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請二小姐準備好生辰八字,明日一早,屬下來取。”
“什麼?生辰八字?莫不是······”
二小姐秋娘被這句話吓了一跳。雖然心裡已早有預感,在大管事請示傳話時,她就隐隐約約感覺到了什麼,但真面臨事情的時候,終免不了慌神。
秋娘臉唰得一下就白了,手都不知道往哪兒擺。
“可,可姐姐不都還沒出嫁嗎?我做妹妹的,這麼快,輪到我嗎?”
秋娘試圖挽救,哪怕隻是拖延一下,也是好的。
“先定親,走六禮,遵循古例,您肯定是在大姑娘後面出嫁的。”
“這是王爺的意思,還請您準備好,屬下先去回複王爺,向二小姐請辭。”
大管事不再多費口舌,後撤一步離開。
“不是,管事伯伯,我······”
二小姐柔弱的聲音根本趕不上管事匆忙的背影,生辰八字非準備不可了。
其實秋娘也沒有拒絕的餘地,楚王爺好不容逮到一隻大魚,怎麼可能放跑。
要知道,國公府現在正是炙手可熱的權貴,是整個都城數一數二的大人物,皇上也樂意給臉放權,人人都捧着。
唯一的軟肋,就是這個頑劣不堪的次子,名聲不好,才學不顯。
到了成婚的年紀,卻無貴女願嫁,把國公老爺子愁得頭發大把的掉。
更别說,國公爺還想讨個出身好、性格好、長得好,讀書好的兒媳婦,簡直難上加難。
次子的婚事一直拖到了現在,直到楚王進京述職,打聽到風聲,又看到了完美符合要求的二女兒。
撞大運了啊!
楚王激動地在心裡直拍大腿。
次子受寵,好不容易尋到的兒媳也符合心意,國公爺鐵定愛屋及烏。幫助幫助他這個親家,不是問題啦。
他楚王能攀上這麼座大佛,重現輝煌,指日可待啊!
怎麼可能不積極呢?
綁得越快越好、越緊越好,定親自然得最快速度啊。
前些日子,考察完二女兒學問之後,楚王爺便當即逐字逐句地斟酌着,寫了一封結親信。
一秒鐘都不耽擱,寫完就派人快馬加鞭,拿着他的令牌開道。
用特權逼沿途各地驿站的守員,放行八百裡加急的官道,連續不斷換最好的馬,人馬都不歇息,日夜兼程地趕到都城。
随後,信就送到了國公爺的書房桌子上。
一拍即合!
國公爺看完信,先是找了府裡當時收信的門房,和負責都城驿站的官員,确認真的是楚王爺有意結親後,高興得找不着北,直接賞了門房一靛銀元寶,還派人給都驿官的家裡送了拜帖,帖子下面蓋了三塊金餅。
國公爺乃一介武夫,早年随着皇上東征西戰,立下汗馬功勞,才獲得這份爵位,本身肚裡沒多少墨水兒。
又愁次子不知禮數,所以才更傾向于找個會讀書的兒媳婦,想改善改善後代的基因。
早年間,國公爺是和楚王接觸過的,楚王當年流連花場、不通詩詞的事迹,他也知曉。
可這麼多年過去了,也沒聽說有什麼更惡劣的事傳出來,想必是在封地那邊修身養性了吧。
看這封信件的用詞文筆,多少有些文采,應該是讀了書的。
楚王也在信裡說了他的女兒飽讀詩書、知書達禮、氣質清雅,那應當是不錯的。
國公爺想了想,落筆寫了一封回信,按照禮數,也像楚王府一般,在回信上印了國公府的章。
其實哪裡有什麼修身養性,隻不過是壞事沒傳出楚州罷了。
楚王在封地上作威作福,仿佛土霸王。
實屬紅燈區裡的常客,光是給花魁砸銀子,就砸了半個封地的人口稅。
若是看見喜歡的美人,甭管良家婦女、有夫之婦還是瘦馬妓子,都強納回府去享用。
要不然,王府裡成堆的妾室、庶子庶女怎麼來的呢。
隻不過沒鬧出人命來,老百姓又抵不過王府勢大,所以事情沒捅破。
除了褲子下面的那點事,書是一點沒讀。
至于那封信,之所以有文采,一是因為楚王費盡了心思,估摸着是用光了前幾十年儲存的所有文墨,他楚王這輩子都沒這麼拼過。
二是因為他養了不少謀士,寫信的時候,把府裡謀士,有一個算一個,全叫來幫他字字修改。
才有這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