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鄉鎮稅所 > 第250章 企業培訓

第250章 企業培訓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幾天過後。江北各鄉鎮的企業會計,在收到江北國稅分局發出的培訓通知後,紛紛朝江北趕來。

培訓班未開班,江北國稅分局來了幾名手拿筆記本的會計們。

他們是疊翠鄉火炮廠的黃副廠長,以及疊翠鄉水泥廠的盧順芬會計,還有龍泉鄉植化廠的李銘寬、以及江北老城縫紉社的金小會。幾人弄不清培訓的地點,想到分局問一問,被張興福一陣喝斥,問他們,你們是不是連燒香都摸不到廟門?人人啞然失笑,出了分局,緊急趕往江北鎮政府。

人人進了鎮政府大門,這才發現走對了地方。一樓的院壩,人頭攢動,站的全是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各家企業會計。

培訓班未開始,董留成站到了培訓班的門外。看着從四面湧入的人越聚越多,黑壓壓一片,他倒吸了一口冷氣,大聲叫着王志山,問他,我們是不是換個地點?

負責安排培訓班教室的李根榮和王志山奔跑着,氣喘籲籲。

原先計算過三個鄉鎮的二百戶企業,人數壓縮再壓縮,僅通知了八十戶企業的人來。可當天一盤點,人數增了近一倍。原定一樓的鎮人大會議室坐不下人,兩人緊急請示張慶延書記,臨時起意,将培訓班地點改成鎮政府最大的四樓大會議室。

接到通知的人群,陸陸續續朝四樓趕去。

四樓能容納上百人的會議室,一時間人滿為患。沒有座位,有人搬來了凳子,放進了會議室的走道裡。講台最前方的空白地帶,由幾條長條凳占領,成了年輕人加塞的領地。有人來得早一些,想獨占鳌頭,多搶占一兩個座位,留給未及時趕到的人。空座位起了糾紛。幾人因為占座,起了争吵,最終座無虛席。

原定上午八點半的開班時間一到,董留成手拿的話筒一通電,發出了一陣刺耳的尖叫聲。

鬧哄哄的會場,安靜下來。

董留成在開班儀式上作了動員講話後,坐在會場的人看着上台的人次序上台,開了講。

人越聚越多,開講的聲音回蕩在整個鎮政府的上空。

張慶延書記被驚動了,出了辦公室,上了四樓,想看看這次盛況空前的培訓班,是個什麼樣?

等他上了四樓,這才發現門外的走道坐了不少人。人進不去教室,他站在外頭的走道裡,隔着窗子,看着負責講課的王志山在黑闆上寫寫畫畫,開始了授課。

培訓明顯做了充足的準備,台下的三至五人分發着講義,帶給企業們最新的企業财務通則和會計準則,再結合本地企業實際,邊講解邊操作會計實務,從企業開設到正常營銷,講得精彩。

培訓由于太過于務實,誰都不願意離開。

事前準備留有的休息時間,被人舉手提議取消。

有人的筆記本記得滿滿當當。

當天的培訓持續到正午時分。下午繼續,直到晚間六時,才宣告一天的結束。

負責講課的王志山在下課前留了作業。作業是一份印刷的試卷題目,以及要求做出最後财務報表的空白表。

出了教室的異常興奮;未出教室的将王志山圍在講台,和他讨論着感興趣的内容。

晚飯後有人再次折了身,要進教室。

王志山請出李根榮,為要在教室完成當天作業的人,留了燈。而他,胡亂吃過幾口飯後,回了教室,為有疑問的人講起了作業。

這一晚,江北鎮政府的四樓,破天荒亮了燈光。

天上的月亮散發出清幽的光芒,照在地上白白的。四樓的教室的光光,亮亮的。等到最後的王志山和完成作業的人走出教室,已經是夜間十二時。人人在這樣的時間似乎并不感覺到困乏,說這說那,像打了仗勝的戰士一樣。

這一晚,王志山在培訓班直到深夜。

第二天一早,他繼續了培訓。

培訓的内容是發票的取得和開具,以及相對應的會計處理。

原定一天半的培訓,被激動的到場人員,要求延期。

延期的呼聲一陣高過一陣。

培訓最終推遲,成了三天。

這是一場規模和時間超前的培訓班。

放在以前隻有縣稅務局才會有的财會培訓班,如今破天荒在江北落了地。人們奔走相告,說是江北就有了培訓班。興奮的企業會計和負責人,不斷走進了培訓班,加入了培訓的行列。

為培訓懊惱的,是分局的張興福。

此前,他為這次培訓班,一直與董留成争執不斷。

最初他認定培訓會計是财政局的事,甚至不惜找來财政所長,要他上财政局請來師資;财政所長拗不過張興福,隻有去了縣财政局一趟,找到财政局長,可被财政局長一語否決,說是不能派來師資。

這下,張興福改弦更張,提出分局經費緊張,不能由分局出這個錢。

這話無異于将了董留成一軍。

他不甘心,悄悄上鎮政府,找到了張慶延書記。

張慶延書記得知此事,當即拍闆,說國稅分局不等、不靠、不要,提出來培訓當地企業會計,這是天大的好事,我舉雙手支持。要場地,我出;要資金,你們讓企業來湊。培訓嘛,小豬吃小豬背,該花的錢就花。當然,錢不夠,大家吃個拼盤,我們鎮政府出一部分,受訓企業出一部分,問題不就解決了?這種好事,咱沒條件,創造條件要上;有條件,咱們自己上。有我做你們後盾,你們擔心什麼!

張慶延書記的表态,将張興福噎個夠嗆。可書記發話,他不好再唱反調,隻有将自己的怨氣,咽到了肚子裡。

培訓班大張旗鼓,辦上了。

沒有人知道,培訓隻是董留成和王志山要走出的第一步。

兩人要借培訓班,打開分局一系列改革舉措的突破口。

這是那一晚,兩人在王志山宿舍,一宿未睡想到的。

他們要的,是如何改變現狀、推陳出新?

之所以想到改變,是因為,近幾年,人人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突飛猛進的納稅企業和個人數量,一年比一年多,到如今已是七百餘戶。

光是其中的企業數量,就由過去的幾十戶,猛然翻倍,達到了兩百戶之多;另一頭,個體戶納稅人,也由過去的一、兩百戶,突破五百戶關口,站上了五百七十戶水平。如此龐大的納稅群體,讓原本就捉襟見肘的分局人手,人少事多,疲于奔命,像是消防隊員一樣,在大火面前無計可施。

如此不堪,董留成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他幾次想促成張興福抓大放小,管好大戶,提升重點,奈何敵不過張興福抱定“再小的螞蚱也是肉”的說詞,十幾雙腿奔波在三個鄉鎮之間,像是過去刀耕火種的簡單勞作,隻會帶來廣種薄收。雖然表面上做足了既不丢西瓜,也不放芝麻,可分局人手不足,隻能重新整合,另辟蹊徑。

要想改變,談何容易。既要順應企業需求,又要抱住既有不放,擺在董留成面前的,成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兩人陷入了劇烈的争論中。

想着這些,董留成和王志山的目光,不約而同看向了企業培訓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