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河西郡
王城破
東海王世子被俘
兩成守軍敗逃,三成投降
其餘全部陣亡
入城後
北辰歡即令烈影帶人回援荊城關
阻擊東海王大軍
餘下者,暫于王城中休整
待荊城關戰事穩定,便一路北上,直取沂水關
“主上”
紫極走了進來
年輕侍衛面有難色
“東海王世子一直鬧騰着想要自盡,屬下們不知該如何是好”
北辰钰軒武功不弱
若隻是看着人道也容易,但還要時刻提防其尋死
可就困難多了
此人身份高貴,主上待他又有些與衆不同
打不得,碰不得
一天下來
就隻能大眼瞪小眼的看着
可是将兄弟們給累得不輕,卻是比血戰沙場還要難上幾分
紫衣男子淡淡的笑了
“将他帶過來吧”
那小子看起來溫文爾雅,一幅好脾氣
實則
性子卻是執拗得很
他一心護着王家,若不将話與他說明
定是會鬧個沒完
不多時
北辰碧便被五花大綁着給送了過來
嘴裡還塞了個布條
紫極忙道
“屬下們也是沒辦法,钰軒世子求死心切,若非這樣”
“怕是看不住”
北辰歡淡淡道
“下去吧”
“是”
屋内隻剩下他二人
他道
“素聞钰軒世子溫潤清雅,文彩斐然,乃王族第一公子”
“現下如何這般愚蠢”
“你認為本座真的害怕陶淵和他那幾萬兵馬嗎”
“半年來紫府軍圍城不攻”
“當真是拿不下素城”
年輕公子一愣
不知何意
男子道
“我隻是”
“不想與他們對上”
“素城軍忠勇,鋒芒應向外敵,不該死于自己人的劍下”
“不過”
“你若執意尋死”
“本座不介意先下素城,再取沂水關”
北辰碧的目光漸漸靜了下來
對方說得沒錯
紫府軍能戰
素城軍雖英勇卻也不見得是其對手
憑逍遙公子的武功若是陣前斬将奪帥
陶謙必死
嗚-嗚-
他口裡塞了布條,就隻能勉強發出些聲音
“你這是想要與我好好說話了”
紫衣男子人未起身,隻随手一指劍氣
繩子便應聲斷開
桌上有酒有菜
他道
“坐下來,一同用飯吧”
北辰碧扯下口中布條
急道
“沂水軍也是大奕的忠勇之士”
“你既能放過陶謙,如何就不能放過他們”
“你也是帶兵之人”
“如何能說出這種話來”
“本座為何要兵攻沂水關,你難道不知”
素城軍守邊
沂水關卻是大奕帝都的北部要塞
乃兵家必争之地
不是他想不想的問題
而是
自己必須得要這麼做
年輕公子的目光暗淡了下去,随手抓起桌上的酒壺
一個勁的猛灌
“難道,就再沒有别的辦法了嗎”
“除非你父王大開東海郡門戶,放武定王軍從那裡過關”
北辰碧面色一震
此事絕無可能
父王不可能放棄天下之争
河西王兵敗,皇位已是近在咫尺
這種時候
他怎麼可能撤軍讓路
何況
從幽頤山截殺開始,他們之間已是不可挽回
之後的逍遙宮之戰
屠宮奪關
更将戰事推向了你死我活的境地
皇權野心
帝位之争
乃是他二人之間的事情,卻将王家無故牽扯其中
這幾個月來
父王一直向京郊調兵,重築城防
卻置沂水關于不顧
去歲天衡山他背信棄義
現下,故伎重施
舍棄沂水關,逼朝中天子出兵
進而消耗大司馬魏景煜手中的兵力
他已将王家當成了為政的犧牲品
曾聽聞,父親年少時也曾鮮衣怒馬
執劍江湖
行俠仗義,疏朗闊達
那樣飛揚灑脫的他,自己從未見過
但是
少時的父親
雖深沉寡言,卻也清明忠正
究竟是從何時起,他竟變了這麼多
滿目心機,冰冷無情
他阻止不了他的野心
如今,就隻想要保住王家
“阿玉與王家小姐兩情相悅,你難道就不能為了他,放棄進攻沂水關嗎”
兒女私情比起天下之争
是多麼的微不足道
他也知道
自己這麼問
很可笑
但卻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
紫衣男子看着他
“你很喜歡王凰”
“我”
北辰碧一愣
沒想到對方會突然這麼問
年輕公子幹啞道
“我喜歡誰并不重要”
凰兒已有了自己的選擇
何況那個人
還是阿玉
北辰歡道
“如果我給你機會,你可願意帶着她遠走高飛”
“放棄世子身份,遠離京都繁華”
“與她縱馬江湖”
“執劍天涯”
“你這是在說什麼”
“阿玉與王家小姐已訂了終身”
“他們彼此生情,碧豈能奪人所愛”
雖然
對方口中描述的
也正是自己心中想要的那個樣子
隻是
一切,都已不可能了
“玉兒有我”
“你隻告訴我,可願意”
男子道
那個女孩在他心裡乃是不一樣的存在
那是自己幼時的光亮與美好
隻是
如今他已有了玉兒
便不會再娶她人
他們
終還是,錯過了
他希望她可以有好的歸宿
北辰钰軒人品性情都很好,他二人又是青梅竹馬早有婚約
若可相伴一生
應也是件好事
“你與阿玉”
年輕公子目色複雜
無為城中少年曾直言,他鐘情于北辰逍遙
如今看來
他二人,應是互有情愫
那麼凰兒夾在中間,又算什麼
突然
北辰碧的目光猛的震了下
莫非
“你想,拆散他們”
“所以”
“才急着兵攻沂水關”
紫衣男子一愣
轉而笑了出來
玉兒究竟做了什麼,竟讓這小子堅定不移的相信
他與王家小姐乃是一對
還真是有趣
他懶得多做解釋
隻道
“我可以向你保證”
“沂水關城破之時,絕不會傷害王家任何一個人”
“也不會驚擾城中百姓”
昔年萍水相逢
王辰于他們母子,也算是有一份恩情在的
如果可以
他也不想禍及無辜
“北辰逍遙”
年輕公子遲疑了下
終還是
說了出來
“阿玉他,畢竟是男兒身”
“一個男子是不可能做大奕的皇後”
“你們這樣”
“是會被後人诟病的”
“那又如何,本座從不在意這些”
“那你可有想過他的感受”
“哀帝斷袖,史書罵的乃是董賢”
“魏王之好,世人非議的也是龍陽君”
“他日功成,你欲置他于何地”
同性之好雖有違世俗,但古今皆有
隻是
旁人可以
他日後,乃是要做大奕之主的
一舉一動皆會留存史書
他不想阿玉因他,被妄加指摘
“我的事用不着你費心”
“隻說,你隻否願意帶着王凰離開”
北辰碧搖了搖頭
“她是不會與我走的”
“沂水關是她的家,那裡有她的父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