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将碗裡的鮮肉馄饨撥了幾個到三娃子的素馄饨碗裡,“趕緊吃,吃完了還得賣豆腐。”
三娃子往嘴裡把馄饨的動作一頓,臉漲得通紅一片,張了張嘴,最後還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連着賣成了豆腐的好開頭,接下來運氣反而像用光了似的,被吆喝聲吸引來的人看了幾眼過于新奇的吃食,轉頭就去了别的吃食攤子。
三娃子急得額頭直冒汗,嗓子都要喊冒煙兒了,回過頭看着淡定坐在那裡的小哥兒,一股皇帝不急太監急的不解焦急幾乎要沖破眼底。
“檀哥兒,你咋不急啊?!”
“酒香不怕巷子深,隻要有人買,不愁回頭客。”
周檀到底多活一輩子,癡長幾歲,明白做買賣是件急不得的事情。
不是誰都有耐心和底氣,拿着好幾文,去嘗試街邊随便一個新奇吃食。
而他之所以淡定,一是不得不淡定,二則是凡是吃過豆腐的人都給予了非常大的好評,他自然有底氣。
一旁剛賣完燒餅的王仁此時也安慰他們:“這地界急不來,而且你們的豆腐是真的好吃,肯定會有人來買的。”
一旁的老爺子也有些不好意思地把攤子往一旁挪了挪。
周檀擺手,優哉遊哉地搖着老婦人從家裡給他拿的蒲扇,“老爺子不必挪,我這豆腐不愁賣。”
日頭漸漸西去,周圍開始零零散散地開始收攤了。
王仁也早已帶着孩子收攤回家做飯了,周圍隻剩下守着雞鴨和雞鴨蛋的老爺子還在一旁眼半眯半睜地假寐。
周檀看了眼天色,也起身準備收拾攤子了。
他倒是想得很開,總歸今日已經賣了大半盆豆腐,萬事開頭難,如今已經成了一大半,也是個高興事。
剛把背簍背上,就見一個人步履匆匆的來了,一臉焦急地直奔周檀的小攤,見周檀還沒走,臉上不禁湧上了喜色。
來人是位年紀稍長的漢子,一身短打,泛着股魚腥味兒,手裡還拿着個空木盆,看着周檀已經背上的背簍,抱着可能沒賣完的希望問道:“小哥兒,豆腐還有剩下的嗎?”
“有!還有不少呢。”
周檀連忙将背簍放下,三娃子也喜形于色地從自己身前還沒背上的簍子裡拿出秤砣來,準備稱豆腐。
短打漢子往裝豆腐的背簍裡瞅了一眼,十分果斷地說道:“剩下這些俺全要了,你趕緊稱稱。”
這話一出,不僅是周檀和三娃子驚了一下,就連自诩大半輩子見多識廣的老爺子也下意識朝短打漢子那兒望過去。
周檀認出這是先前買他三兩豆腐的那個人,好心提醒,“天氣雖然涼,但買多了吃不完,還是容易壞。”
他雖然也想賣掉豆腐,但做生意的基本底線還是有的,不想坑人。
誰知短打漢子大手一揮,豪邁地說:“沒事,俺家小子多,都喜歡吃你這豆腐,炖上菜,兩頓就吃完了。”
可能是嫌剛才的話不夠有說服力,又補充道:“俺本想着買回家嘗嘗味兒,沒想到你這豆腐一上桌,俺老母竟然能吃得下,直念叨着軟爛,還吃了整整一碗!”
周檀也聽明白了,不僅家裡吃飯的嘴多,還是位家中有老母的孝子。
“豆腐一共還剩五斤二兩,收您二十六文吧。”
那半鬥的黃豆漿,一共做了十幾斤豆腐,賣了大半,還剩下五斤多一點兒。
短打漢子也是個常年做賣魚買賣的,在心底算了一遍價錢,利落地把錢給了收錢的三娃子,端着裝滿豆腐的木盆,面帶着喜色,步履匆匆走了。
短打漢子剛走,周檀還沒來得及收拾好秤砣,就聽到一道急切的喊聲。
“那邊賣豆腐的小哥兒!别急着走,我還要買一斤豆腐!”
隻見一個嬸子手裡攥着一個空碗,匆匆跑過來。
豆腐這麼受歡迎,周檀也不知道該笑還是該遺憾地笑了。
“嬸子,豆腐已經賣沒了,剛有個大哥回家吃着好吃,就過來把剩下的都給包圓了。”周檀無奈一攤手。
“啊,你說這事兒整的,我剛才就該多買點兒的。”嬸子頓時像痛失白撿的細糧似的唉聲歎氣。
唉完了,還不忘跟周檀提一嘴,“你趕明兒還在這兒賣豆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