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翻譯不到兩句,就要瘋狂查資料。
往往一個術語還沒搞清楚,在它的解釋中,又會突然冒出幾個看不懂的名詞。
推己及人,她看不懂的,很可能自家技術人員也會覺得陌生(畢竟技術體系不同)。
于是,好不容易搞明白時,她往往已經在後面貼了海量的名詞釋義……
葉卿深深覺得,她當初寫論文都沒這麼用功過。
才開始沒幾天,她就感覺到發際線堪憂了。
這天,葉卿又被一個沒見過的名詞難住了。
正唉聲歎氣間,看到最小的男孩科林的眼神,她突然驚覺自己這兩天的狀态太差,影響到她們了。
葉卿整理了下抓的亂糟糟的頭發,揚起一抹笑,對科林招了招手。
男孩兒乖巧的走過來,仰頭看着她,灰色的大眼睛裡盛滿擔憂:“攤主大人,您最近遇到麻煩了嗎?”
“沒事兒。”葉卿笑着揉了揉男孩柔軟的頭發,從兜裡拿出一塊糖果遞給小朋友。
“我最近在學習一些新的知識,有點難。”
“學習啊,”科林的眼睛裡閃過一絲羨慕的神情,接過糖果禮貌的說:“謝謝您。”
“乖,玩去吧。”
看着科林蹦蹦跳跳跑向夥伴的背影,葉卿往自己嘴巴裡也塞了顆糖。
甜甜的味道讓人心情不自覺的放松。
葉卿發了會呆,又繼續沉浸到翻譯大業中。
忙着忙着,她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晚上收攤時,葉卿叫住青:“你們中有人還在上學嗎?幾時開學?”
青愣了下,說:“我們沒有上過學……”
“為什麼?是沒錢嗎?這裡沒有義務教育嗎?”
“義務教育是什麼?”青詫異的問,“網上是有免費的課程。但是隻能在全息世界的基礎課堂學習。我們沒錢買設備,網吧也不讓未成年進……”
聽到這個原因,葉卿沉默了。
第二天,攤子擺好後,葉卿叫住雇員們,把她們分成了兩組。
這群孩子一共有六個人,分别是:
紗織,女孩,十八歲;
青,男孩,十七歲;
尤金,男孩,十五歲;
米基,男孩,十三歲;
妮娜,女孩,七歲;
科林,男孩,四歲。
紗織領着妮娜和尤金一組,青領着米基和科林一組。
一組照常賣貨,一組上網課。每隔一小時輪換一次。
葉卿拿出了三個全息頭盔。輪到的孩子們就在她身後排排坐,一人一個月亮椅,坐在裡面老老實實上課。
看到頭盔時,孩子們的眼睛都直了。
就連來買烤腸的客人,也忍不住酸唧唧的說:“攤主是把這群小混混當自家孩子養了。”
這個世界,可不是每個人都能用得起全息設備的,哪怕是最便宜的頭盔。
葉卿聽到這話,腦海中突然浮現出葉平安哭紅的眼睛,立刻警醒。
她不能再養孩子了。不然分别的時候,大家都難受。
心裡暗暗下定決心,隻把這些孩子當員工,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不過這些孩子也跟葉平安不同,她們彼此才是最親近的家人。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旁邊陪伴學習,葉卿覺得沒有那麼煩躁了。
随着學習的深入,翻譯進度漸入佳境。
葉卿白天翻譯,晚上則在全息倉内跟着穆師傅練習射擊。
漸漸的,兩者都找到了樂趣。
一年後,葉卿終于翻譯完了兩份資料,迫不及待想要回去了。
把軍隊這一星期的貨提前送完,和青他們幾個說明這幾天要出去進貨。
葉卿回家了。
終于回到家,怎麼送出去又難到了她。
她暫時還不想暴露自己。
若是找個快遞站把東西快遞過去,除非她會變身。否則以我國的偵查能力,想要找到她隻是時間問題。
若是傳送到國外,讓系統模拟個身份郵寄回國。萬一半路丢了,或者被敵國截獲,她能心疼死。
思來想去,葉卿最終選擇了最奇葩的一招。
她先買票,假裝去首都旅遊。僞裝成普通遊客,在首都逛了一大圈。
她還饒有興緻的參觀了一番故宮。
三天後,葉卿坐高鐵回家。
當天晚上,葉卿用衣服把自己裡三層外三層的包裹了起來。
腳上穿着登高鞋,手上帶着厚手套,連腦袋上都繞了好多層圍巾。
隻留下一雙眼睛,還帶了付墨鏡遮擋。
為了更加不着痕迹,她所有裝備都是從廢土世界買的。
葉卿把所有裝備放在一塊嶄新的擺攤布上,圍成一圈,自己站在中間,用裝備進一步遮擋身形。
接着,她深吸一口氣,帶着所有東西一起閃現到了正大光明殿。
當葉卿帶着東西出現的一刹那,故宮的警報系統尖銳的響了起來。
不到兩分鐘,安保隊伍趕到現場。
此時,葉卿已經傳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