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來的女生個頭高挑,長得濃眉大眼,很有幾分英氣。
她是自己一個人來的,帶的行李也不多,一進來就熱情地跟蘇麗珍一家打招呼。
蘇麗珍之前還納悶怎麼有人行李這麼少,直到一聽對方開口,便明白這地道的口音必定是首都人了。
果然,女生自我介紹叫管明月,跟蘇麗珍一個專業,家就在首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管明月直接選了蘇麗珍的下鋪,一聽說他們已經提前幫忙清理過了,連道了兩聲謝,二話不說就把自己帶的被褥鋪了上去。
蘇麗珍看得出這姑娘是個爽朗性子,想來應該很好相處。
管明月雖然隻有一個人,但是因為攜帶的行李不多,打理起來很方便。蘇麗珍看她沒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就跟對方打招呼,準備待會兒回蘇家,等傍晚再回來。
管明月痛快地答應了一聲,還表示如果學校有什麼通知會幫她記着。
蘇麗珍道過謝,就跟家人離開了。
回去之前,照例先在校園裡又逛了逛,眼見時間不早,一行人才回家。
今天還有一個重要任務,蘇厚德還要請老鄰居們吃頓飯。
于是回去的路上,他們又到自由市場買了不少食材,一到家就開始忙活。
這一片跟蘇家關系比較好的街坊四鄰不少,蘇厚德粗粗估算了一下,就算一家隻來兩個人,少說也得預備三張桌。
時間有點緊,好在他們人多,大家又是都是在飯店幹慣了的,廚房裡的活計做起來都得心應手,也不算為難。
不過這半上午到底是沒閑着過,蘇麗珍不想家裡人太疲勞,畢竟明天還要趕火車,于是說服蘇厚德,按照他的建議,找了家手藝厲害的國營飯店打包了幾樣菜回來。
因為有一半的菜是蘇厚德親自掌勺,加上李翠英近些年的廚藝也大有“青出于藍”的架勢,所以中午這頓飯是既豐盛又美味,街坊四鄰們吃得盡興又開懷,一疊聲地誇贊個不停。
蘇厚德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拉着蘇麗珍挨個給老鄰居們倒酒。
他趁着敬酒的工夫,對衆人說起自己這個幹孫女考上了首都大學,平時在學校上課,等周末的時候會回這邊住。他不在這裡,所以拜托大夥兒務必幫忙多照看照看。
這也是之前蘇厚德主動提出來的。
蘇麗珍雖然人在首都上學,但是鳳城那一大攤子事也不能丢下。之前她和蘇振東、丁大勇他們約好,每周都會打電話交流工作上的事。
就算如此,兩個公司那麼多事,也不能光靠每周那一、兩個電話解決。平常來往書信、文件肯定不少,加上蘇麗珍這邊為了随時解讀各項政策、把握市場動向,經常要收集和查閱許多信息資料。
這些事情放在一起,在學校裡未免太過打眼。
所以蘇厚德就提出,讓蘇麗珍周末放假的時候來自己家裡處理這些公務。
正好蘇麗珍自己其實也不太想引人注意,當下稍一考慮就欣然接受了蘇爺爺的提議。
蘇厚德這邊,雖然主動建議蘇麗珍放假的時候過來小住,但是到底還是擔心蘇麗珍自己一個人在這邊沒個幫襯,所以就想借着這頓飯的機會,先跟相熟的老鄰居們打好招呼,好為自己的幹孫女求個照應。
其實他們這一片因為都是多年的坐地戶,治安一向不錯,這麼多年連小偷小摸的都沒有。加上現在開始嚴打了,安全上基本沒問題。
但蘇厚德還是放心不下。在他看來,這不光是安全的事。孩子平常要學習,又有那麼多工作要處理,回家裡還什麼都要自己做,實在辛苦!
他之前甚至和姐夫商量,想帶着姐夫和芽芽回來,在這裡陪珍珍四年。
姐夫沒同意,還勸他不能帶着芽芽來回折騰,說頻繁換環境既影響孩子心态,也不利于學習。所以他隻能作罷。
現在,他就隻能請求老鄰居們替他多照顧照顧孫女了。
這會兒蘇厚德的語氣十分鄭重,街坊四鄰們自然感受到他這份疼愛孫女的拳拳之心。
其實大夥兒也不是瞎子,也看得出老蘇跟這後認的幹兒子一家十分親近,彼此相處得簡直比親生的還要融洽。
尤其老蘇這幹兒子一家看着也不像是奸猾之人,穿衣打扮上也能顯出幾分條件來。這樣的人家能這麼盡心盡力地對老蘇,想來也不為圖什麼。
畢竟老蘇這些年日子過得不容易,掰着指頭數,攏共也沒過過幾年安生日子,又有啥值得人圖謀的呢?
反倒是現在,帶着離婚的兒子、孫女和幹兒子一家在東北呆了兩年,這小老頭人也胖了,腰闆也直溜了,精神頭更是比以前足幾倍,一看就知道日子過得舒心。
也難怪他要這樣費心為幹孫女張羅了。
街坊鄰居們明白老蘇的想法,也為老蘇如今能安享晚年而高興,當即一個個不由分說就滿口答應下來。
蘇麗珍在旁邊看着蘇爺爺一心一意為她打算,心裡熱燙得厲害。
甚至控制不住地有那麼一點後悔,當初似乎不該把志願報的這麼遠。要是在鳳城,就能每周都和她心愛的家人見面了……
等好不容易壓下這股念頭,她不禁苦笑。
幸好别人聽不到她的想法,要不然一定認為她張狂驕傲,故意顯擺。
這頓飯一直吃到下午一點多才結束。客人們吃得十分盡興,大家也沒急着回去,而是留下來幫着蘇家人一起收拾桌席,等屋子裡外都清理幹淨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