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不成真有哪個貴族人家肯把好女兒嫁過來?
是哪家的族長撞了腦袋嗎?還是誰家犯了事,想借他們國公府的勢力躲避?或者那家的姑娘有大問題,想找人接盤?還是發生了什麼大事,跟國公府有關?
要不然誰家腦袋進水了,好端端地把精心養大的好女兒扔進火坑。
他們府國公爺的要求,對外宣稱,可是非常高呢!
又是知書達禮、又是出身高貴、還得長得好看。
誰啊?那麼想不開。
要知道,這小兒子的名聲,可是她徐二娘本人和哥哥徐尚書,合力聯手,一起精心打造的。
為的就是全天下人都知道,國公府下一輩裡,有個拖後腿的大炸彈,分分鐘能葬送掉整個國公府。
小兒子其實挺好的,本性善良,人還挺尊敬女性,就是好吃懶做。
整天啊不願讀書,不想吃那學習的苦,也不想進朝廷找份差事做,張口閉口就是老爹正當壯年,還能撐好幾年,再不濟府裡有哥哥頂着,他隻需要躺好吃飯就行。
玩,就是他這輩子唯一的夢想!
國公爺實在看不下去,但又舍不得打罵,小兒子是他的心頭寶。
憑借他的腦筋,又想不出什麼好法子治治小兒子,甚至放下臉面去求大舅子徐尚書,人也不管這事,推辭說這是國公府家事。
沒轍,隻好參照以前偶然聽來的,說兒子成婚了就懂事了。
所以才有了國公爺滿都城的找尋親家這回事。
因為自己沒讀什麼書,更不喜歡小兒子也不讀書,缺啥補啥,所以對外宣稱要找知書達禮的兒媳婦。
像這種氣質優雅、知書達禮還長得好看的兒媳婦,在古代,十有八九出身富貴,還是出身文官的富貴家族。
他們國公府已經是為人臣子的巅峰了,還要怎麼往上爬?
爬到哪裡去?再往上走就賞無可賞了。
掌兵權的國公府聯姻文官世家貴族,是想幹什麼?
自古聯姻就是兩家勢力的聯手。
你要皇帝怎麼想?
卿家,你是要朕身下這把椅子嗎?
分分鐘,抄滿門!
雖然他們這一屆的皇帝,在曆朝曆代中,算大度的。但再大度,也不能這麼造啊。
小心駛得萬年船,還是别在墳頭蹦迪吧!
所以不僅不能聯姻富貴人家,還不能表現的太突出。
若是兩個兒子都耀眼得很,萬一惹了皇帝的眼······
她徐二娘這一生,最在乎的就是全家人平平安安、完完整整!
所以,打小兒子會說話起,徐二娘就給哥哥去了信。
徐尚書,在府裡,點燃蠟燭,足足思考了一整夜,寫出覆蓋小侄子一生的計劃本,第二天趕在上朝前,摸黑敲響了國公府的大門。
厚厚一沓紙,密密麻麻的小字,把國公爺都看呆了。
眼睛直愣愣地瞧着,那字就像拿着刀一般,刺得他腦袋疼。
國公爺才看了兩眼,就哎呀哎呀地直叫喚,捂着眼,擺手說不看了不看了,叫大舅子去找夫人去。
反正剛才看了看,他知道好像是關于兒子成長發展的事,這種東西他們文人最會搞了,就交給他們吧,也不是什麼壞事。
轉頭就鑽進被窩裡,睡回籠覺,還有兩個時辰才天亮呢。
徐尚書,臉色不變,氣息都不帶晃地瞞過了國公爺。他知道,這個妹夫最不願弄這些學問的東西,就故意一上來把大篇大段的字怼在國公爺眼前。
果然,沒兩秒,他就叫喚。
這件事,不能讓他知道。一是國公爺腦子簡單,這樣的計謀,若是叫他知曉,他演不出來那種泰然自若。肯定難以瞞過其他人,這個朝廷沒幾個傻子,都是人精。
二是,國公爺這種正直的蠢貨,絕不可能同意玷污兒子的名字,在他看來,兒子名聲就是國公府名聲,就是這個他守護了半輩子的景朝的名聲。他不想給皇上丢臉。
所以,徐尚書跳過國公爺,直接進院子裡,單獨找妹妹密談,直至天亮。
兩人決定了,小兒子從此就是,纨绔混賬。
這輩子都學不會任何書籍、每天隻知道吃喝玩樂;這輩子都不會考取任何功名,隻會伸手找爹媽要錢、啃爹啃娘啃哥哥;這輩子都不會懂任何禮儀,隻知道打架砸人、當個流氓調戲女人;這輩子都不會娶好人家的女兒,隻會在煙花風月之地打滾。
所以,等國公爺拜托徐尚書管管小兒子時,他怎麼可能同意插手管呢。
這也是次子破爛的名聲傳遍都城、甚至傳遍景朝的原因。
隻有這樣,才可以讓上頭放心,才可以讓自己放心,才可以保一家平安。
畢竟人性經不起考驗。
至于小兒子知不知道這件事,他知道的。
等他長到四歲,論年紀到了世家公子們普遍進學堂的時候,徐二娘、徐尚書就把次子帶到偏僻無人的柴房,來了一場三人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