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護國侯府内,主子們都是年輕一輩,沒有長輩,兩年前,蔣林還算是擔當起了大哥的責任,把侯府管得也算不錯。而近兩年,管理侯府的重任卻是放在了蔣衛的身上。但蔣林終究是大哥,有些事情,蔣衛可以提,卻不太好動手,因此禁足蔣林,是皇後親令。
發生此次六皇子疑似與土匪合謀事件,朝野震驚,上下議論紛紛,文耀皇帝在四日前更是直接找來了皇後。
“七月時,丞相對朕說起過,他的兒子孟淮清失蹤。小六之事,究竟是他自己設計,還是有人操縱,至今是個謎。皇後,你說孟淮清出現在局中,可是巧合?”
那日,文耀皇帝是這麼問的,眼神溫和,似是在和妻子商議。
孟淮清失蹤一事究竟是丞相說的,還是皇帝的人手監探到的,并不難猜,皇帝今日能來找她,不過是懷疑蔣家是幕後黑手罷了。
皇後目露疑惑,有些明顯,道:“陛下,孟淮清失蹤過?”
皇帝似笑非笑,眼神暗了些,頗有威懾力,就這麼看着皇後。
顯然,身為皇後,雖在宮牆内,信息滞後到與家人毫無聯絡的地步,未免太過虛假。
皇後漸漸支撐不住,有些羞愧,卻又強撐着自己的傲氣,不服道:“蔣林那孩子隻是與孟淮清的妹妹有些過節,陛下也是知道的,都是年輕氣盛,難免有些不對付,小打小鬧罷了,陛下莫非是覺得蔣林那腦子還能做這些事?”
說到此處,皇後有些委屈,轉過身,像是在鬧脾氣:“陛下是懷疑我嗎?”即使是背對着皇帝,蔣知面上也沒有露出一絲一毫的破綻,“我哪知道孟家那小子是為何出現局中的,誰知他是怎麼脫離蔣林掌控、又出現在土匪手上的!”
皇後看似随口而出的話,又讓皇帝思緒更深。
是啊,孟淮清當真無法從蔣林手上逃走嗎?他又是在何人的幫助下逃走的?亦或者,此事有丞相手筆?
文耀皇帝按壓着太陽穴,又站起身,雙手放在皇後的肩上,言語微軟地哄着。
蔣家如此明顯,嫌疑反倒減輕,但他還是不滿的,想趁此機會給蔣家找些麻煩,于是又沉下臉色,道:“你家那小子,你得好好管管了!整日裡不是沾染這個,就是沾染那個,他能掉進此事,也是自找的!”
皇後拉着皇帝的手,傲嬌道:“那可不是我家的,是我哥哥家的。”又有些失落地摸了摸自己肚子,“若是我的孩子,定然是出類拔萃的!”
皇帝的警告,皇後也放在了心上。
考慮到蔣林最初的目的,又想到完好無損并且反而口碑轉好的孟淮妴,皇後深知,蔣林靜等這麼多天,怕是又要按捺不住,不知又會想什麼不入流的法子對付孟淮妴。而此時,文武百官皆小心行事,如何能在這種緊張的氣氛中再生事端?
既是為了順應皇帝的意思,也是想趁此機會好好掰正蔣林的性子,于是讓蔣林對外稱病告假,實際是把他禁于院中。還集結了護國侯府中不少護衛到蔣林院中,又把他兩個貼身護衛和四個暗衛都調開了,請了兩個最為嚴厲的老師,揚言要好好修正蔣林的性子,莫再行出任何作奸犯科之事。
雖是對外稱病告假,然而有能力知道是不是真病的人,總會知道。
蔣林奸污女子的說法,也不是一日兩日了,皇後偏在此時禁了蔣林活動,想來不是因奸污女子,此事不得不讓人多想。
于是,事情又按照文耀皇帝的想法發展,朝中有不少人開始懷疑蔣家是幕後黑手。
皇後心中也知曉在這種關頭禁足蔣林帶來的後果,但她選擇了不知道,配合皇帝的命令。
最想找到幕後真兇的六皇子和十四皇子,也同時把目光放在了蔣家,二人甚至還私下找過孟淮清,然而孟淮清支支吾吾,皆未明說,于是,兩位皇子便基本認定了蔣家才是真兇。
蔣衛察覺到了兩個皇子的人對蔣家的敵意,但他并不放在心上,他已收到了皇後派人遞來的口信,“不動”二字,便是對策。
他不是蔣林,當時便考慮到了,這是要順應皇帝對蔣家的懷疑與打壓。
他心中冷笑。那麼,三皇子這個隐藏的真兇,就藏着吧。藏得越久,暴露的時候,威力越大。而現在,就由我蔣家,替你承受這份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