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草稿紙扣在桌面,悻悻的坐下:“我就是考考你,五次方程本來就沒有求根公式!”
既然數學考不倒,我開始在物理方面找場子。
“聽說大祭司在天象這方面也很有造詣?”我語氣緩和了些,這老頭兒雖然壞,但是人家有水平啊,他要是去現代接受教育,那不得讀下來五個博士?……
“略懂而已,老夫自制了觀星望遠鏡,二十年每日觀測記錄,這才略有所得……”
經過前面的小考,那老頭态度也好了不少,畢竟肯拿正眼看人了。
我無力的點點頭,意思是數學家,物理學家,再加上一個天文學家……
先找個簡單的問題試試水。
我:“大祭司,據您觀測,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是繞着太陽的第幾個星星?”
老頭兒驚訝:“人人都道,天圓地方,你居然知道是我們繞着太陽轉?”
我:“……………”
老頭兒試探道:“那你知不知道為什麼大地要繞着太陽轉?”
我:“萬有引力呗。”
老頭兒眼裡冒出興奮的光:“萬有引力?此話何解?”
我想了想:“大概就是,任意兩個物體,都存在一定的吸引,沉的可以吸引輕的,然後就有了向心力。”
老頭兒慷慨激昂的道:“說的沒錯,所以老朽已經推算出了各個行星未來的走向,還有最近幾年,天外飛仙的降臨之日……”
他滔滔不絕的講起來。
我先是呆若木雞,而後越聽越敬佩,越聽越心如死灰……
好家夥……他連測量萬有引力常數的扭稱裝置也弄出來了,甚至還無師自通了極坐标方程,矢量叉乘得角動量就更不用說了……他要是去現代,妥妥的諾貝爾獎……不,他得諾貝爾獎那都是諾貝爾祖墳冒青煙……
“……所以,天外飛仙一旦降落,隻要聚集金、木、水、火、土五顆晶石,便可以充分吸取‘飛仙’的能量,逃離大地,飛向宇宙……”老頭兒興奮不已,唾沫橫飛。
我一愣:“…所以你覺得火箭應該燒那玩意?”
我想了想:“既然你知道大地會吸引一切物體,那麼你的飛行器重量是多少?外殼材料用什麼?發射速度是多少算了嗎?”
那老頭兒背着手:“這個不用算,重量是越輕越好,外殼我用的隕鐵,速度肯定是越快越好,如果天外飛仙的能量都支撐不了它飛出去,那别的也沒用。”
我回憶了一下:“我記得發射速度是11.2km/s。”
老頭兒疑惑:“一千米是多少?”
我比劃:“一米是三尺,大概這麼長。一千米就是三千尺。”
老頭兒眼中滿是求知欲:“你怎麼算的?”
時間太久遠了,我心裡有點沒底,隻能試探着在紙上公式推導:“你看,一個物體要想逃離一個質量為M的天體,那麼這個物體的動能應該等于它的引力勢能。一個運動速度為v,質量為m的物體的動能是這個,物體的引力勢能是它們倆距離r的函數,然後G是萬有引力常數,把v弄到等式左邊……大概是這個。”
我畫了一個大圓,外邊畫一個小圓,然後畫了兩個弧形箭頭:“飛到一定高度還有變軌問題,得先保證和地球公轉速度方向一緻,不然需要逃逸速度更大……”
老頭兒伸脖子一看就傻眼了———他看不懂我的方程,但他依舊對自己的算法很自信,連連擺手:“總之,天外飛仙的能量肯定足夠!隻快不慢,慢了确實飛不出去,快肯定沒問題。”
我撓頭:“可這麼快的速度,和空氣摩擦一定會産生大量的熱,你的飛行裝置确定不會融化嗎?!隕鐵也扛不住吧?”
古代做不出來航天材料的吧?有些東西是需要很苛刻的生産環境的,一個人再厲害,也比不過成百上千人的專家團隊啊。
見那老頭兒愣住,我突然發現自己抓住了破綻:
“越往上空氣越稀薄————既然你知道有引力,所以空氣也會被引力吸住,你飛出去後拿什麼呼吸?”
“而且越高就越冷,很快就會有結冰問題。”
“你怎麼保證飛行器的密封?跑到沒空氣的地方,人會因為氣壓問題炸開的吧? ”
“重力系數變化的問題,氣體密度的問題,摩擦生熱的問題,變軌的速度問題,你都不關心?你信不信你連地球鬥飛不出去,你設計的那玩意隻會先把你燒成骨灰再炸成煙花?”
“………………”
半晌,那老頭兒終于示弱,語氣恭敬的開口:“那依少夫人高見……空氣的問題該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