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一過,年味如霧一般,被風吹散去。
姜迎花按計劃,開始逐步為新店開業做準備。
櫃子、招牌、桌椅闆凳已經請動趙老爺子按尺寸制作,店鋪隔斷的事,表兄弟們攬下了,确定二月初一一早開工。
當下隻有最後兩件需要籌謀的:集市攤子交給誰來負責,新鋪子請誰來幫工。
原先四個表兄弟,兩兩一輪入城來幫工,很公平,如果多加一個集市的攤子,采取輪班制?亦或是交托給某個兄弟專人負責?
姜迎花搖擺不定,姜老漢說:“交給他們其中一個負責,至于怎麼選擇……我看,抓阄吧,公正。”
各憑運氣,這确實是最公平的方式,姜迎花同意了。
一月底,四個表兄弟一同進城,她講清楚緣由後,把事先準備好,長短不一的稻草握在手裡,叫幾人一人抽一根。
最終,拿到最短那根稻草的陳乘風接手了集市攤位。
至于新店鋪的幫手,自然還是從陳家選。姜迎花有意向人選是三位表嫂,印象裡幾位表嫂幹活都很麻利,隻要把膽子練大點,簡單學點算賬,去鋪子裡幫着搭把手賣應該不成問題。
起初年紀最輕的三表嫂沒有同意,姜迎花刨根究底,問她為何不想去。
她答:怕算錯賬,搞砸了生意。
經過安撫勸解,她終于咬牙應下,對姜迎花保證會勉力一試。
至此,陳家人趕在一月底匆匆做好了分工。
以後陳老爺子和陳大舅、陳二舅管地裡的活兒,大舅、二舅有空時,幫着姜迎花在城外賣賣貨。
新鋪子開業,分隔開的兩家店鋪,姜迎花分别定名為:姜記早食、姜記糕點。
初開業,不知道生意如何,怕忙不來,便請三位表嫂一同進城幫忙。
由于三位表嫂都要進城,家裡孩子便都交給了陳老太太、二位舅母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