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鄉鎮稅所 > 第7章 江北分局

第7章 江北分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出發這天,天氣陡變。上午晴空萬裡,下午風雲突變。冷嗖嗖的北風中,多了綿綿細雨。突如其來的降溫,讓人直呼受不了,感覺夏天比冬天還要冰冷。

王志山收拾行李,等着單位車送他到江北。不想,楊正德臨時變卦,讓他另外找車。說好的待遇變了。王志山心裡預期丢得一幹二淨。他沒了脾氣,自己找了輛微型貨車,談過價後,與同學劉利群上了江北的方向。

微型車搖晃着,走過了一村又一寨。

江北是壩子一個西北角的小鎮。鎮子年久古老,是舊時老縣城駐地,有過曾經的政府衙門。一條老國道穿城而過,通向省城方向。國道年久失修,破舊不堪,不堪車輛碾壓,變得凹凸不平,将車颠得一步三扭,像極一位老态龍鐘的老人,無法承受年邁體衰。

一進小鎮,老城伸開雙手,将拉着王志山的微型貨車,迎進房子密集的老城。老城被國道一分為二,三面環山,成了名副其實的夾皮溝。中間一條自北向南的河流,彙聚涓涓細流,終日不歇,淌進南邊的上海湖。上海湖的方向開闊蒼茫,天氣晴好時,能顯現莊嚴的縣城,感受縣城的大氣與沉穩。

四下裡多了走動的人影。透着車窗,行人稀少,明顯不是一個趕集天。他記得中專同學周名蘭的家就在老城中心。一年寒假,他與幾個同學來過一次。是他對江北的唯一印象。那天正逢趕集天,一眼望不到頭的人流。熙熙攘攘的趕集人身後,多了一個個巨大的竹篾簍;背簍将人分隔開來,隻給後方的人看到一個晃動的簍子。背簍在王志山記憶中,是以前逢年過節采購年貨方能用上的物件。近幾年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到了這兒,滿是它的影子。今天明顯不是那樣的場景。街上并不匆忙的人群來不時橫穿國道,讓車子偶爾不得不來一腳急刹,為扛着鋤頭、挑着糞桶橫馬路的村民讓路。這些人的行頭,告訴着過往的人,這兒是一個典型的農村集鎮。

微型車在一棟安靜的樓房門前停了下來。司機指了指緊閉的大門,示意這兒就是你的目的地。

兩人下車,門上挂了一塊“江北稅務分局”牌子。

拐進一扇小鐵門,便是稅務分局。分局臨街主體,是一棟辦公樓。三面半牆,圍成一個不大的院壩。半牆不高。與辦公樓相對的角落,多了一間磚瓦平房。整個院壩大不過三、四畝面積,除了一小塊水泥硬化過的空地,其餘的種了菜,多了生活氣。

一位腳步緩慢的老同志,穿了一身發白的稅務制服,臉拉得長長的,任由兩腮邊的肉貼緊下巴,堆成幾層,站在兩人面前。他是分局的老同志楊武實。再過幾個月,他将辦理正式退休。就在上午,他接到了楊桐華的電話,說是有位年青同志名叫王志山,前來報到。分局長不在,你負責代我照應下。

楊武實的一張不怒自威的臉,讓王志山小心翼翼。

他說了報到的事。楊武實“哦”了一聲,說我知道了,人家楊桐華打來電話,說我們分了人來。你就是那個新分來的王志山,我知道。

第一個見到的分局同事并不友好。王志山心裡歎了口氣,問過宿舍在幾樓,跑了幾趟,這才搬了行李。

幾趟上下樓梯,辦公樓不見一人。兩人以為此番前來,不一定是夾道歡迎,至少會有人幫忙。眼下一切不如他們所想,冷冰冰的。沒有人問候,更沒有人為他搭把手,甚至連個可以說話的人,都沒有。

兩人的期盼降到了極點。沒有抱怨,兩人擦着汗,問過司機多少錢?付錢後,王志山禮貌地轉向楊武實,叫着他“老楊師”,道:

“老楊師。縣局說是原本是要送我下來的,後來說車子不得閑,讓我自己找車;現在你也看到了,車費六塊錢。麻煩問下,車費怎麼報銷?”

楊武實的臉拉得更長了,一口回絕道:

“年青人,分局哪有經費?!我告訴你,從來沒有這個規矩!還報賬呢,你要說會知艱識苦!”

王志山呆若木雞。劉利群聽着硌耳朵,沖楊武實反唇相譏:

“還知艱識苦呢!能報不能報的,你好好說,莫動不動教訓人!你以為我們兩個吃的苦少?要不是看你是位老同志,我早開罵了!說話客氣點,老同志!”

楊武實遲疑了。他拖着似乎有傷殘的腿,說等他打個電話問問。

電話在二樓樓梯轉身台。楊武實搖了搖手柄,拿起了話筒。

很快,他不利索地走下來,說是問過楊桐華了,這錢該你們年青人出,不報!我也告誡你,年青人到了工作單位要知艱識苦,莫什麼事情都找單位麻煩。人家楊桐華還說了,對你們這些年青人,要讓你們懂規矩!

這話聽得王志山很是失望。劉利群小聲嘀咕,這是什麼單位,怎麼一點熱乎勁,都沒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