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福面前,業文強一顆懸着的心,落了地。
他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自信。
自信帶給業文強的,是一種震撼。
震撼之下,業文強少有地激動了。是啊,一個人能跟聰明的人在一起,你會變得明智;跟強大的人在一起,你會更加強大。和張興福共事多年,他多了一種守望相助的勇氣與自信。看着張興福,業文強多了站到縣财政局、甚至縣領導面前的沖動。他道:
“你這是包打天下,不能憑一時沖動。下一步,我要是帶着它,找縣裡和财政局定奪,你可不能跑帶拉稀。想好了,凡事謀定而後動。”
“不說軍中無戲言,真人面前沒假話。我不跟你空口白牙,胡亂張口拍胸脯。你要簽訂責任書,那我給你簽,咱們立軍令狀。”
張興福面前,業文強再次“嘿嘿”笑了。
他少有地伸出手,與張興福、董留成握在一起。
三人把手言歡。
正在握手,張正德來了。他補足了瞌睡,多了精神。從未進門,聽到衆人在笑,他為自己錯過了精彩,嘟囔着道:
“看你們高興!我剛上小董宿舍眯了一會,你們是不是就辦了件大事?讓我猜,我猜一定是大好事。你看你們,老臉老嘴的幾個人,還握上了手!”
這位資深的老駕駛員,知道什麼該出現,便出現了。
琢磨着時間,他趕了來。
于他而言,跟随業文強多年,他有着自己的拿捏。特别近期,他的跟前,不時有人晃動。稅務局比起任何一個時候,都敏感。身為職場的老油條,什麼話當聽,什麼話不當聽;甚至什麼時候該出現,什麼時候該裝睡,一切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走出江北分局,業文強沒有停下來。
第二天,他帶上張正德,早早出發,走進了縣政府。
下午時分,他與縣政府的領導,雙雙趕去了縣财政局。
第三天,他去找了何滿康。
縣城國稅分局的晉成,已是分局的新任副分局長。有了他,再加上另一位副分局長楊東興,縣城分局一正二副,算是齊了領導班子。
三人接待了業文強。
等三人聽明白了業文強要在縣城分局搞績效,首推江北的“大包幹績效”,何滿康與兩名副手在相互對視後,搖了頭。何滿康道出了擔心:
“業強,我們縣城管轄的,更多的是縣一級的大企業。縣城的情況,跟江北不一樣。我們受制于方方面面。公公、婆婆多,當小媳婦難當。要保稅收,光憑咱縣城稅務分局一家,我們做不了。要是增長,皆大歡喜;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完成不了目标,豈不空歡喜?我們得和縣稅務局共進退。我們是沒有張興福‘包打天下’的能耐,敢與你業文強簽責任狀。”
江北方子不成,業文強另出方案。
雙方最終确定,拿個體稅收和集貿市場稅收當指标,定下基數和增長比例,确定來年的績效考核經費。此舉,被業文強賦以一名,叫作“零散績效”。
再去前衛營,石黨洪受了江北的“大包幹績效”。
半海、九山兩個稅務所,效仿何滿康,拿下了“零散績效”。
國稅工作會,趕在年終到來前的十一月份,提前召開。
會上,業文強代表縣稅局,在短暫的年終總結、表彰先進後,與各鄉鎮國稅的一把手們,雙雙坐到簽字席上。
在到會的縣政府領導見證下,業文強一一與各鄉鎮國稅的一把手們,在《目标責任書》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拿到《目标責任書》,張興福第一時間,去了江北鎮政府。
可他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鎮政府的楊紹先、鄭望道,不見了人影。
曾經人進人出的辦公室,人去屋空,成了鐵将軍把門。
站在一看到自己走來,便出門相迎的領導辦公室門前,張興福很是納悶。他不由得喃喃自語:兩位領導去了哪兒啦?
在政府辦,他看到了新到任的鎮黨委副書記宋三華。
宋三華新來乍到,不認識面前的張興福。張興福正要開口,宋三華茫然了,問:
“請問,你什麼人,找我們書記有什麼事?”
等到張興福一番自我介紹,宋三華這才連呼“失敬失敬”,接待了眼前的國稅分局負責人。
請張興福進門,再沏上茶,宋三華叫着張興福“老張”,告訴他,新一屆黨、政領導輪崗交流,楊紹先接到調令,調走縣人大;鄭望道去了縣委組織部,任副部長。接替原先楊紹先的,是新來的張慶延書記。原先的副鎮長孫應,接鄭望道的手,晉升新鎮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