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名實習生走出稅務分局,已是秋季。
秋風飄落了最後一片綠葉,帶來了金黃。
又是煙葉烘烤烤杆上市的日子。
天氣不合時宜地刮起了北風,讓乍寒還暖的秋天,變得陰冷。北風像是一道催雨符。在呼呼吹過之後,下起了綿綿細雨。細雨和北風中,王興正蜷縮着身子,與張八一上街收稅,與一名烤杆販子起了争執。
争執不下,王興正急忙跑回分局求助。
趕到分局,張興福正在車庫面前,和着雨水,與楊輝沖洗車子。見到心急火燎的王興正,張興福皺了眉頭。面對王興正的喋喋不休,他不耐煩了,揮了手:
“你不要什麼事情都來找我!這事你找張家善。”
王興正轉了頭,進辦公室去找張家善。可張家善不在。一問才知道,不巧,張家善請假去了縣城,是去置辦婚禮去了,人不在單位。
真是想什麼不來什麼。正興正十萬火急,隻有去了分局長室,去請李本興。
分局長辦公室裡,李本興懶懶洋洋地,一長條躺在沙發上。王興正将事情說了,李本興不為所動。催急了,李本興這才起身,随王興正出了門。
人到了烤杆攤點,對方還在與張八一争執不下。
李本興來了後,不溫不火,問起了怎麼回事?
想着李本興來了後,會是火着槍響,将所有貨物扣下,帶回分局,殺了對方的威風。不曾想,李本興來了後,不為所動,隻管說着慢聲細語的話,溫溫吞吞。
攤主冷若冰霜。
王興正失望極了。他心頭的火氣,被陰柔的冷風,一點點吹散,最後變得沒了脾氣。
剛開始,王興正氣鼓鼓的。他冷眼看着李本興,不吭一聲。就在頭天,張興福沖他發了脾氣,責怪他收稅不上心,讓一個市場稅收,亂得不成樣子。就為這事,王興正心下來氣。當天收到烤杆攤面前,他火爆的脾氣上來了。可對方是個難纏的主,雙手一攤,說這樣的鬼天氣,他從縣城拉來的一拖拉機烤杆,賣到現在連個問價的少,你們要收我一車烤杆的稅,我不繳。
對方分明地挑戰着兩人的耐心。王興正和張八一合計,要扣押烤杆,可對方扛上了。
沒有辦法,王興正隻有留下張八一守着,前去分局求援。人去了一趟分局回來,來的不是負責解決争端的張家善,反倒成了李本興。王興正将難纏的攤販,交給李本興,自己站到了一邊。他要看看李本興是如何收場?
王興正和張八一置身事外,李本興變得孤立無助。
他的副分局長身份,在張興福的一言堂面前,早成了言微身輕。和老百姓戲稱的一樣,一個單位的一把手像是一副撲克中的大王,而他這個副職,成了小王。所謂的一物克一物,便是如此。小王在說一不二的大王面前,毫無懸念地成了受氣鬼。他得忍氣吞聲,倍受煎熬。
稅收職場裡的每一個人,行走在市場的納稅人面前,不時遭受白眼;身後卻不得不面對各級領導的壓力。内外的評價不一,讓他兩頭受氣,繼而矛盾頻發。領導往往喜歡有事業心、進取心的年輕人,将他們視為業務骨幹,保證工作推進;而像李本興,有種被邊緣的感覺。為此,他想着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天鐘,戳一下動一下。手中的權力,成了不安排不主動的散漫,成了多年的避風港。如此一來,多年之後的今天,他被孤立了。遇上像王興正這樣的躺平老同志,來個袖手旁觀,讓他氣不打一處來。
不管李本興什麼來頭,烤杆販子不理不睬。
烤杆販子像是王八吃了稱砣,鐵了心。不管稅務局的誰來,他不買賬。面前的李本興一無是處。他知道稅務局收稅的,再大的官,來到面前,隻會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比拼的是低氣、實力,甚至蠻橫。緻于其他,他完全可以無視。李本興權力再大,隻要不能号令一幫人,那會無濟于事。面對李本興,任憑李本興說破了嘴,烤杆販子油鹽不進。
雙方僵持不下,隻有幹耗的份。
好言相勸,烤杆販子不為所動。李本興氣不打一處來。他早聽說縣稅務局要做人事調整,想着此地非久留之地,早想離開,變得心不在焉。一場糾紛,讓他傻了眼。缺少仗義直言的老同志,他想收場,卻無人幫他。無奈之餘,他隻能歎着冷氣,在不為所動的烤杆販子面前,除了好話說盡,變得無計可施。
雙方久拖未決。
洗車的張興福左等右等,不見人回去,不耐煩了,駕了摩托車,趕了來。
摩托車“突突”作響,趕到攤販面前一腳刹住。
一下車,張興福大聲質問:
“是誰在抗稅不繳?我活到今天,還沒有見過貓戴鈴铛的!你給我站出來!我倒想見識下,看他是不是長了三頭六臂,要來跟我張興福面前耍大刀?”
攤販傻了眼。見過霸氣的,還沒有見過如此一來就将唾沫星子漱到自己臉上的。他虛了,之前的硬扛沒了,隻剩下了說好話的份。
可張興福不依不饒。他給攤販看過他的執法證件,一聲令下,讓衆人去搬拖拉機上的烤杆,扣到他的摩托車上,要全部扣押!
一旁夯拉着腦袋的李本興和王興正稍稍動作慢了些,張興福氣不打一處來,一陣大罵,個個來了精神。人人上前,齊齊動手沒收了攤販的烤杆;攤販不服,與張興福同來的楊輝上前,上前隔開他,不容他近張興福的身。
烤杆被扣進稅務分局。
張興福對着攤販,聲音一陣高過一陣:
“你以為你多大個漢子,敢抗稅不繳?是條漢子,别來我面前娘!是驢子是馬,拉出來蹓蹓。你不是挺狂的嗎?狂啊,我今天倒要看看,是你狂,還是我們稅務所硬!”
罵聲中,李本興面色慘白,一個人默不出聲。
當晚已是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