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紘站起身來,瞧着大娘子不甘不願的表情,沉聲道:自你嫁進盛家後,我可有打過你嫁妝的一分主意?你要統統留給你親生的三個孩子,我也從沒有半句話。
“可你摸着良心想想,你姐姐可有這般好運,這些年她的嫁妝都填到哪裡去了!不說康兄花用無度,還有那一屋子的庶子庶女,哪個聘娶婚嫁,不是靠着你姐姐的嫁妝,康家姨姐可有到處哭訴嚷嚷?”
比起姐姐康姨媽,大娘子的運氣的确不錯,她一時說不出話來。
盛紘見她神色似有松動,繼續勸道:肥水不流外人田,你現在給墨蘭存份人情,她為了自己的名聲,以後三節兩禮也不能虧待你,梁家又是京城出了名的富戶,将來墨蘭給你的好處,隻多不少呢!
王王若弗聽到這裡,方才稍稍露出些笑臉,勉勉強強接受了盛紘的提議。
第二日,她便去與兒媳海氏交托家務,要她打開庫房,取出早年積存的绫羅綢緞、金銀珠寶以及其他貴重禮品,準備當做墨蘭的添妝。
海氏是個聰明人,雖然之前想處置林栖閣,但眼見風向不對,連婆母都變了态度,當即表明立場:四妹妹出嫁,我做嫂嫂的也不好空着手,回頭給她也添些妝彩,算是我和兄長的一點兒心意。
大娘子連忙喝止,她管家多年,算賬是很清楚的:兒媳婦海氏的嫁妝若不動,将來都是自己孫子的,真要動也是該給自己的如兒添妝,憑什麼白白便宜墨蘭?
“長柏剛入翰林院,俸祿沒幾個,卻有一大家子要養,将來用錢的地方多着呢!墨蘭的嫁妝,自有我這個母親操辦,要你做嫂子的費什麼心?何況咱們盛家的規矩,從來不惦記媳婦嫁妝!”大娘子深怕兒媳給墨蘭掏錢。
話雖這樣說,但海氏依舊不放心,回去與長柏商量後,長柏卻不置可否。
海氏想了想,本着“随大流,不出頭”的想法,還是置備了許多貴重精緻的首飾擺件,送給了墨蘭添妝。
納征之日很快就到了,主君和大娘子在前廳迎客,墨蘭雖是當事人,卻也不便出面,隻能和如蘭明蘭一起,在壽安堂等消息。
墨蘭雖得梁家看重,但畢竟是庶女,她平日和長柏關系平平,又有親哥哥長楓在,因此盛紘安排長楓去打前站,也算讓他盡一份兄妹之情。
等候的時間總是不好熬,盛紘臉上雖然雲淡風輕,但心理卻無比緊張:墨蘭畢竟是高嫁,萬一梁府臨時變卦,為了顯示門庭尊貴,如當初袁家那般故意擺盛家一道,也并非不可能。
壽安堂中的盛老太太,也是擔憂這點:高嫁的女方被男方臨時刁難,她不知見過多少,往往是家中老人不甘心,想借機拿捏下未來兒媳,順帶敲打敲打“娶親忘娘”的兒子。
當初袁家就是如此,這回墨蘭用下作手段勾搭梁晗,吳大娘子拗不過兒子,隻能讓墨蘭進門,這幾天又流水般天天送聘禮,恐怕早就肉疼的不行,她心裡不知憋了多少火氣,極有可能趁納征機會發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