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福報,便是指在其降生之際,祥雲天象消散之後,天空竟突降了一片透澈甘霖,成功拯救了受旱災迫害已久的國民們,以及一個瀕臨旱亡的國家。
一場夜雨過後,白栀子花開滿城,公主福行滿城皆知,百姓們道,公主乃是天命福女,福星澤世,是來降福的。
皇室借由這場甘霖,取水源清澈之意,給公主命名花澈。
瑞景福行,從此全民擁護,家家戶戶養殖白栀子,感念公主降福。
特别是在那花朝節日,皇城大開,全城百姓排着隊為公主獻上花束,隻為表達敬意。
看樣子,這位公主是受盡了國民與皇室的愛戴,但後來又是發生了什麼,讓這位公主死後堕身成為如此強大的魔呢?
可惜,一直走到墓道盡頭,看完了所有的壁畫,他們也沒有找到答案。
因為,這上面,根本就沒有記載公主的死因。
這就有點奇怪了,尋常皇室墓穴的風格,通常都是恨不得把人從生到死,從小到老,大大小小的事一股腦的全給你寫上,但這公主的生平故事也不過隻寫到了二十五歲便終止了,還沒寫死因?
若猜她是二十五歲便殁了,總該寫個死因上去。
莫非這公主的死因,無法向外人道也?
再遠一步猜測,她的死因,會不會與她死後成魔有關系呢?
金羽镖最終停在了墓穴的後室門口,石門上所标注,此地是公主棺椁存放之地。
二人上下打量這雙開的石門,上面亦有繪圖,畫的是兩個老态龍鐘雙手拄杖的男侍從,以卑躬屈膝之姿相對而立。
畫手的手藝必定十分娴熟,畫得可說是惟妙惟肖。
這兩個侍從看起來駝背佝偻,臉上也是飽經滄桑的模樣,顴骨奇高,眼窩凹陷,盡顯老态,但他們的四隻眼珠卻與整體呈現出的老态截然不同,雖是平面之畫,卻看起來十分生動,瞳中仿佛有情緒流動般。
阿宋情不自禁地靠近了些許,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兩個侍從對望的眼瞳之上。
忽然,那畫上的兩雙對望的眼瞳轉變視線,一同向阿宋和喻遙看來。
阿宋:“......”
喻遙:“......”
死圖變活圖,那畫上的人,居然活了過來!
那兩隻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二人,搭配那兩張溝壑縱橫幹癟的臉,配合明明無風,卻突然搖曳起的火苗。
此種氛圍,此種模樣,阿宋和喻遙兩人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下意識緩緩後退。
但這時,那畫中的兩位老人也動了起來,他們自壁畫中緩緩走出,瞬息間身型放大為巨人高度。
喻遙大喊道:“快跑!”話音未落就拉着阿宋朝回路狂奔。
那兩個“老巨人”随着活動仿佛真的有了生命般,也能理解喻遙的話了,突然間,他們也開始腳步加快,追逐起二人。
整個墓道被他們的大腳闆踏過之後,頃刻間猶如地動山搖般開始顫抖,阿宋和喻遙甚至不敢想象自己若是被追上,那大腳闆踩過他們之後,他們會是什麼結局。
故而頭都不敢回,隻得一心向出口狂奔。
突然,喻遙聽到哎呦一聲,急忙回身,才發現阿宋跑得太急竟突然不小心摔倒了!
他趕緊折回去意圖把她扶起,但那兩隻老巨人已追至他們面前,眼看就要被踩碎,情急之下,喻遙隻得硬拼,兩掌同時擊出,兩支紅光自手掌一閃沖出。
心中暗道哪怕能敗退一點距離,拖延一點也好,至少給他們跑路的機會,但那兩擊卻竟直接穿透了兩個巨人的身體,沒有對他們造成一點影響。
兩巨人發出巨大的吼聲朝他們沖來,關鍵時刻,阿宋被喻遙一把抱在懷中。
沖擊之聲在耳邊爆發,兩人緊閉雙眼,準備承接預想中的踩碾。
吼叫聲卻在一瞬之間消失了,墓道之内安靜到極緻。
阿宋和喻遙試探性緩緩睜開雙眼,往出口方向望,發現那兩個巨人在跑到墓道出口之時突然自己消失了。
喻遙喃喃道:“竟是幻象。”
懷中之人開始掙紮,喻遙方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何不妥,急忙撒手,踉跄地從地上站起來,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頭。
阿宋全無所覺,從地上站起,感慨道:“我去,吓死我了,差點以為要把我倆踩成肉餅了!”
喻遙确認過阿宋沒有摔傷,二人便再度回到了那放置棺椁的後室。
再看那石門的時候,那兩個老人已經回到了原來的門畫内,隻是這次,畫上兩位老人已經閉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