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給秦皇漢武劇透曆史 > 第15章 兩位同病相憐的老父親。

第15章 兩位同病相憐的老父親。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

【除了糊名和謄錄,宋太祖還對科舉進行了另外一個改革。為了選拔人才,他在開寶六年實行殿試,殿試并不是趙匡胤首創的,早在武周天載初元年二月,武則天就有在洛成殿問貢人策論,這是科舉制中殿試的開始,隻是在當時并沒有行成制度。】

唐。

嗣聖元年(公元684年)。

大明宮裡,這時已經是太後的武媚娘聽到武則天三字,那個長久一直盤旋在她心頭的野心更加蓬勃.起來,整個人也更加蠢蠢欲動,仙人所說的武則天,是她吧?

&

【殿試選拔出人後,不要再經過吏部的選拔,而是由皇帝下令直接授官,且考生們考試及第後,還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這樣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士族的力量。趙匡胤的想法是挺好的,但架不住趙光義和他兒子‘重文輕武’,尤其他兒子,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兩宋時期,尤其明朝中後期,文官的力量非常強大,逼的皇帝都不得不起用太監來對抗他們,甚至後期明朝滅亡跟他們也有很大的關系。】

秦。

姜彩音的講述再次對扶蘇的思想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孔夫子之前說過:“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注1),子夏也說過:“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緻其身;”(注2)。

兩位老師都說君子要以忠和信為主,服侍君主,要能豁的出生命,可是聽仙人的意思,後世熟讀經書的官員們一個都沒做到?

反而逼迫皇帝?

這豈是一個臣子所為?

唐,顯慶二年(公元658年。)

高坐在朝堂上的李治聽完露出和善的微笑,“今得天幕指點,朕欲之後科舉也進行糊名和謄錄,衆卿以為如何?”

這話一出,大臣們臉色是各異,不一而足,卻沒有人當槍頭鳥第一個出列說話。

李治也不急,這一群老狐狸,不過沒關系,他會慢慢入手的,天子門生啊,這說起來多有吸引力,以後直接隸屬于君王,不再是世家大族的附庸。

宋,建隆元年。

趙匡胤:“???”

怎麼會是光義繼承皇位?他的兒子們呢?

明。

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是吃瓜的朱元璋聽到後代居然被文官逼的要起用太監,氣的不行,“這一群廢物,連大臣都管不好。”

他拍桌子,“說了對大臣不要太好,對他們太好他們就會蹬鼻子上來臉,不聽令敢貪污就直接剝皮揎草啊,這一群沒用的廢物。”

然後又罵:“又是哪個逆子違背朕的命令讓太監幹政的?”

明,正統十二年。

王振聽天幕這麼說,露出不屑的一笑,文官厲害?哪裡厲害了?

朝中大臣們見到他不都還得恭恭敬敬的口稱翁父嗎?

更有甚者,還有認他做幹爹的,這些可都是朝中大臣啊,在他面前都還得彎下脊梁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