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說,哪怕換做我家父來,遇到這種傷情,也隻能束手無策,
眼睜睜的看着小姐走進鬼門關,他居然能把小姐拉回來,我更不敢随意下手。”
兩人這才有些後悔。給了賞銀,把女醫打發走後,兩人相顧無言。
但還是不願孫女的身軀被一個外男給看光。
雖說前面沒辦法的時候,已經被看光了。但現在都有條件了,怎麼還這樣?
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命比名聲更重要!但,該查的,還是要查的。
無奈,隻能先托人去問問連家小子,那位神醫住在哪裡?可否能再賣一些止血的藥粉給他們?
連亦文接到下人來報,想着,最後必定還是要請小神醫出山的。
他要是出山了,就代表着有聘請的可能!到時候錦繡修養好了,武府不要,他請啊!
府上多個醫術高明的府醫,等哪天他回京城了,就剩爺爺奶奶在這裡,他也放心點,也樂得多跑兩趟,去探探馬菁芸的意思。
連亦文拿着錢,又跑了一趟山裡,說明來意。
馬菁芸見他是來送錢的,很是爽快,直接就包了三瓶止血藥給他,拿了三百兩銀子,就算是毫不拖欠了。
連亦文不死心,“她真的再也沒有當母親的可能了嗎?”
親自操刀的馬菁芸毫不猶豫的點點頭,連亦文神色瞬間灰敗下去。
連亦文拿藥回來後,鄭重的把武錦繡以後不能生育的事情,告訴了兩位老人家。
兩位老人家坐在上首,怔了好一會,才緩過神來。
想到昨天女醫跟他們說的:小孫女的傷口很深,要是放在一般大夫的手裡,也就隻能等死了,但這位小神醫大概真的有兩下子,就是靠着他精湛的醫術,才把小孫女從鬼門關内拉了回來,簡直就是不幸中的萬幸!
最後,還是老侯爺艱難的開口:“算了,能保住性命就屬實不易了,我們家大概沒有能接住滔天富貴的福分。”
連亦文見他們能接受,也就不再多說些什麼。
至于宮裡知道這份消息後會是什麼反應?他就不知道了,總歸錦繡應該是該高興。
武錦繡被治好後,躺在床上昏迷多日都不醒,每天隻能灌點迷湯、參湯給她吊命,整個人都消瘦了不少。
偶爾還持續性的低發熱,使得兩位老人家揪心不已。但是請來的三個女醫都對這種情況束手無策。
沒辦法,他們隻能去調查馬菁芸的背景,再決定要不要讓他近孫女的身。
才知道,他是被泉州骨科聖手——老榆林收養的孩子。
七年前,老榆林外出行醫時,帶回了一個還沒有他小腿高的孩子,放在身邊悉心教養。
衆人見他孤家寡人的過了這麼多年,都以為他家的傳承要斷了。現在居然冒出一個徒弟來,都為他感到高興。
但還沒養夠五年,老榆林就撒手人間了。誰都以為這麼小的孩子沒有學到什麼些真本領。
都在長籲短歎,老榆林的一身本事失傳了。可惜,可惜。
誰知道,三年後,這位小子第一次出手就震驚了衆人。
他的一手接骨術使得不比老榆林差,别管斷的是哪裡,隻要送來的及時,基本上都不會落下什麼病根。
接好後養一養,又是一條好漢。
更令人啧啧稱奇的是,他居然連最難學的針灸也學到手了。
當時還有很多的醫者不信,但是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
看過小榆林醫治的過程後,不少人都閉嘴了。真心實意的承認,小榆林确實做到了,并沒有辱沒他的師門門楣。
經過調查,武府的人還發現。
老榆林剛走的時候,他好幾年都不曾有來往的親戚就冒了出來,要占領他的家産。
說小榆林不是老榆林親生的,根本就沒有合理的理由占據着老宅和前面的藥鋪。
馬菁芸想跟他們争辯個清楚,奈何自己人小,聲音小,人又不夠他們多。
基本上屬于吵不過,還要被頂到心梗的存在。
在被丢出藥鋪的時候,周圍的老鄰居看不過眼,師傅以前的老友更聽不得這種欺負他們老友徒弟的事,趕來給她撐腰。
人一多,沖突起來也就更亂了。
氣不過,幾人掰扯到縣衙,這一查才發現事情大條了。
不管他們想怎麼幫,小榆林都沒有合法正當的理由反駁。
而且,按照當時絕大部分家族的族規來說,對小榆林也很不利。
多數宗族對于族内的孤寡老人都有規定:【孤寡老人在死後,他的家産不管有多少,都是要充到族裡重新分配的,其餘人一律不能指染,除非是還沒出三服的親戚,但也分不到多少,除非他們在老人生前有贍養過他。】
一方面是為了約束村裡人随意搶占的惡習,避免村裡人的關系緊張;
另一方面是由于,這些孤寡老人在生前,就是由族裡養老送終的。
雖說養老的環境和夥食可能不會太好,但起碼沒讓部分老人,直接餓死在村裡。
所以他們走後,财産被充公,也算是回報之前族裡對他們的贍養。
看着戶籍信息上的登記,來幫忙出聲的人都在心底暗罵老榆林糊塗。
但木已成舟,說再多也沒有用。
現在官府斷案,閑雜人等不能插手!他們隻能憤恨的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