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鄉鎮稅所 > 第187章 國地分家

第187章 國地分家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你放心,老幺哥。下一步說不準,你們地稅局日子更好過。沒有聽說過嗎,從來中央軍不如地方軍。地方軍吃肉,中央軍喝湯!你們歸地方管,人家上頭表過态,一定會幫你們度過關,讓你們有飯吃、有房住,絕不虧待!再說了,上面的精神,分家不分心;分家後國稅、地稅還是一家人;不分彼此,互相照應。有這麼好的政策,你老幺哥有什麼好擔心的?所謂‘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說不定一年半載,我們還得仰仗你、來找你給個好日子呢!”

張興福一語不發。

分家于他而言,如同剮了他的心頭肉。雖說家大分家、樹大分叉的道理,他懂。可幾年下來,卻走到這一時刻,昔日一幫人馬,各走一邊。個中冷暖,他心裡不是滋味。他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好?人人看他臉色青冷,不敢與他說笑,各顧各的,以免找不自在。

大局已定,于存富帶人開始搬東西。

院壩裡少有地響起了拉桌子拖闆凳的響聲。

枯寂多年的于存富走路帶風。他再次成為當家帶頭人,新人新模樣,像是變了個人。他鉚足了勁,一改往日小聲小氣的模樣,變得粗聲大氣。他高聲叫着八個伴他左右的人,七手八腳地忙上了。

誰也不再縮手縮腳,開始往車上運送桌椅、搬宿舍。

谷文武手腳不利索。于存富一陣頓喝,開了罵:

“你幹什麼吃的,是不是才下肚的白米飯白吃了!”

桌椅堆滿了整整一車。

車子開動前,于存富心有不甘地回頭掃了一眼。多年的院壩,讓他心有不甘。他手掐指頭,算了在這個院壩的時間,剛好五個年頭。時間算下,他的感歎成了叫罵:

“他奶奶的!呆了五年的辦公室又要走人。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弟兄們,我們走!”

于存富前腳剛走,後腳張興福再忍不住了。心頭的憤憤不平,讓他忍無可忍。他大聲罵道:

“看看,走的是些什麼人?全是一幫烏龜屁佬!千軍打一将,将慫慫一窩!領頭的連句話都說不伸脫,帶什麼兵!他們以為自己出去會混出人模狗樣?是泡屎,永遠不會冒出香味!分家委員會的那些人,也不知咋想的,會許諾他們,讓我們代他們征半年的稅,完全想養一幫閑豬、懶人!”

于存富的搬家,整整持續了三天。

像是塵埃落定,新成立六年的稅務分局一分為二。

三天過後,張興福叫出王志山和董留成,摘下了原先稅務分局的牌子,放進車庫,挂上了新的牌子。

挂牌的這天,縣稅務局的汪楊興來了。他手挽楊紹先和鄭望道的手,一同站到江北國稅分局的大門口,在衆人的額手稱慶中,掀下了鮮紅蓋頭,亮出了“江海縣國家稅務局江北稅務分局的”的嶄新牌子。

揭牌同時,鞭炮點燃。

鞭炮聲中,幾十号子人自此分道分道揚镳,各走一方。

稅務終分國、地兩院。

走了一撥人後的江北國稅分局與平日相比,少了喧鬧。

江北第二天一早的太陽,再次徐徐從東山之上升起。

太陽照在每個人身上,依舊成了一成不變。

嶄新的江北國稅和江北地稅牌子,沒有帶給小鎮多大的變化。

期盼已久的分家,落下帷幕。

人人走出挂了新牌子的分局,行走在嘈雜街頭和村寨角落。

一眼看不到頭的,依舊日複一日的奔波。

昨夜浮塵,未來得及退卻;街頭的路燈,依舊亮堂。

國稅分局走出的幾人,沿襲每天的收稅。

李得淼和王志山走出分局大門,突然間一擡頭,街頭多了王興正、馬文龍。

四人再見,多了久違般的親切。

李得淼上前拍了拍兩人的肩,兩人回過頭來。看着對方似有似無的變化,李得淼上前打趣道:

