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王知道大事不妙,侍衛們再忠心也來不及的,心一狠,橫劍就要劈開車廂。
然而,為了安全起見,他的車廂全部是做過加固處理的,平時是保護他的堡壘,現在卻成了困住他的囚籠。
他左右看看,把水壺裡的水往薄被上一倒,然後披上薄被,踢開車門。
也顧不上狂奔的馬有多危險,看準時機,眼睛一閉,就往下跳。
射箭之後,莫驚春體内的靈力瞬間清空,經脈幹涸,一跳一跳地疼起來。
沒辦法,他修為太低,又是遠距離作戰,消耗太大。
先前取出的靈石即使有聚靈陣鎖定靈力,還是全部被消耗掉了,隻剩下了一箱灰撲撲的石頭。
他收進空間裡,又取出幾顆靈石捏碎化雨,灑向山頂。
纏綿細雨落下,地上的枯草舒展身體,吐出綠芽。
不一會兒,系統傳出喜悅的聲音:“動了動了!”
莫驚春:“什麼?”
“任務進度條動了。”
“很好。”
保險起見,盡管現在山頂無人,莫驚春還是拜托金戈幫忙在山上守一會兒,他進入了空間吸取靈力恢複。
而瑞王這邊,已經亂成一團了。
那些文人才子都在車隊後方,根本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麼事,動亂開始時,也是孫逸之一力壓下不服,要求所有人都老實待在原地,等候吩咐,不要上前添亂。
直到典軍帶領侍衛們找到跳車的瑞王時,才派人跟孫逸之說了一聲,就匆匆回王府去了。
孫逸之聽到消息時,想起莫驚春在山門放出的話,心頭就是一跳,咬咬牙,也跟着去了。
那位典軍對于自己值班時遇上這種破事已經是欲哭無淚了,如今有個公主之子願意來當個主心骨,那當然是很歡迎。
總之,一陣兵荒馬亂之後,瑞王和孫逸之這對表兄弟都到了瑞王府。
其他人都惴惴不安地各回各家去了。
瑞王傷得很嚴重,燒傷已經是最輕的了,他跳車時傷到的内髒和一條腿才是最嚴重的,王府裡養的大夫給他處理了傷口,又開了藥。
次日,王府長史上書替瑞王請假,又順便向皇帝申請禦醫。
皇帝聽到消息後也是大吃一驚,立即派出禦醫給瑞王看診,知道孫逸之在瑞王府,還特意召來孫逸之問詢。
不過,孫逸之還沒入宮,鎮國公就來了。
來就來了,還是來請罪的。
皇帝連忙叫人扶起鎮國公,賜座,都是五旬老臣了,頭發雪白,腰也彎了,萬一死在皇宮裡多難看。
鎮國公那叫一個愧疚,上來就是請罪,“小兒自打落水以後,身子骨就變差了,性情也變得古怪,非要出家。昨日,瑞王前來探望小兒,原是好心好意,沒想到這臭小子好賴不分,非覺得瑞王殿下妨害他……”
說着,鎮國公便唉聲歎氣,“瑞王殿下乃陛下親子,身份尊貴,品格高潔,怎會妨害他?”
這個皇帝并非鐵血無情之人,聽聞此言,又聯想到鎮國公小兒子被劫匪追殺的事情,那背後真兇似乎、大概、可能跟瑞王府相關,瞬間心虛。
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臣年輕時四處征戰,沒能見着孩子長大,對這小兒子就寵溺了些。卻不想,把他寵成了個混世魔王,竟尊卑不分,叫瑞王不要再來見他。結果……瑞王回去時就遇到了火災……是臣教子無方,臣實在愧疚啊。”
皇帝對秦禮還是有印象的,小時候見過,那是個玉雪可愛、進退有禮的孩子,長大後也頗有才華,年紀輕輕就已經是舉人了。
他也想過,等秦禮中進士之後,就給個好職位,也算是對老臣的照顧。
君臣相宜,也是一段佳話嘛。
秦禮若是可用,以後就留給太子做個臂膀。
不過一個小孩子,因為前途皆無性情偏激了些,也是難免。就算說了些不大好聽的話,咳,出家人天性自然,不遵世俗凡禮,也……不算大事。
至于李小二回來時受傷,那也是意外,跟一個身子骨不好的出家人能有什麼關系?是他運氣不好罷了。
這樣想着,皇帝就安撫了鎮國公幾句,還賞賜了些好藥叫鎮國公回去了。
孫逸之來的時候還把典軍也給帶上了,他對皇帝說的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昨日我在朱雀大街的七星樓玩,瑞王帶着人路過,見了我,便說是要出城去青雲觀見秦老三,哦,就是秦禮。我聽了,雖不知他是如何與秦老三相識,卻也應了一同去。”
“到青雲觀之後,觀主青峰子前來接見,瑞王就說來見秦禮,秦禮如今道号長春,便出來見人。”
說着,便原原本本将“淫者見淫”、寫詩、投壺、山門放話幾事說了個清楚。
他偏幫莫驚春,言語間就多有偏向。
皇帝聽出來了,也聽出了那些文人對莫驚春的為難,眼神越來越冷。
然後說到了火災,他所知不多,隻把自己所見所聞說了出來,就告訴皇帝典軍也帶來了。
皇帝召見典軍。
說實話,典軍當時并未擡頭,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不能什麼都不說,就隻能簡單說有數人見到天邊有天火墜落,馬車突然起火。
然後詳說在場之人、馬什麼反應,怎樣處理,最後安排好瑞王之後,又如何派人去檢查馬車、現場,如何追查當日值班的所有侍衛、太監。
至于結果……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