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敏心酸,“我每天都很想你,可又見不到你,自然是傷心難過的。”
“我一定早點回來!”
“我等你!”
将嘉敏送回雲水齋,無處不在的陳抟老神仙又樂呵呵找他叙話:“趙公子,聽說北朝的皇帝派你趁火打劫來了?”
趙匡胤皺眉道:“皇上要我攻下金陵,可兵馬不夠。就算是夠,江南地大,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要一口吞下談何容易?再則生靈塗炭蒼生受苦,亦非我所樂見!”
陳抟老祖正色道:“我早說過趙公子你宅心仁厚,有濟世之材,倒不是白白的誇贊你。數年前你助周帝打下淮南,千裡沃野幾成一片焦土,百姓死傷無數,那等慘狀想來你記憶猶新!”
“的确不是什麼好的回憶!”趙匡胤抱臂歎息道:“道爺,你有什麼話不妨直言,無需旁敲側擊等着趙某來猜!”
陳抟老祖坦言道:“此事怕是有些風險,老道想請趙公子上奏表給周帝,請他以黎民蒼生為念,勿在此時發兵江南。旱災加上兵燹,豈不是要将一個活江南生生變成第二個死淮南麼?趙公子,這仗打不得!”
趙匡胤凝眉不語,此事何止是有風險?
周帝柴榮已然猜忌于他,如若不依令行事,難免會落得一個抗旨不尊的罪名,想了片刻道:“趙某不過一介武夫,隻知依令行事,至于戰火禍及百姓乃是在所難免之事。我軍明日攻揚州,讓唐軍先将城中百姓撤離就是了!”
然而第二天揚州城發生的事卻讓所有人吃驚不已,百姓并沒有撤出,而是由一個胡子花白的耆老帶着齊刷刷出現在周軍面前。
趙匡胤斂神不明所以,自來行軍打仗将無辜百姓當作肉牆推到最前面事情并非沒有,隻不過也都是用敵方俘虜,用自己治下百姓的甚為少見。
眼見那些人當中還有幾歲的稚童,連周軍也按捺不住,低聲咒罵着。
南唐主将換成了個不知名的,趙匡胤本想叫他出來答話,百姓中一位耆老卻站出來道:“對面可是北朝的趙匡胤将軍?”
趙匡胤騎在戰馬上朗聲道:“正是!”
那白發蒼蒼的耆老朝着他拱手道:“趙将軍,老朽乃是揚州學館的先生,敝姓吳,在這揚州城生活了一輩子,臨死也希望能埋在這裡。昨日接到消息說周軍欲攻江南,揚州首當其沖,命我等撤離另謀生路。可如今江南大旱赤地千裡,又到哪裡能有生路可尋?趙将軍,我等隻是普通百姓,原本已做好了死于戰禍的準備,可又聽聞那趙公子從軍之前乃是一個俠肝義膽之輩,救助孤弱除暴安良,乃是天上的神君下凡救我等無辜百姓。左右已無生路,老朽遂帶着半城的百姓求助趙将軍馬下,望将軍憐憫衆生,這仗不打可行?”
言罷率先跪倒在地,一時間全部的百姓也都跪倒在地大聲哀求:“求趙将軍饒我等性命……求趙将軍饒我等性命……”
聲音此起彼伏一直不停歇,趙匡胤原非鐵石心腸之輩,聽不得這等聲音,将手一擡朗聲道:“趙某奉周主之命征伐江南,而今也必須由我主下令方可停戰,如今揚州城的情形趙某會如實上報,以待我主之令,這些時日暫且休戰,各位請回吧!”
百姓們見讨得一時安甯,自然欣喜不已,那吳先生又道:“老朽便知那位老神仙說的定然是真話,趙将軍就是天降福星來拯救我等江南百姓的,大家不要慌,都回家等着,我們不會死的!”說罷還不停朝趙匡胤施禮,半晌才帶着百姓離去。
就這樣收兵回營,石守信等人滿臉擔憂地看向趙匡胤,他們深知柴榮的個性,斷不會因為百姓之請而延誤軍機,不然也不會為了拓邊而盡毀淮南數城。
軍事戰報都是飛鴿傳書送去汴京,左右不過十天,柴榮果然下令他強攻揚州奪下金陵。
趙匡胤一隻拳頭頂住腦門歎息:“皇上如今當真是剛愎自用,一片死淮南還不夠,而今連江南也要毀去,這元元衆生何其悲苦?”
第一次從大哥口中聽到非議皇帝,衆弟兄訝然一驚也沒接話,正好仆人端來溫酒,石守信遂倒了一杯遞給他,“大哥,喝點酒心裡會舒服一些!”
趙匡胤此刻正想借酒澆愁,便接過來一飲而盡,喝完片刻皺眉道:“這酒……有毒……”
衆人尚未反應過來,他便張口吐出一灘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