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氏住在皇宮,蕭鳳臣對她厚待,薛金福進殿時,蘇氏正百無聊賴給指甲塗着丹蔻,朝陽光下舉着,十指珊瑚一般通透的白,蘇氏與女兒在一起,看上去像姊妹。
“母親。”薛金福走到蘇氏面前站定。
蘇氏對女兒極為不滿,滿腹怨氣,“你心裡還有我這個母親嗎?我落入賊人之手,你不聞不問,是不是早盼着我死。”
蘇氏被八皇子騙回京城後,至今母女第一次見面,薛金福對親生母親的自私無話可說,前世如此,今生母親一點沒變,說;“母親不知會我,擅自離開福源寺,被奸人利用,險些壞了皇上的大事。”
蘇氏自知理虧,問;“你什麼時候放我出宮?”
薛金福打量一下宮殿,金碧輝煌,錦衣玉食,呼奴使婢,母親還不滿意,說;“母親想回福源寺?我送你回去。”
蘇氏豈能願意住寺廟裡,在皇宮享受榮華富貴,寺廟清苦,誦經茹素,怕女兒真把自己送回寺廟,她現在還要仰仗女兒,軟了口氣說:“住在皇宮,我倒是願意,可我總不能住皇宮一輩子,你在京城給我安排一處院子。”
皇宮地龍燒得熱,秋碧為主子解開鬥篷,薛金福走到一旁椅子上坐下,道:“現在遼東反叛,細作滲入京城,皇宮安全,母親耐心住着,等平定叛亂,女兒自有更好的安排,保證母親一世榮華。”
“你說的是真的?”蘇氏不信。
“真的,我保證。”
蘇氏将信将疑,“一世榮華,你供養我,你出嫁後可不能不管我,我十月懷胎辛苦生下你,你不能沒良心。”
母親就隻為自己考慮,母親才三十幾歲,京城置辦個院落,怕她也不會消停了,說:“母親可願意改嫁?”
蘇氏恨透了薛繼方,蘇氏的美貌不減當年,當然不想給薄情寡義的薛繼方守節,試探女兒,問:“你心中已有人選?”
“襄陽王怎麼樣?”
薛金福了解母親,布衣白丁她看不上的,襄陽王身份尊貴,英武善騎射,儀表堂堂,皇家貴胄,襄陽王正妃已死,蘇氏再蘸更上一步,襄陽王正妃,蘇氏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榮華富貴,風光無限,找回了臉面,嫁入皇族宗室,一步登天。
愛慕虛榮,做襄陽王妃和在寺院清修,毫無懸念,蘇氏會選擇做襄陽王妃,求仁得仁。
薛金福一看母親心活了,說;“你拿個信物,我去襄陽王大營。”
蘇氏不管女兒出面給自己張羅夫婿于理合不合适,當下取出一方繡帕,繡帕一角繡單字閨名,交給女兒。
次日,薛金福趕往襄陽王駐紮在城外的營地,遼東兵馬來勢洶洶,她要為蕭鳳臣争取襄陽王的支持,叔侄共同對敵。
各路兵馬進京勤王之師最近也要一月能趕到,唯有聯合襄陽王。
蕭鳳臣送薛金福至京城郊外,俊美的臉上盡是擔憂之色,已經安排暗衛保護薛金福還不放心,京郊的兵馬秣兵曆馬,襄陽王如有異動,即刻出兵救薛金福。
看着薛金福的馬車走遠,消失在大路盡頭,落雪了,明黃的龍袍被凜冽的寒風卷起,肩頭薄薄一層雪花,矗立良久,小梁子提醒道:“皇上回吧!”
薛金福帶着百十人,到襄陽王營地求見,襄陽王聽手下來報,忙親自出迎,他此次就是奔着蘇氏來的,蘇氏的女兒,他當坐上賓。
遠遠地看見少女在營地前下了馬車,白雪皚皚中,俏麗的美人,如枝頭的紅梅初綻,猛一看蘇氏母女有七八分相像,走近看,神态氣質又不同,女兒明豔,雙瞳明亮靈動,眸光流轉間,光華璀璨,母親芊芊弱質,風流婉轉,我見猶憐,襄陽王還是吃蘇氏這一口。
大步熱情地上前,薛金福斂身行禮,“小女給王爺請安。”
“薛姑娘無需客套,我們是老相識了。”
襄陽王一點架子都沒有,搞定女兒,娶母親就沒有障礙了,“天寒薛姑娘請進帳中叙話。”
襄陽王上座,薛金福告座,坐在下首,襄陽王打量她,和藹地問:“薛姑娘從京城來,見本王有何事?”
想問蘇氏可好,顯得太過急切,話到嘴邊還是忍住了。
薛金福态度恭敬,道:“王爺是家母的救命恩人,得知王爺駕到,小女特來拜見。”
襄陽王就勢問;“你母親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