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首們悲從中來,不禁放聲大哭,他們隻想好好活着,隻想吃頓飽飯怎麼就這麼難?
*
【項羽在鹹陽城的一系列舉動,引得關中百姓厭惡,也讓他徹底失去了民心,這也是他失敗的一個原因。其實秦朝不也是這樣嗎?要不是胡亥倒行逆施,橫征暴斂,把黎民百姓往死路上逼,民衆們也不會起兵造反。】
【胡亥當時有多惹人厭呢?有兩個現象可以說明——】
【一是劉邦進關後和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就是這三條,一下為劉邦赢得了關中父老們的心,父老們捧着飯食喜迎劉邦,‘唯恐沛公不稱王’。】
【我們知道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當時六國并沒有歸心,六國的百姓這樣可以理解,但是老秦人也這樣就尴尬了,胡亥你是有多遭人恨,竟逼得自己人都反對你。】
**
姜彩音的話猶如一記響亮的耳光抽到了秦朝君臣臉上,讓他們尴尬不已。
秦朝居然這麼惹人厭,以至于老秦人都要反對秦朝的統治。
&
【同樣的項羽也是。他在鹹陽城所做的一切,包括他後來做的一切,他最後落得那樣的境地隻能說不意外。但凡把民衆當人看,但凡愛惜一點民衆,都不會落到那樣的境地。】
【可是他沒有,胡亥也沒有,民衆們在他們眼裡不過是卑賤的蝼蟻,是路旁人人踩踏的泥土,不值一提,可要是沒有民衆托起帝國這座宏偉的宮殿大廈,沒有他們作為基石支撐着,帝國又何以為繼?民衆才是一切的根本。】
【可惜曆史上做到的又有幾個?沒多少。那麼多皇帝,治下時百姓過的比較好的就那麼幾個,劉恒,劉啟,還有劉莊,劉炟,然後就是隋文帝,再接着就是最出名的李二鳳同志了,太宗朝的百姓可以說過的很好了(相對來說)。】
—
西漢。
劉恒,劉啟:“……”還沒從被仙人誇贊的開心中回過神來就聽到了漢朝滅亡的消息,心梗。
—
隋朝。
隋文帝聽到仙人的誇獎,心裡也是一陣舒暢,不枉他勵精圖治,悉心治理,又休養生息,這才得了仙人肯定。
接下來隻要他改立下太子,以阿摩的脾性,大隋必定會更加強盛,傳承一代又一代,這樣隋朝就能避免二世而亡了。
**
【這幾個皇帝都是皇帝中的佼佼者,可遇不可求,所以生在他們治下時百姓過的還算過的去,但更多的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辛辛苦苦一輩子,還是過的很艱難。】
【其實百姓要的根本不多,隻要吃的飽,穿的暖,他們就根本不會去造反,古代的農民要什麼沒什麼,他們的起義真的很難,這種情況下拼着死也要造反,足以說明他們是被逼到什麼程度了。】
—
東漢,公元184年。
張角指着天幕對太平道的教衆說道:“諸位請看,仙人也說了官逼民反,而今我等情況不是跟仙人說的的一樣?我等腳下已無立錐之地,富者卻阡陌千裡,延綿不絕。吾等如果再不舉事,也唯有一死,舉事,尚還有一絲活路。今仙人亦降下了神迹,我等必不能辜負這神迹。】
教衆們看看他,再看看天幕,紛紛響應,“我等沒有那麼好的運道遇到好的君父和郡守,那隻能我們自己找了。”
*
【所以啊,真的,别不把百姓當人看,你不把他們當人看,遲早這份傲慢會反噬到自己身上。】
【别不信,曆朝曆代基本這樣。】
**
稍微有點腦子的皇帝們聽出她話裡的意思,都趕緊拿小本本記下來,要對百姓好一些,這是仙人說的,聽仙人的準沒錯。
昏君們則不以為然,他們是天子,受命于天,黎庶奉養他們不是應該的嗎?而且,也沒有活不下去啊,不是都還活着嗎?
**
始皇帝聽到仙人剛才說的皇帝裡邊并沒有他的名字,也就是說,他對治下黎民百姓的态度并沒有達到仙人的要求,始皇帝陷入了思考,他要怎麼做呢?
耳旁繼續傳來天幕的聲音,【好啦,有關秦朝的的部分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我們接着說另外一位可憐的老父親——隋文帝楊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