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靠群友努力當皇帝 > 第14章 朝會(3)

第14章 朝會(3)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要知道所謂的康乾盛世,也不過是因為紅薯土豆玉米之類的得到了大面積種植,并且小冰川時代已經過去。

如果沒有,鬼知道所謂的康乾盛世會餓死多少人。

“先育種。在皇莊育種,由郭卿還有鄭卿負責。”

遼東地區得好好梳理一番,即便不動毛文龍,也要安排其他人,将遼東局勢穩定下來。

思索片刻,遊健讓兵部尚書閻鳴泰起草文書,認命盧象升為遼東巡撫,統籌遼東一切事宜。

此時的盧象升尚未發迹,任戶部員外郎。崇祯元年,盧象升前往大名府任職,用計捉拿“巨盜”馬翩翩。同年冬,以征收遼饷有功,進一級。

曆史上,本該崇祯4年以後,崇祯帝才能注意到這位由文官轉武将,并且是明末十大名将之一的盧象升,從此決定重用他。

袁崇煥也是明末十大名将之一,可惜遊健暫時沒有那個膽子用他。想想袁崇煥的‘資敵’行為好了,真的太理想化。

改用盧象升,遊健相信,以盧象升的文官腦子,在中秋時節塞外草原發生災害導緻牧民牛羊死傷無數的時候,不加以利用。玩政治的人,心都挺髒,‘心髒’的盧象升一定能夠玩死他們。

這麼想着,遊健心情越發舒坦,出聲詢問還有沒有議題,文武百官無應答,遊健也就宣布退朝,之後等官員們魚貫而出金銮殿,才打發小太監,将郭允厚、司農司卿鄭大人以及盧象升叫去養心殿,繼續商談耕種一事。

“朕有一批良種。”遊健開口道。“玉米番薯土豆三種良種,共200石。朕知曉你們三人對農事或多或少都有了解,朕呢,也不指派太監監督,由着你們三人将200石良種分了。”

“盧卿。”三人叩首領命時,遊健又道。“朕希望你即刻前往遼東,将遼東那一大堆爛攤子理順。”

“至于遼響...”遊健沉默一會兒,到底下定決心,又說。“朕允今年該收的遼響,盧卿收上來自行處理。看遼東哪裡需要用,就用在哪裡吧。”

此言一出,不止盧象升詫異,就連郭允厚以及司農司卿鄭大人也是詫異滿滿。

“郭卿和鄭卿一起商量着夏耕秋收事宜。”

“臣等定不負萬歲爺所托。”

遊健這才滿意,讓三人退下。

三人很快離開,過了一會兒遊健詢問曹化淳。“曹大伴,你還記得孫卿孫傳庭否?”

孫傳庭可是一位猛人,他死後不到五個月,京城就被李自成攻陷,《明史》有了“傳庭死而明亡矣”之說。

此時的孫傳庭應該還閑賦在家,直到崇祯八年才還京任職。這樣的人才,可不是袁崇煥。

袁崇煥,遊健想用又不敢用,可孫傳庭不一樣,遊健敢放心大膽的用。遊健打算将孫傳庭召回,讓他入主内閣,兵部尚書閻鳴泰這人呢。嚴格來講沒有什麼大毛病,圓滑,導緻辦的差事中規中矩。沒有大錯,但也沒什麼建樹。标準的中庸之道。或許适用和平時代,但絕對不适合多事之秋。

可别忘了,曆史上的崇祯皇帝上台後,就沒有過什麼舒心日子。内憂外患,像個裱糊匠,天天忙着修補破破爛爛的大明不停歇,還被一群煞筆大臣,盡可能的托後腿。

遊健成了崇祯皇帝,自然繼承了破破爛爛的開局,遊健能怎麼着,隻能盡量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去踩崇祯帝曾經踩過的雷。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