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臨淄
齊威王在收到來自秦國的書信後,親自出宮往孫膑府上走了一趟。
對待尋常人,齊威王隻需一封诏書将對方傳喚入宮即可,但孫膑是大才,且又行動不便,齊威王為了展現自己對人才的看重,自然願意遷就孫膑。
“先生,趙國和韓國奉予秦國的城池,被魏國奪走了,秦公欲與我齊國聯手抗魏。”
“王上既來尋膑,想必已經傾向于與秦國聯手了。”
“不錯,魏國近年來與我齊國多有争端,寡人也有意給魏王一個教訓。用兵方面的事,寡人需得仰仗先生。”
齊威王唯一不确定的,便是秦軍的實力。
如果秦軍擊敗趙軍和韓軍屬于偶然狀況,實際上秦軍的實力還和從前一樣,那麼齊國就相當于是單獨與魏國作戰。
齊威王将顧慮告訴了孫膑,孫膑道:“膑身有殘疾,不可為主将,隻可為軍師。王上可向魏國發起試探性的攻擊,觀察一下秦軍的實力。一旦戰事不利,王上便可随時将大軍收回。”
他這麼說,也是因為心知秦國不可能給齊國帶來太多的好處。齊國并不需要秦國的土地,二除了土地之外,秦國便沒有什麼能夠引起齊王心動的好東西了。
大家一起攻打魏國,可以,目前而言,魏國是齊國和秦國共同的敵人,齊國方面也希望能夠削弱魏國的實力。
但要指望齊國為了秦國犧牲自己的利益,那是不可能的。
齊威王就具體的作戰情況與孫膑進行了一番商讨。
随後,齊威王又将田忌傳喚了過來。
既然孫膑不肯做這領兵上将,自然得由田忌擔任上将。率領齊軍外出打仗之事,自然也繞不開田忌。
……
齊軍的異動,很快就吸引了魏惠王的注意力。
魏惠王立刻派上将軍龐涓率領魏武卒,趕赴齊國與魏國的邊境處。
即使心中再怎麼不願承認,魏惠王也清楚,日益強大的齊國,對于他的魏國是一大威脅。
至于秦國,根本不被他放在眼中。
趙國和韓國竟然會窩囊到向秦國割地求和,這也讓魏惠王感到十分好笑。
與其把城池交給秦國,還不如給他呢!
魏惠王根本就沒有考慮過,秦國敢從他手中将這二十座城池搶回去的可能性。
當白起派斥候去觀察那二十座城池中,魏軍的動向時,魏軍毫無反應。
當白起将分散在秦國各地的大秦銳士召集起來,開始進行軍事演習時,魏軍覺得秦國一方在虛張聲勢。
直到白起率領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魏軍手中連奪數城,秦國那邊的戰報才終于被送往了魏都大梁。
當秦魏前線的兵卒一臉血污地拿着戰報闖進大梁王宮時,魏惠王一臉不耐煩地道:“怎麼回事兒,沒看到寡人正在忙嗎?我魏國與齊國開戰在即,若是耽擱了前線的戰事,你擔待得起麼?”
那名魏國兵卒深吸了口氣,道:“王上,秦國突然發兵攻打我軍!我軍沒有防備,死傷慘重!現在,那二十座城池,被秦國奪去将近一半了!”
魏惠王“騰”地一下站了起來:“秦軍攻打我魏國,你是在跟寡人開玩笑嗎?”
“是真的!秦軍偷襲了我魏軍!也不知是怎麼回事,秦軍的作風突然變了,秦人一個個拼起來又兇又狠,再加上秦軍主将總能提前預測到我們的下一步行動。我們是真的招架不住啊……”
魏惠王從這名小兵的手中結果戰報,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才終于不得不承認,這名小兵說得是真的。
他頓時眼前一黑,魏軍主力已經被他派去了齊魏邊界。一時半會兒根本不可能調回來。
難道,他要向秦國低頭嗎?
不可能,他赫赫大魏,絕不能向弱秦低頭!
在憤怒的驅使之下,魏惠王做出了一個會讓他未來倍感後悔的決定——從河西之地調集大軍,去援助身在趙地和韓地的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