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隻是氣運加身,恰到好處的撿了天大的便宜,從而入主中原。又不是他們打敗的大明。
“對了,曹大伴,注意點郭卿、鄭卿那邊的進度。”遊健擱下毛筆,神色莫名的說:“還有估計這時候盧卿已經到了遼東。”
曹化淳:“按照腳程,此時盧大人的确該到了遼東。想必再等一段時間,萬歲爺就能知道遼東的詳細情況了。”
盧象升去遼東走馬上任,是有錦衣衛跟着的。一來保護,二來也是探查好遼東的情況,及時告之遠在京城,有生之年大概不能去遼東上戰場的遊健。
遊健也不是懷疑盧象升的能力,而是吧,遊健已經思考在京城建水泥廠,然後修一條京師到遼東的官道。
對于遼東來說,糧饷運往是十分大的問題。本身從京師或者其他地方運糧到遼東,一路上是有損耗的。
并且道路越崎岖,運糧時間越長,損耗就越大。如果有一條風吹雨打都不怕,超級好走的官道,那麼會極大的縮短運糧時間,也就減少了糧食損耗。
也就能夠以更快的速度,用水泥加固城牆。到時候後金敢打攻城戰,就緊閉城門,火器營的人手持火|槍,站在城牆上,朝着号稱馬上無敵的八旗兵‘突突突’,那畫面簡直了!
遊健眼淚汪汪,恨不得現在就看到這樣一幕。
于是乎,遊健轉而又高興的和曹化淳說起了自己的打算。說簡略不算簡略,說複雜又不複雜。
曹化淳時不時的附和,當真是君臣相得。
卻說盧象升這邊,的确剛到遼東。此時的遼東最高将領依然是毛文龍,得知來接任遼東巡撫一職的居然不是袁崇煥,而是沒怎麼聽過的盧象升時,毛文龍直接将錯愕挂在臉上。
盧象升:“毛将軍可是在疑惑,為何是盧某來遼地,而不是袁崇煥。”
毛文龍點頭,随即哈哈大笑起來。
“那袁崇煥,紙上談兵之輩,來了遼東定然會不服老子。正好,老子也不服他,不過投機取巧之輩,憑什麼管轄老子。”
盧象升:“不知毛将軍怎麼知曉萬歲爺原本起複袁崇煥的。”
“這......”
毛文龍遲疑片刻,最後故作豪邁的撓腦袋。
“難道盧大人在朝中沒有相好的?”
盧象升:“......”
“還請毛将軍謹言。”盧象升挺無奈的,現在的他,可不是曆史上所向無敵,由文官轉武将,南征北戰,追谥‘忠烈’的明朝末年大臣兼名将。
“得萬歲爺看重,盧某領遼東事宜。還請毛将軍協助,讓盧某盡快了解遼東情況。”
“好說好說。”
毛文龍挺高興的,覺得盧象升這位文人給他這個粗人面子。當即大大咧咧,企圖和盧象升勾肩搭背,甚至還打算給盧象升開個趴體,并邀請他一塊兒借道鴨綠江,去找朝鮮國借糧。
盧象升婉言謝絕毛文龍的宴會邀請,隻是對借道朝鮮國借糧一事,表示驚訝。
而說到這個,毛文龍那叫一個心酸。
“遼東苦寒,毛某一再上書,力陳東江的财政困境,呼籲與關甯同饷,可先帝爺不應,後又值當今繼位。毛某手底下的兄弟嗷嗷待哺,貸之朝鮮,通之商賈。這些年來東江軍響皆來自此。”
盧象升邊聽邊點頭,随着毛文龍巡視,很少插言,隻寥寥幾句詢問,卻問到了點子上。
最後更是說:“盧某還身負開墾良田,幫助軍民種植紅薯玉米等高産作物,還請毛将軍見諒。如今萬歲爺初登大寶,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對遼東方面有所疏忽在所難免。再者最近大明腹地災難繁多,盧某來之前,南贛巡撫洪大人正在剿匪。”
毛文龍若有所思點頭,卻依然選擇甕聲甕氣的詢問。“不知下半年糧響是否能準時送來!”
“無法保證。不過盧某可以用性命做擔保,即便拖欠,也拖欠不了多久,萬歲爺愛民如子,定然會想法設法的湊齊糧響。”
“對了毛将軍。”
盧象升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趕緊轉移話題問。“最近可有商賈前往塞外?”
“這點還請盧巡撫放心。”毛文龍拍胸口,大大咧咧的道。“老子平生最看不慣的就是将咱們大明東西賣到塞外的雜種。老子看到一個,就殺一個。老子鎮守的地方,可沒有一個雜種敢将咱們大明的東西賣到塞外。”
“那就好那就好。”
盧象升随後将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問的原因交代。與遊健交由錦衣衛親自送到盧象升手中的秘信有關。
在信中,遊健交代說,有商賈與後金鞑子勾結,時常偷渡鹽鐵以資後金。
并且還指出,後金兵器越發鋒利,和這脫不了關系。
盧象升自然不會懷疑遊健這位皇帝說的,現在和毛文龍說開之後,更是提議一一調查東江鎮中的商賈。如發現鹽鐵等物,直接抄沒,以貼軍饷。
這個提議,簡直提到了毛文龍的心坎上,當即就點了一千人,讓他們挨家挨戶的搜查,以搜查間諜的名義。沒曾想,這麼一查,還真就查到了好幾個有着朝鮮面孔,但很後金的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