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大人應該知道我的父親是戶部的侍郎,戶部管天下财稅,是個肥的流油的差使。我手上有我父親貪污受賄的證據,謝公子若是願意,小女願将這些證據交給謝公子。
無論是謝公子想一這些證據要挾我父親,将那些驚人的财富收歸己用也好,還是将證據面呈甯王,向新主買好,小女都絕無二話。”
謝钰臉色沉重,他如何不知道沈清嘉潛在的意思呢。
有錢能使鬼推磨,戶部一向是國朝最重要的部門之一。何況,如今正處改朝換代的危機時刻,若是能把戶部侍郎捏在手中,相當于握着國朝的半條命脈。
若是将這些證據私下遞給甯王,那麼,查抄沈府後這些不正當的收入,自然會歸入甯王私庫。誰也不會嫌錢多,尤其是新近得到太子之位的甯王,如今正需要拉攏官員,輔政安民。這一切無不需要銀子。
甯王得位不正,少不得要用大筆錢銀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這些支出國庫不可能批。甯王手上有自己的金庫便格外重要。
自己若是有心向甯王賣好,這個時候遞上戶部侍郎貪污的證據,不但向甯王表了忠心,更是恰到好處的給甯王幫了大忙。”
謝钰沒想到沈清嘉一個姑娘,居然也對朝堂的波濤湧動十分了解。
隻是這樣做唯有一個問題,謝钰扯扯嘴角:“若是我選了後一種,你沒想過自己的下場嗎?”
沈清嘉當然想過。她無論如何也逃不脫沈玄女兒的名頭。一旦碰上抄家滅門之過,她是萬萬逃脫不了的。
沈清嘉在沈府四年,苦心孤詣一門心思的搜尋沈玄的罪證。其實老早就發現了其中的貓膩,遲遲沒有告發不外乎考慮到自己的安危。
沈玄該死,但她并不想賠上自己。
所以她為自己尋的出路便是高嫁,早日在高門站穩腳跟,尋一個願意庇護自己的夫婿,所謂罪不及外嫁女。
可如今,為了求得謝钰幫助趙承策,她連自己這唯一的底牌也亮出來了。
直到此刻,她才發現,原來不知不覺間,趙承策在自己心裡的分量竟有這樣重。
她其實真的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姑娘,從小收到的善意太少太少,所以但凡有人願意付出一分真心,她便不能自抑的十倍報答,哪怕賭上性命。
但是,沈清嘉還是很惜命的。她故意選在這個時機同謝钰說這些,其實也包含着小小的算計,她賭謝钰承了自己的人情,必不能眼睜睜看着自己被牽連送死。
做戲要做全套。沈清嘉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知恩不報非成人也。趙公子幾次三番救我于危難之中,若是我見死不救,還有何臉目活在這世上。”
這句話正是暗暗點謝钰呢,聽到了沒?你要知恩圖報。
謝钰扯扯嘴角,清淩淩的目光直直射在沈清嘉身上。
沈清嘉也不知道謝钰究竟看沒看穿自己的算計。
他終究把自己留在謝府,隐姓埋名當了個侍女。
…………………
秋月春風不期然換了幾輪,轉眼已是兩年後。
大半年前,甯王宣布了陛下的死訊,一月國喪後,甯王便要得登大寶,四方勢力早就對甯王上位的過程心存疑慮,之前他挾天子以令諸侯,諸方勢力敢怒不敢言,如今失了最後的束縛,大家紛紛舉起讨伐甯王的大旗。
其中勢力最大的便是前甯國公世子,趙承策。
兩年前,謝钰暗中在流放的路上救走了趙承策,兩人一番密談,趙承策快馬加鞭趕去了西北三鎮。
那是甯國公府影響力最為深遠的地方。
起初,趙承策稱自己受璋懷太子所托,入京勤王平叛,迅速拉起了一張大旗,四方豪傑紛紛前來投奔,短短兩年已經發展壯大,幾度與朝廷交手,屢戰屢勝,聲勢直逼京畿之地。
沈清嘉如同一塊吸水的海綿,孜孜不倦的探尋周圍一切有關趙承策的消息,将關于他的每一次傳聞一字一句放在心底,妥帖珍藏。
這一日,沈清嘉被謝钰叫到晴岚閣。
沈清嘉來時春風拂面,眼角眉梢都透露着喜色。
她剛剛才聽說了趙承策在平頂山大勝的戰績,很為他驕傲。
沈清嘉的一舉一動都在謝钰的眼皮子底下,他當然不會不知道沈清嘉的心思。
這兩年相處下來,謝钰也算看透了沈清嘉的性子,一個立志要做惡人,卻難以掩藏心中柔軟的小姑娘。
此時此刻,謝钰看着手中暗探傳來的消息,心中有幾分不忍,他面露難色,将手中的密折撂在書案上,迎着沈清嘉期待的目光,終于,還是還是說了實話:
“沈姑娘,趙将軍,他約莫要娶妻了,那個女人是他得力幹将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