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
建初元年(公元76年)。
剛給父親上谥号為明帝的劉炟聽到隋炀帝谥号也是明後,他的眉就皺了起來,楊廣的孫子怎麼回事?怎麼能閉眼瞎上呢?
但是這谥号已經定了,劉炟很郁卒,嗚嗚嗚阿父我對不起你,我也沒想到這楊侗會這麼不要臉的給楊廣上這樣的谥号。
還有,這楊侗是怎麼回事!怎麼一連挨着他爺爺和爹碰?換一家不行嗎?非得抓他家薅。
—
三國。
曹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
剛給自己定了谥号為明的曹叡聽楊廣谥号為明皇帝,氣惱的把筆一擲,“楊廣所作所為,哪裡配的上明?”
他看着寫在诏書上的“明”字,陷入了思考,要不,改一個?
跟楊廣這樣的人同稱為明帝,他覺得丢人。
&
【還好李唐正常,給他上了炀,就楊廣的所作所為來看,炀也适合他,也更深入人心,所以後世的人也基本用炀稱呼他,至于隋明帝或者隋世祖?沒有的。】
—
這一刻,劉莊和劉炟都不約而同的松了口氣,太好了,不要擔心給阿父上的廟号/谥号會被楊廣拉低檔次了,以後也有臉去見阿父了。
曹叡也開心,他繼續想自己的廟号,為長遠計,他得好好想一個廟号。
&
【說完谥号和廟号我們繼續說回隋朝,楊侗被立為皇帝後不久就被王世充廢了,無獨有偶,據守長安的楊侑也被李淵逼的禅位,隋朝正式滅亡。】
*
楊堅哪怕已經知道隋朝國祚不會長久,可心裡總還藏着一絲奢望,一絲不切實際的期待。
或許誰有能拯救隋朝呢?
或許隋朝會慢慢好起來呢?
但天幕殘忍的掐滅了他心底的最後那絲希望,天幕說:隋朝亡了。
沒有人來救隋朝,隋朝也跟秦朝一樣,變成了曆史。
這一刻,楊堅心疼的都要碎了,他心神不穩,整個人也踉跄的連連向後退,獨孤伽羅忙上前扶住他,“那羅延。”
楊堅緊緊抓住她的手,悲傷的說道:“伽羅,你聽到了嗎?仙人剛才說的,大隋亡了,二世而亡!”
獨孤伽羅也是滿臉悲傷,“聽到了,聽到了,那羅延……”
楊堅顫抖着嘴唇,兩行淚也從他眼裡落了下來,他哽咽道:“早年宣帝忌憚我,欲殺之而後快,我小心翼翼,伏低做小才換來活命的機會。等到建立隋朝後,我唯恐别人說我不好,我夙興夜寐,殚精竭慮才将國家建立成現在這樣,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安穩。睍地伐好享樂,性喜奢侈,朕為江山計才廢了他改立阿摩為太子,就是盼着他能秉承我的意志,将隋朝好好的傳承下去。可是這個逆子,這個逆子!”
楊堅咬牙切齒起來,他怒瞪着楊廣,眼裡滿是殺意,“上位不過短短十四年,就将朕留給他的江山敗的一敗塗地,将國家禍害成那樣,隋也二世而亡!二世而亡,曆朝曆代,幾個王朝二世而亡?”
“秦算一個,我大隋也算一個。”
“我大隋二世而亡。”
楊堅想想自己之前還那麼慶幸換了太子,結果就是這個太子壞了他的江山,楊堅是新仇加舊恨,當時有多慶幸現在就有多憤恨,他又握緊了劍過去,這個逆子,該殺。
*
别院的楊勇聽到這,笑的更大聲了,真的二世而亡!
他叫着,笑着,父皇母後,看啊,這就是你們不惜廢了我也要立他為太子的人,這就是你們寄予厚望的太子,他敗壞了大隋的基業,害的大隋二世而亡,多美妙啊。你們看到了嗎?你們後悔了嗎?
他笑的癫狂,笑的淚都流出來了。
笑着笑着他又哭起來,至于為什麼哭,他也不知道。
雲昭訓從裡邊跑出來,她扶過他,小聲的在他耳邊低語,“……您的機會來了,東宮如此惡行,聖人必會惱他,到時候……不還是得迎着您回去嗎?”
楊勇一怔,很快反應過來,“是極是極。”
阿摩如此倒行逆施,父皇必然不會讓他繼位了,必然會廢了他,楊廣要是被廢了,那還有誰能當太子啊?除了他不做第二人想了。
楊勇擦掉淚,又笑起來,他深深的朝天幕彎下腰去,“勇,謝仙人相助。”
他如果上位,他一定會比楊廣做的好,大隋也絕對不會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