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單子如及時雨,解了周檀不懂藥的急。
面對不知道該如何感謝的周檀,林郎中當時隻說了一句話:“别耽擱時辰了,趕緊做豆腐去。”
周檀:“……”
……
展開藥材單子——
土茯苓、山核桃、甘草、麻黃、桂枝、金銀花幹、幹姜……
價廉價高都有,大多用于日常滋補或是風寒,樣數很多,每樣量都不多。
周檀仔細辨認着字迹,看到裡頭居然有幹姜還有些喜色。
林郎中面冷但心很細,每份藥材都挑揀着耐保存的法子處理好,最後還都用油紙包單獨包了起來,以防串了藥性。
周檀看完整張單子後,覺得暫且不急着将這些藥材賣出去,如果豆腐能賺到錢,留些日常藥材在身邊也安心一些。
既然這十兩銀子暫且變不了現,他将目光放在了剩下的銀錢上。
橋水村一共賠了五兩多銀子。
而除去牛車、黃豆錢和日結的柴火錢,周檀昨日和李桂兩人将先前買的東西交給老文叔後,又沖進了瓦子裡。
家中無甚存糧,他糾結半天,覺得光靠吃豆腐填飽肚子也不是個事兒。
南崖縣不屬于北地,也離梅雨紛紛的江南和西南十萬大山相隔甚遠,主要農作物是小麥。
至于大米,尤其是精米,被商人炒得價格高昂,他如今是吃不起了。
進了糧店:
一鬥細面35文
一鬥粗面8文
……
沒有經驗,周檀隻能按照現代思維去考慮,現代一個成年男子的主食攝入是200克到400克。
但是在這個朝代,除了粗糧外,幾乎沒有其他營養攝入,所以這些面幾乎就是他大部分的營養。
雖然沒有研究過古代物價,他也聽說過諸葛司馬飯量之争,一個成年人一天的口糧至少需要一斤。
也就是說,一鬥面隻能吃上半月左右。
粗面的糧價還在周檀接受範圍内,但口感實在不敢恭維。好不容易将米缸裡的黑面吃完,他實在不想再體驗一把小刀剌嗓子的刺激了。
于是忍痛買了一鬥細面、兩鬥粗面,打算兩種面摻着吃,還能吃得久一點。
家裡鹽還剩下一些煮過的白鹽,但他還是又買了一合鹽。
小小一個茶杯大的竹筒,三十二文。
裝着周檀之前見到的那種青白色鹽粒子,裡頭還摻着不少泥土砂礫。
他原本還想買支馬尾青竹牙刷,結果一問價錢居然要二十五文!
周檀頓時覺得楊柳枝加青鹽渣子的組合又可以了。
豆腐還沒有賣出去,在見到回來的銀錢前,周檀還是打算省着點用,将銀子用在刀刃上。
至此,他這幾天一共花了一百七十多文。
除去跟春嬸子用銀角子換的碎錢,剩下五兩銀子皮兒都沒破一絲。
可見在這南崖縣一隅,五兩銀子的購買力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