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的海洋裡,生活着一群人魚,她們每日都與其他魚兒嬉戲,在海岸上曬太陽、唱歌,好不快活。可是有一天,一場屠殺帶走了絕大多數人魚的生命,人魚再也不敢在淺海區待着,她們原本喜愛光明,此後卻隻能在暗不見光的海底生存。”
“有一位人魚小朋友,她不小心和親族走散了,被海流卷到另一片海域。小人魚很着急,她不僅找不到親族,還找不到方向,于是她越遊越遠,最後,她來到了南洋。”
“但她并不難過,因為她可以聽懂其他魚在說什麼,她甚至能與它們交流。”
“但是後來她發現,魚兒們說的話很多都是相似的,她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生存。它們要麼成群結隊,要麼獨自前行,它們都趕着前進,沒有誰留下來和她做朋友,她很孤獨。”
“在海裡,她很孤獨,于是她遊到海岸附近,那裡有很多精靈,她驚奇的發現,原來是存在沒有魚尾的生物的,并且自己也能聽到他們在說什麼。她為這發現而感到驚奇和一絲害怕。”
“每天,她都會在沒有精靈注意到的地方聽他們聊天,他們和海裡的魚不一樣,他們交流很多東西,而小人魚聽到最多的詞,是貨物和德洛尼。小人魚聽不懂,但她知道,她不對他們說的東西感興趣。”
“後來岸邊來了一位遊吟詩者,他穿着破舊的衣衫,常常在海岸一帶彈唱。那些新奇而震撼的故事完全吸引了人魚的注意力,以至于她有一次不小心被遊吟詩者發現了,遊吟詩者很驚訝,而人魚也并未因此躲起來,再後來,他們就成為了朋友。他們天天都會見面,遊吟詩人向她彈唱一個個故事,她則獻上自己絕世的吟唱。人魚很高興,自己終于有了朋友。”
“但很快,當地的爵爺看到了遊吟詩者的智慧和才華,他被邀請到城堡裡為他們彈唱史詩。遊吟詩者不得不和人魚暫時告别,他們仍相約在此,于是人魚便日夜等候她的朋友。”
“一個月後,遊吟詩者回來了,這次他不再穿着破舊的衣衫,他容光煥發,穿着上好的衣服出現在人魚面前。人魚還沒來得及高興,她就看到遊吟詩人手裡提着一個籠子,裡面有一隻鳥兒,那是夜莺。她問遊吟詩人為什麼要把鳥兒關起來,他隻回答她說,隻有這樣,夜莺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
“但小人魚不贊同他,她認為,鳥兒就像海裡的魚,隻有翺翔于天才是最好的。精靈的囚籠不該是它的歸宿。遊吟詩者不再像以前一樣向她彈唱,他出現在這裡,就會有許多精靈圍上前來,他在這裡已經出了名。”
“出于無奈,小人魚隻好躲進海裡,也幸虧小人魚的聽力非常好,所以她仍然能聽的一清二楚。遊吟詩者的彈唱一如往昔,隻不過有了夜莺的加入。夜莺婉轉優美的歌喉配合着他的故事,讓周圍的人贊歎不已。但人魚卻從中聽到了夜莺的悲鳴。”
“人魚不喜歡這樣,她同情被困的夜莺。于是她和遊吟詩人約定,明天遊吟詩者坐着船到海上與她相遇。”
“遊吟詩人準時赴約,當夜莺在遊吟詩者的指揮下開始歌唱的時候,人魚聽見了它那嘶啞的聲音,猶如泣血。她打斷了彈唱,想讓遊吟詩人放了夜莺,可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她一再請求,他卻态度強硬。沒辦法,人魚隻好對他唱出可以控制人心的吟唱,讓他親自将籠門打開。”
“這是遊吟詩人辛苦捕來的夜莺,他清醒後勃然大怒,大聲指責人魚:‘沒了夜莺,爵爺他們就不會再邀請我了!你壞了我天大的事!’。可人魚哪知道這些,她第一次看到精靈猙獰的面容,她知道,遊吟詩者不願再和她做朋友了。
“但小人魚沒想到,遊吟詩者隻是憤怒了一會兒就又恢複笑顔。遊吟詩者說:‘哦!我的朋友,你說得對,是我囚禁那隻可憐的小鳥,我不該這樣做的,謝謝你指正我的錯誤。你能原諒我嗎?畢竟,我實在不想失去你,我的朋友。’
“小人魚高興極了,她以為遊吟詩者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于是他們又成為了彼此的好朋友,像從前那樣,快樂地生活着。”
講到這裡,惡魔停了下來,眼神玩味地看着艾瓦。
“你認為,這會是故事的結局嗎?”
艾瓦一言不發,但皺起的眉頭替她傳遞了她在思考的信息。
“有一天,小人魚回到海上,卻被一群精靈圍捕,鋒利的刀刃不小心劃過她的喉嚨,鮮血從中溢出,白色的血沫飄在海水上。”
“死前,她看到了遊吟詩者貪婪的面孔,她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可惡……更令她作嘔了……”
“精靈們十分痛惜,死去的人魚已經失去了觀賞價值,但他們仍将人魚的屍體撈起,去陸上和地獄做交易。”
看着艾瓦眉頭皺得更深,惡魔的笑容就越是瘋狂。惡魔将手指抵至自己的唇邊,絲毫不掩迷醉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