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鄉鎮稅所 > 第201章 地稅大廈

第201章 地稅大廈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要知道,圖紙雖是啟動各方、凝聚各種智慧與力量的總開關,得到它,無異捍穩一把阿裡巴巴叩響寶藏的金鑰匙;但落地之前,一切僅限紙上談兵。

圖紙未落地,也僅是萬裡長征從頭越,僅僅開了個頭。

洪躍進手拿圖紙進了征地地塊。

如此焦點項目,自然要讓各方要件齊全。

為早日落地項目,洪躍進每日如履薄冰。

他終日踩點、探方,慎之又慎。

外頭的沸沸揚揚,将他推上了風口浪尖。

與之前的名不見經傳相比,在一雙雙眼睛之下,他少有地站到了衆目睽睽之下。身為舞台中心人物,要是功敗垂成,不僅會落個欺世盜名的罵名不說,甚至還會招來身敗名裂!

為小心求證,他每天泡在了征地地塊。

再好的大廈,不能忽略周邊的環境。好的周邊環境,讓你事半功倍、相得益彰;差的周邊環境,不論你的建築如何精美,隻是一番良苦浸泡糞坑,再過華麗,哪怕形制再過偉岸,仍将大打折扣。

每一個細節成了洪躍進關注的地方。場地限制、功能要求、環境文脈等等因素,洪躍進都需要一一考慮,加以平衡。特别周邊環境,他是審之又審、慎之又慎。

一番勘察之後,一個更為大膽的想法,萌生心頭。

想法是在他上城建局之後,再加上實地盤點,多方求證後點亮的。

之所以想法被點亮,是因為他看到了地塊周邊,雖是農田一片,可它的日後規劃,才是重點。什麼事情都須具備發展眼光。要是将來這裡被規劃成幾條街巷的中心,那辦公樓見豈不僅身處丁字路口,三面通車,商機無限?

為證實想法,他召來所有中層。

中層過會的一番讨論,他興奮、激動不已。

一切超乎想象。

到會的中層們顯然不知道洪躍進關注未來辦公樓周邊要建什麼,意味着什麼。隻是身為中層,洪躍進面前,人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衆人的七嘴八舌中,有人爆料,地塊往北,規劃了未來的農貿市場;與之相鄰的南邊,是另一家單位。

話題面前,洪躍進感受到了腦沖血一樣的暈眩。決策,是需要信息支援的。消息到來前,他最為關心的,是消息的可靠程度。為此,他再三問爆料人:消息是不是真的?

爆料的不是别人,正是縣城分局的分局長張家善。

張家善渾然不知自己聽來的一個信息,會令洪躍進如此感興趣。他說,消息來源于一位當地村公所支書所說。是否準确,得找村支書再問一問。

洪躍進一顆心,懸到了嗓子眼。

農貿市場對于江海這樣一個農村縣城而言,無疑有着不一樣的魔力。萬事萬物相生相克。它一旦建成,定會招來滾滾人流,蘊含無限商機,帶來不盡财源。要是順勢而變,最終實現共赢,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

他當即再問,村支書是誰?這個村支書,你熟嗎?

很快,張家善自告奮勇。他說他雖與村公所的頭頭腦腦們不熟,卻跟支書的兒子楊雲會厮混過。雙方有過幾次往來,稱兄道弟,要說動他,找他當爹的村支書問個事情,甚至行個方便,應該不是問題。

洪躍進大喜過望,當即讓他請來村支書。

有張家善出面,村支書來了。

村支書姓楊,名富恩,一亮相,其貌不揚。爾後,他一張口,沉穩大氣、有闆有眼,看得出絕非繡花枕頭。

招待村支書,洪躍進出手大方。

洪躍進面前的楊富恩在當地村公所任支書兼主任,一幹多年,是所謂的“書記、主任一肩挑”的不二角色。他信守承諾,言必果、言出必行;他的兒子,包括楊雲會在内,個個如狼似虎,在坊間多了黑白兩道通吃的傳聞,手段多多。父與子剛柔并進,為當地鄉親辦了很多大事、難事,極富聲望。

雙方選了一家酒館坐下。

楊富恩面前,洪躍進恭敬有加。他請支書入座上席,并給作陪的張家善幾人使了眼色,讓到場的務必吃好、喝好。

幾杯酒下肚,楊富恩一開口,洪躍進眼前一亮。

楊富恩口中,洪躍進最為關心的辦公樓相臨一百餘畝用地,早前仍是農田。

農田近幾年被上頭不斷征用,岌岌可危。一片片農田被征收的背後,是當地村民一把把的辛酸淚。失去土地的村民們拿到征地補償金,少得可憐。眼看縣城腳下的一片片農田一點點退縮,身為父母官的楊富恩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正在無計可施,上頭來了一位年青的鎮長。鎮長聽他呼聲,與他走過先前被農民們視為“闆油田”的大片農田,如今不是鋼筋混凝土,就是圈地後的圍欄下的滿目荒蕪,心痛得難以呼吸。

想着村民生計被一再擠壓,兩人的共同想法,是失地再所難免,村公所如何保證失地農民最後的利益,成了切膚之痛。

這一晚,鎮長和村支書連夜召集來所有的村組幹部們。他們碰頭開會的唯一議題,是商量應對,如何保證失地村民的權益?

這一晚的會議,從傍晚開到深夜。

最終,鎮長起身,請楊富恩大膽作為,他來殿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鎮長的主張,是将一片片可能被征用的農田,做通村民工作,從他們手中拿出來,放回集體用地的盤子裡,由集體統一經營、按質論價出租、出讓。村民們要做的,是放棄祖祖輩輩的農耕用地,投資入股;集體要做的,是迅速擴建一批經營實體,包括木料市場、停車場,旅舍,最終争取以商用地的價格,應對不期而至的城建規劃征用地。

這天過後,楊富恩帶領村公所幹部,将縣城西北的所有用地,納入集體商用地。

預期的效果出來了。有了話語權的商用地價格翻盤,村民們拿到手的分紅、補償金有了切實保障。而背後的代價,是楊富恩看着年青的鎮長被調離鄉鎮,降級成為一名審計局的副科幹部。他走後,楊富恩為村民們所擁戴,繼續穩坐村支書位置。

聽了村支書和年青鎮長為民請願的故事,洪躍進不望抛出自己的問題:地稅征地地塊的北邊,是否被納入規劃,要建縣農貿市場?

如他所料,村支書沒有遲疑。他坦言,規劃不是别的,正是縣城農貿市場!

一席話,聽得洪躍進心頭狂喜。

原來,縣城各方的征地、規劃等生殺大權,雖最終不由楊富恩決定,卻全經他之手。相鄰地塊的下一步規劃,以及是否真規劃有農貿市場,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廢功夫。

一頓酒,喝出了驚天秘密,更是喝出了無限商機。

真是想什麼來什麼。

隻要腦袋肯想,就會腳下有路。

一切全如洪躍進所想。

送走村支書,洪躍進按捺不住内心激動,心潮起伏。

他大膽的想法,由最初的心動,變得可行,清晰地在洪躍進的腦子紮了根。再之後,它一點點變得鮮活,跟随着他急速生長。

懷揣想法,他找來了副局長萬世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