“你們以為分家了就能咋地?還不是在一個江北混。有道是‘城頭變換他大王旗,辛苦不過咱老百姓’。好好的一個稅務局,分什麼國、地稅,關咱們什麼屁事?要說苦,哪有基層的苦?咱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踏着新中國每一個腳印長大,可吃飯長身體時,咱們遇到的是五年自然災害;上學念書吧,又趕上了上山下鄉,要讓咱去廣闊農村;等到該結婚了吧,找不着婆娘,還嫌棄咱是臭收稅的;收了幾年稅吧,又一家人分成兩家人……”

日頭偏西,兩人拖着疲憊,回了分局。

遠遠地,門口多了的谷文武和鄭立江。

谷文武像是抓到救命稻草,當即拉上王志山,嚷嚷開了:

“王志山,你是我們的大筆杆子。念在多年交情的份上,你幫我個忙,給我寫篇文章。題目叫作‘我為地方稅務建言獻策’,字數不能少于三千字!”

王志山一臉不解:

“都幾個月了,你們還在做這些不着邊的事情,寫什麼勞什子!你們沒有聽說過咱江北有句老話,叫做‘女人怕補褲檔、男人怕寫文章’?你不是剛要我幫你寫過學習心得嗎?怎麼,又要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說,你們寫這些東西,真能當飯吃?”

谷文武唠唠叨叨。一旁的鄭立江嫌他啰嗦,拉了王志山到一把,道:

“是這樣,老谷同志半天講不清楚,我來講。我們地稅局提出個口号,叫做‘百廢待興’。領導把我們各鄉鎮所有人,集中到縣城,搞了一個業務素質培訓,說是崗位練兵。找不到師資,洪躍進上了講台。他講完後,要求參訓的各基層人員群策群力,圍繞‘光大地稅,建言獻策’,寫一篇文章。文章要求有創意有深度。對錦繡文章,重獎!我倒是不想,可我們谷文武是老同志,最近還被得了個‘地稅發展指導委員會顧問’的頭銜,提出來一定要寫個文章,為我們長長臉,他想到了你,這才來拉我來找你幫忙。”

谷文武一臉受用;李得淼打趣谷文武:

“我說老谷,原來你是高升了哎!難怪要找我們阿瓜給你寫文章呢!”

王志山不解地道:

“你們地稅局倒底想怎麼地?我們國稅這頭忙得手腳并用還不行,你們那頭卻成了另外一個天!放着工作不做,有稅不收,來個脫産學習,還要冠冕堂皇!你們盡搞這些虛頭巴腦的噱頭幹什麼喲!我真是服了你們了——你們一天天想鬧什麼幺蛾子!都說學習是個人的事情,我們基層分局的,怎麼能停下工作,拿它當飯吃?”

谷文武不容質疑,搖頭晃腦:

“什麼務虛?我們這是在練磨刀功!我們跟你們不同。你們什麼都是現成的,現成的辦公樓、現成的一大幫人,現成的車、大把的經費;我們有什麼?什麼都沒有。我們地稅的,成了新媳婦做人家——樣樣從頭來!你不知道我們被攮出去的,什麼沒撈着,一空二白?所以,人家洪躍進局長是對的:我們要百廢待興;我們從零做起,萬事開頭難;一定要争取各方支持,搞好軟、硬件建設!你聽聽,這話是洪局長說的——人家洪局長的水平多高!到了我們分局,于局長、洪局長拍了闆,定下了,要成立一個‘地稅發展指導委員會’。洪局長要我這種有經驗、有認識的人,當顧問,來輔佐于局長的工作,搞好建設!既讓我當指導員,人家洪局長又看起我,我這才特意過來,請你給我寫一篇文章,好好跟上面提提建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