應下來,“那我們明日一早就走。”

“等等,什麼……”言黎還有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湊近戚斐小聲道,“來都來了,我們不進去嗎?”

戚斐說:“嗯,不進去,裡面沒意思,亂糟糟的。我們找個舒服的地方一邊玩一邊等她好不好?釣釣魚、玩玩水什麼的,還可以帶你們去雲霁閣玩玩,劍霜應該就在這附近,你之前不是想找她玩嗎。”

“哦……哦……”話題轉變的實在太快,言黎有點發愣,下意識便要應聲。

就在她即将被戚斐忽悠瘸了的時候,不料坐在一旁的孔硯成卻忽然道:“我要進去,你們三人先走吧。”

……就知道這悶葫蘆要幹出這種事,早知道就先把她忽悠服了。

可惜沒有早知道。這話落地後,言黎的眼神也眼見着變得清澈了起來,當即便問:“我們怎麼能自己去玩,留殿下一個人在危險裡呢?”

好,好好好,剛才的話直接功虧一篑。戚斐說得口幹舌燥,拿起桌上的水喝了一口。涼,太涼,和她現在的心裡一樣涼。

戚斐和陸明晞暗中交換了個視線,彼此都知道對方在想什麼。這次,換成後者開始遊說:“真的不用,我王府上下上百人,謀士十餘個,兵士百餘人,不缺你一個。與其一齊緊張,還不如你們先一起去玩,這樣我在這邊處理的也更安心,你說是不是?”

孔硯成低頭沉吟片刻,搖了搖頭,“殿下也說此去兇險,又加之有流竄的西狄人藏匿城中,不知何時便會爆炸。若他們的援兵一到,就算殿下府上百餘人,又如何是他們的對手,又該如何應對,這是其一。其二,就算不為了殿下,我也要進城為丹陵百姓。城中人多眼雜,難免有疏漏之處,多我一人,也許就多了一個得以平安歸家的子民。家中老人從幼時就開始教導我,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無論何種身份,都要護國佑民,解民之于倒懸,雖死不悔。這一次,便就是了。”

完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