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若勝,本宮可以代陛下先允諾諸位,重重有賞。爵位田地措手可及。此乃今日第三禮。義士就不要再推辭了。”
華筝言罷,未在言語,雖依舊保持着躬身的姿勢,那氣勢竟然直壓住了直立着的衆人。
秦大洪聽着她那看似真誠的言論,心裡一疙瘩,他原先隻是打算在外族大軍入侵前率領他那幾百号人馬在邊境内救些百姓,做些好事,積攢些威望和民心,為日後之事早做打算。
至于外族大軍入侵之後,他肯定率兵邊打邊撤了呀,他是想借此機會積攢些聲望,彌補他那低微的出身,不是想帶兵送死啊。
他是傻嗎?憑他個幾百人馬怎麼可能抵禦得了外族,如何能跟外族那十萬大軍硬碰硬啊。
“義士?”華筝似疑惑地揚起了聲調,似乎頗為不理解他此時的沉默。
秦燭芮顯然已經被華筝忽悠瘸了,緊握着雙拳熱血沸騰,睜着她那亮晶晶的大眼眸望着秦大洪,就等着她祖父的同意。
氣氛已經烘托到這了,秦大洪如今又被架得這麼高,這不答應都得答應了。
他總不能說他是真的憂國憂民,救了許多百姓,但也是真的怕死,怕那外族的十萬大軍吧。
那他的臉往哪擱,況且他能憑借卑微的出身一步步走到如今的這份上,靠得不是别的什麼,而是他秦大洪素來義薄雲天的義氣和和藹愛民的形象。
他這數十年如一日的形象可不能毀在這裡,到時候萬一這位邊抗擊外族邊越想越氣,直接向外宣揚起義軍首領秦大洪貪生怕死,背信棄義,他這好不容易拉起來的隊伍恐怕就得散了。
罷了,這武威城作為邊境最重要的一道防線,世代矗立在那,哪怕外族十萬大軍入境,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被攻破的。
走一步看一步吧,若是到時候情況實在緊急,他再棄城逃走吧。畢竟他就是個小喽啰,身邊又有個皇帝胞妹這一尊貴的身份在其旁,外族恐怕根本不會注意到他們。
秦大洪望着華筝那雙勢在必得的眼眸,遲疑了許久,緩緩點頭答應了。他總感覺這位像是能幹出來這種事的人。
啊,被你猜中了。華筝瞧着秦大洪最終終于點了頭,這才收起了自己身上的威壓,今日你想也罷,不想也罷,你都留定了。若是真抗拒不從,她倒是不介意用些小手段了。
“這位就是義士的孫女吧,久聞大名了,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華筝含笑把目光放在了放空了眼神,愣愣望着前方發呆的秦燭芮身上,順口誇獎了幾句。
秦燭芮眨巴了幾下眼睛,努力抑制着唇角的那抹笑容,最終還是失敗了,她笑着露出潔白的大牙齒,憨憨地撓了撓頭,頗有幾分羞澀。
秦大洪瞪了秦燭芮一眼,秦燭芮這才縮了縮脖子,控制住了那難壓的嘴角。
秦大洪忙對着華筝謙虛道:“哪裡哪裡,鄙人這孫女鄉野中長大,自幼又好動,唯愛武功。練習了數十年,才勉強有了點成就。哪裡能跟殿下相提并論。平日裡長輩們又嬌縱,這才養成了這丫頭爛漫無禮的性子,還望殿下莫怪。”
“本宮瞧着她挺好的,頗有幾分孩子氣。”
兩人就這麼站着互誇了幾句,直至軍中号角赫然響起。華筝臉色一變。
秦大洪頗有有眼力見地起身告退。
華筝對他點了點頭,輕笑道:“諸位這幾日就在這武威城裡住下吧,本宮早就吩咐過了。至于這城外的諸位義士,本宮也派人去請了,想必不久諸位就能跟他們團聚了。”
秦大洪心裡一沉,面上恭敬地行禮告退。
華筝望着他們離去的背影,眼中神色晦暗不明。
林玉成掀席而進,悄然站在華筝身旁,不贊同地沉聲道:“殿下,又何必冒險與虎謀皮呢?況且憑他們那點兵力根本無法起到什麼作用。”
華筝輕輕搖了搖頭,不知是不贊同他的哪一句話。頃刻後,她輕聲道:“他們借此成名是真,守護百姓也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