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之戰過後第二年,趙匡胤又連克泗州、楚州、揚州,南唐之主李璟恐周軍南下,遣使求和。
聽說趙匡胤暫時駐兵揚州,嘉敏派人送了書信,其中附帶一張畫像,說是母親告訴她自己這兩年變化有些大,恐他以後見了又認不出,所以特地請畫師畫了一幅畫像連同書信一并送來。
趙匡胤打開畫像一看,不由呆住,畫中的嘉敏憑欄淺笑,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已長成一副清妍明媚的少女模樣,的确是變化很大。
他這麼呆呆地盯着畫像看,王審琦繞到他背後,看了一眼便怪叫道:“這不是我那一年未見的嘉敏妹妹麼?已經出落成這般模樣了,簡直是花容月貌美若天仙呐!不,比天仙還要漂亮幾分!”
衆人一聽也紛紛前來圍觀,卻被他趕蒼蠅似的揮手推開:“去去去,我嘉敏妹妹的畫像豈能讓爾等凡夫俗子看了去?”
衆人不服,嘲諷道:“就你不俗,怎麼也當不了大哥的妹夫?”
“妹夫”二字一出口,趙匡胤把眼一橫,收起畫像警告道:“我把畫像放在這兒,誰敢偷看,定不輕饒!”
說罷就去查看新兵操練,兄弟們也不落後,紛紛各述其職。得了空湊在一起閑聊:“你說這大哥跟嘉敏妹妹兩個人是不是很般配?”
石守信喝了一口酒發表高見:“唔,雖說大哥年長嘉敏妹妹不少,可誰讓人家英武不凡,一張臉又長的俊俏,還會疼人,這年齡上的差距我看完全不是問題。”
王審琦附和,卻提出了别的問題:“不過嘉敏妹妹是司徒家的千金,論出身門第的話,隻怕咱大哥高攀不起……”
石守信拍他的頭呵斥:“你說什麼鬼話!咱大哥文韬武略,乃是一等一的人才,别看現在官銜不大,将來遲早有一天位及人臣,怎麼就高攀不起了?”
兩人兀自喋喋不休,趙匡胤業已回營,臉色還有些不大尋常,見兄弟們問起來便道:“今日我在邊界遇到了南唐司徒周宗大人,也就是嘉敏的爹!”
衆人心中紛紛有些不自在,劉守忠問道:“現在大周與南唐對峙,周大人此刻前來是戰是和?”
趙匡胤心想以南唐此時的國力大約不會再戰,可畢竟和約未訂,若真開戰,嘉敏聽說自己打了她爹的軍隊,也不知會作何感想。
正自躊躇,南唐那邊派人送了書信前來,說司徒大人特邀趙将軍前往大營一叙。
趙匡胤看那信中的言辭甚是客氣,透露着和談的意思,當下松了一口氣,請使者回複明日定按時赴約!
闊别多年,此次再見,身份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周宗見趙匡胤已不是當年那個尚存幾分稚氣的少年,英姿飒爽猶勝往昔,還當上了周營的大将軍,不由撫髯笑道:“趙将軍英雄出少年,老夫當年果然不曾看走眼!”
趙匡胤笑道:“司徒大人,多年不見,你還是這般精神矍铄風采神秀!”
周宗見他舉手投足之間盡是威嚴,不免又在心底暗暗喝彩,“今日和談之事甚為重要,進來說話!”
周宗雖為武将,卻是飽學之士,大帳也擺設的頗像書房,上面挂着地圖。
“趙将軍,你我乃是舊識,有什麼話我就開門見山了。”周宗請他入座,款款道:“近些年我朝内部紛亂不斷,自先太子暴斃之後,國中已無大将堪用,實在不堪常年征戰,想來這些周主也是心知肚明。”
趙匡胤點頭,那南唐的皇帝李璟乃是個文采風流之輩,自嫡長子李弘骥死後,立了一個熱衷禮佛求經的仁弱皇子李煜為太子。
這李煜比起父親來更是文雅多才,可惜對治國理政一竅不通,更别說行軍打仗了。若是一生做一個富貴王公倒也罷了,偏偏卻做了儲君,南唐國力衰微也是遲早之事。
不過李煜娶的正是周宗之長女,也就是嘉敏的姐姐周娥皇。
趙匡胤還依稀記得那周家大小姐的絕美姿容,聽說她婚後與夫婿琴瑟和諧,乃是一對人人羨慕的愛侶,隻是如此一來儲君就更加怠于朝政,難免也為世人诟病。
“今次大周陳兵邊界欲取淮南,經過幾次大戰,我主已然明了當今天下之大局在周不在唐,想遣人商議和談之事。而我聽說這次領兵的乃是匡胤你,這才主動請纓前來議和,望匡胤能将我主的意思禀報周主,莫要再與我南唐大動幹戈。”周宗言辭誠懇拱手相托。
趙匡胤聽了這番話道:“其實我周主的心意想來貴國主一清二楚,倘若目的未達成,隻怕和談一事難以談妥!”
周宗擡手道:“先聽聽我主的條件!我主答應除了周軍所占的淮南,将廬、舒、蕲、黃四州盡獻,以江為界,納貢稱臣。如此,周主可還滿意?”
這可超過了柴榮的預期,趙匡胤在帳中淺踱步,回頭道:“如此,和談之事可成!”
周宗聽了此話心下一松,“既然如此,不如你我二人快速拟定和約,好各自上報,也算了了一樁大事。”
二人一拍即合,又費些心思商談合約,終于在黃昏時敲定。
作别之時由周宗親自送出大帳,略走遠一些道:“匡胤啊,此間公事已了,卻還有些私事。”說罷将随送手捧的包袱拿過來遞給他,“這是嘉敏托我帶來給你的,她本要親自送來,可女孩兒家一天天長大,夫人便不容許她再随意出門,可把她氣的不輕,可惜怎麼鬧也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