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予喬似乎沒想到,愣住:“我麼?”
樓珣認真點頭,感覺自己的腰有些僵硬,慢騰騰坐起來去按捏。
有句話說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雖然自己和方予喬不是敵人,但是鑒于後面的劇情,他知道的部分少得可憐,隻有簡短的四個字“發家緻富”概括了結果,樓珣有些擔心将來未知的發展。
最擔心的還是,樓川的心思已經表現得如此明顯,可方予喬怎麼沒有動過心?不會他們去了外地,自己還要為了任務跟上去吧?
世事無常,真算起來這事兒有自己的責任,間接搞砸了主角的愛情萌芽,不難怪劇情會生氣“報複”自己。
樓珣心中感慨不已,見他在沉思,主動提起:“我以後打算留在村裡過日子,雖然沒法兒跟着生産大隊去地裡幹活,但我手裡還有點積蓄,在屋子後面種點菜,養幾隻雞,感覺也不錯。”
他沒有遠大的目标,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人。
方予喬聽着神色不由得一動,伸手幫樓珣理了下卷起的被角,一邊道:“再養一隻小狗吧。我麼,以後的事情說不準,不過近來,倒是有件比較在意的事情。”
“是什麼?”
“大概是一周前,”提起這件事,方予喬頓了頓,“那天傍晚,村長和村支書一起出現在牛棚,說是打算在村子裡辦一所學校。”
樓珣是真的沒有想到,跟着重複:“學校?”
方予喬似乎仔細考慮過辦學校這事兒,來由知道的清清楚楚:“嗯,也是因為隔壁幾個村先後建了小學,村支書羨慕又不服氣,花了一天的時間數了數适齡上小學的孩子,覺得不能耽誤下去,所以來找我們聊一聊。”
“這是好事,”青年的這雙漂亮的眼睛亮晶晶的,格外吸引他人的注意,樓珣朝他靠近了些,“予喬,你要去當老師了?”
方予喬的心十分俗套地跳漏了一拍,他回神後匆匆低下頭,隻是笑笑:“不一定是我,現在仍在商量,各種事情都還沒有定好。”
樓珣聽出來了話裡有話,不理解地皺起眉:“為什麼?”
建學校對誰來說都是好事情,怎麼會現在還沒有定下來?而且過幾天進入八月,天氣太熱,九月十月又開始農忙,拖來拖去就要過冬了。
說起原因,方予喬既尴尬又是為難,在樓家村的村民眼裡,别管王志還是宋陸軍,都是知青。他無奈苦笑一聲:“志哥他對村支書提出的要求有些不滿意,因為這個,現在鬧得有些僵。”
原來是炮灰搞事。
樓珣上次在牛棚待了會兒,看出了方予喬他們和王志之間的矛盾。他知道方予喬比旁人都要晚來一段時間,主角要想在樓家村徹底立足,不能單靠老實本分下地幹活,也不能靠樓川撐腰,是要憑借自己,或許建學校就是那個所謂的契機。
“看面相,王知青的确像是個強勢的人,”方予喬低着頭,樓珣看不清他的表情,又不能冒昧去偷看,隻好拍了兩下他的手背,“我不清楚這其中的彎彎繞繞,但我相信你,予喬,你想做什麼事情,都會成功,我還知道有句老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說不定再過幾年就要恢複高考了呢。”
方予喬慢慢收緊手,感受着殘留在手背上的那抹溫熱,樓珣的語調一如往常平緩溫和,似乎是真的這麼認為自己能做到,他不禁發自内心地笑了笑。
“樓珣,你想讀書嗎?”方予喬默默記住了恢複高考,他去接了一杯熱水,讓樓珣喝下去,“我可以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