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剪羅确實不怕李樹峰。
體操中心不是他的一言堂,他就不足為懼。
“正好,我也要說一件事,”李樹峰與夏剪羅錯開眼神,揮揮手讓齊芽芽和關玥過來,“第四站的青年積分賽來了太多強隊,所以我們改報第五站。在第五站來臨之前,一定要進行一次隊測,決定出取代方迎夏的選手。此外,上一屆世錦賽表現不佳,上面決定裁撤部分成員,集中經費培養少部分人,其餘人送回原籍。哪些人回去,也根據這次隊測來定。”
葛青園算明白了,原來他在這兒等着呢。
“單項和全能排在末位三名的,全都要走。團體和全能牌子遠比單項重要,我們肯定要為這兩項服務。”李樹峰說着,看了看眼前的夏剪羅。
這小孩兒的跳自不怎麼樣吧?她這樣的不定時炸/彈,還是離體操隊越遠越好。
李樹峰深知,自己明年就要退休了,如果臨退休的時候留了個麻煩在隊裡,那可真是給自己的政績添堵了。
“小夏,聽見沒,李總教給你機會呢。順位排得上号,你就能上積分賽了。”葛青園揉了一把夏剪羅的頭。
夏剪羅也配合,趕緊鞠躬:“謝謝李總教給我機會!”
李樹峰氣得扭臉就走。
這師徒倆就惡心人吧!
隊測最終定在了12月2日,留給夏剪羅進步的時間不算多。
“你的高平放在隊内是絕對優秀的,那暫時就先不改動了,自由操短時間又提不上來,那重點就還放在跳馬上,雖然難度低,但是提高完成度還是有一争之力。你的FTT高度很不錯,出DTT也是指日可待,不過這麼短時間内,就算出不來也沒關系,你不用壓力太大。”
攆走幾個不速之客後,葛青園安慰着夏剪羅,然後給她擺好了跳馬的墊子。
一個跳馬動作,共有四個評判階段:
從起跳到撐馬前,是“第一騰空”,這個階段需要運動員能夠運用起助跑的力量,将自己送到跳桌之上;
手撐跳桌的階段叫“撐推”,要求運動員手臂打直,雙手共同撐推跳桌,不能提前進行轉體,并為下一階段補充動力;
雙手離開跳桌後是“第二騰空”,運動員離開跳桌時是頭朝下,所以需要先把自己轉正成頭朝上的姿态,接下來再在空中以某種姿态翻轉幾周或旋轉多少度;
最後運動員落地,最好的結果就是直立站住,也被稱為“釘住”,此外還有可能發生深蹲、邁步、出界、摔倒、腳未先落地等不同程度的失誤。
根據第一騰空與第二騰空的區别,跳馬一共分為了五組,現在夏剪羅要練習的,就是第三組編号為3.34的“冢原-直體後空翻轉體720°”,也被稱為“DTT”或者“T720”。
目前冢原系列的動作一般采用側手翻上馬的技術,因此實際上第二騰空轉的是630°,可是側手翻上馬更容易損失動力性,夏剪羅在其他情況下能扭出720°,換了冢原上馬就不行了。
眼看夏剪羅試了幾次都轉不夠度數,葛青園道:“那咱們去隔壁用生物電感受器嘗試一下吧……雖然引入這個技術後,很少有人真的能抓住那種感覺,但是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也是好的。”
夏剪羅沒聽說過這種技術,因此跟着葛青園來到隔壁房間,身上被貼了一套連着線的探頭後,她第一反應是——完了,要被抓去做研究了!
不會吧不會吧,難道進入體操隊隻是一個陰謀,研究她如何在夢裡訓練才是目的?
“想什麼呢?”
葛青園拍了拍她的肩膀,她才猛然回神,把自己的胡思亂想從腦子裡甩出去。
在葛青園的指導下,夏剪羅閉上眼睛靜靜等候。
提示聲響起,她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仿佛脫離了自己的掌控,肌肉正以一種奇妙的方式被調動起來——這是跳DTT的感覺!
夏剪羅上輩子是十四歲的時候出的DTT,即便一直不太穩,但那種感覺是很清晰明确的,正和此時此刻一緻!
原來所謂的生物電感受器,能用生物電信号模拟出某些動作的感受,讓運動員抓住那種陌生的感覺。
隻是這種感覺非常玄妙,感受過也未必能原樣複刻出來,所以真正能用上的人不多。
反複感受了幾次後,夏剪羅睜眼,興緻勃勃地對葛青園說:“葛指導,我們再試試去!”
回到訓練場地,夏剪羅深吸一口氣,用力助跑,側手翻上馬——騰空!後直720°直直地落入海綿池!
圍觀的李勝都驚了:“不是,剛剛發生了什麼?”
一小時以前她還轉不足呢,什麼人的進步速度是按小時算的啊?
“那個生物電感受器也太棒了!我對比出自己在空中不夠收緊的部位,有針對性地加強,就可以完善動作了。”夏剪羅解釋道。
當然,這也是因為她上輩子落地過DTT,換了别的動作就說不好了。
可是生物電感受器能把那種感受清晰地放大,比自己瞎跳一百次都有用啊!
“那看來你是适合用這套設備的那種人了,”葛青園也替她開心,“這樣也好,你以後升級技術,會比正常情況下少受很多傷了!”
不過能落入海綿池的DTT,和落地還是有很大差别的。
現在有教練保護,可是比賽的時候是完全脫保的,不練到萬無一失,還是不能輕易拿上賽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