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接上文,辰羽聽母親講是言家嬸娘上門找到了姗姗,頓時心生疑慮,内心抓狂,韓母見狀連忙補充解釋道:
“你有所不知,那日姗姗随我去了市裡巧繡坊買布料做衣裳,在和巧繡坊的楊媽媽交談後,得知可以從巧繡坊接些刺繡的活回家做,姗姗對刺繡感興趣,手工刺繡也是無可挑剔的,便接了些手工活在家做,約定每個月的初四去巧繡坊交活,好巧不巧那天姗姗交活的時候遇到了她嬸娘給巧繡坊送糧油。”
“所以她就找來了?”辰羽心存疑惑道,還是不相信言二嬸會真心接姗姗走。
“遇到她嬸娘,是姗姗回來跟我講的,隔了兩天她伯父和他嬸娘就一起過來接走了姗姗。”韓母顯得有些無能為力道。
此時辰羽想不明白言二嬸的真意,他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否則過不了心中的坎!于是便有個合理的解釋從腦子裡蹦了出來。
“我猜言家嬸娘把姗姗接回去,是想讓我們家下禮給她,說不定還想跟我們家要禮金!”辰羽越想越是這回事,“要給我也給言平,她想得美,門都沒有!”
有了這個解釋自我調節,辰羽便安心了起來,此刻辰羽多少有點戀愛腦作祟,智商被主觀驅動着。
韓母聞言,也覺得是這回事,不禁笑了起來:“娘禮金都給你攢着呢,你不用擔心這個!”
……
下午辰羽和燕甯約好先去拜訪盧老先,回京要去學堂報到,總要先跟老師打個招呼的,不然直接去學堂不免顯得冒失和唐突。
“大哥你去老師那兒還帶了禮物?怎麼不提醒我,我空着手不好看,你先陪我去買一份禮物。”燕甯埋怨道。
“你說這個?”辰羽拍了拍系在馬後的食盒笑道,“不是給咱老師的,再過陣子就是端午節了,那時給咱老師備些節禮才合時宜。”
“那是什麼好東西?”燕甯看着精美的食盒一臉疑惑道,顯然覺得辰羽家不該有這麼精美的木盒。
“别問那麼多,别耽誤時間了,趕緊走。”辰羽笑着催促道。
“哦~我知道了,是要探望我未來嫂子吧。”燕甯嬉笑道。
“話多!”辰羽很喜歡這個嫂子稱呼,雖然外表端着,内心卻早已樂開了花。
“被我猜中了吧,”燕甯笑着追問道,“你去要不要把嫂子接回家裡來?”
“你今天怎麼這麼多事,再不走,我不等你了!”辰羽顯得有些難為情道。
當能鎮定自若的将愛情拿來從容讨論的時候,那已經不是愛情最美的樣子。羞澀而美好,我們曾經擁有,卻不知道是如何失去的!
……
從盧老先生住處出來後,辰羽便丢下燕甯,一人一馬直奔城北,那是滿懷期待奔赴心愛之人的熱忱。
在去往城北折柳巷的一路上,辰羽又瞻前顧後起來,心想:這盒好吃的是給姗姗吃的,以姗姗的性格,斷然不會吃獨食,萬一給她嬸嬸扣下私自分配了該如何是好。
于是辰羽在路上又另外買了一份禮品,心想等到了言家,就明言這份食盒是單獨送給姗姗的,這樣旁人也會不好意思有非分之想。
等終于到了城北折柳巷,辰羽勒馬停下,滿心歡喜的拎着禮物上門,正想敲門,卻見大門緊鎖,不想滿懷期待,竟撲了個空!
辰羽見嚴家大門挂了鎖,但自己既然來了,又怎甘心輕易離去,于是在言家門前駐足徘徊了很久,直至天色見晚,未見有人回來,辰羽才敲開左右鄰居的門詢問言家人的去向。
可能是那位言嬸為人并不好相處,因此言家和鄰居關系也比較生疏,其鄰居隻以外地人稱呼言家的人,隻聽左鄰說不知道他家的情況;右鄰說好像外出有些日子了,商人之家,多半是外出做買賣了,以前也有過類似的情況。
于是辰羽謝過了左右鄰居,隻以為姗姗是跟着言家外出做買賣了,擡頭看着漸暗的天空,對應着辰羽此刻的失望而灰暗的心情!
來的時候有多滿懷期待,離開時就有多灰心喪氣,總之心情是一落千丈!
在回程的路上,辰羽滿腦子想的事都和姗姗有關,早已失去了少帥從容而睿智的樣子,
心中則對言家嬸嬸主動接回姗姗又有了新的看法。
一路上辰羽心裡犯嘀咕,心想:你家做生意,竟讓我未過門的媳婦給你家做苦工,簡直豈有此理!姗姗的手最多隻能繡繡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