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侯領着兩孩子來到正殿,寺院正殿門前有知客上來相迎,李侯則表示特來拜訪主持,知客見李侯儀容尊貴而顯威嚴,不敢怠慢,于是讓李侯稍作等待,便去請主持。
辰羽和燕儀是生平第一次來寺廟,便難免被小孩子的好奇心所支配。
隻見小燕儀用手中的棍子指着巨大的佛像嚷嚷道:“這個人好大呀……他耳朵怎麼這麼長……”
李侯見狀,立馬奪了燕儀的棍子仍在地上,喝斥道:“不許用棍子亂指!即使用手指指人,也是失禮冒犯之舉,可明白?”
小燕儀聽罷立馬用力點了點頭表示知錯了。而此時小辰羽則環顧四周,仰望着這諸佛金剛,有面善的,有面惡的,不免生了敬畏之心!
不一會兒,住持方丈緩緩前來,見到來人是李侯,便作僧禮道:“李将軍别來無恙,老衲記得當年你與那位何将軍在此處收編難民,結義金蘭的事,不知何将軍現今可好?”
辰羽聽到方丈提到‘何将軍’,頓時便覺察到這個何将軍就是自己的父親。
“有勞主持挂念,我義兄如今已謝世……”
“阿彌陀佛!老衲不勝悲戚!與佛有緣之人可登極樂!”
“赫明于佛法有諸多不解之處,今日前來,是想單獨請教方丈來着,還請方丈大師指點一二。”李侯拱手謙卑道。
“佛渡有緣人,這有緣人便是自願上船之人!老衲準備了清茶,請李将軍裡邊請,”住持方丈謙恭道,“也請兩位小公子随我來。”
“不如就讓他倆在這裡先待着,”李侯無奈笑道,“我怕孽子在外面不聽話亂跑,才領進來的,還請殿中師傅幫忙照看一下!”
于是李侯随住持方丈進了内屋,這李侯一走,小燕儀就變得活躍多動起來,這時有一和尚在佛像面前打坐敲木魚,便引起了小燕儀的好奇心。
隻見小燕儀圍着這位打坐敲木魚的師傅觀察了兩圈,便忍不住發問道:“你在做什麼?”
和尚不與理會,繼續敲木魚,小燕儀則又繼續追問道:“你們寺院裡是不是有隻驢子,會踢人,它在哪裡?”
曆來出家人最忌諱旁人叫‘秃驢’二字,總之是談驢色變,因此這個和尚聽到小燕儀提到驢子,不禁眉頭一緊,此刻參禅的心境已然被身旁的小孩打亂。
和尚依舊繼續敲木魚,強行穩住心境,因為出家人要戒嗔!況且,他隻是個孩子!如之奈何!
小燕儀見和尚不理自己,便偷偷對辰羽講:“他耳朵聽不見,真可憐!”
和尚聞言自是無可奈何,心想:幹脆就裝個聾子,這小潑猴就不會再繼續打攪自己了。
可這小孩有樣學樣的本領是娘胎裡帶的,隻見小燕儀撿起旁邊地上的木槌,學着和尚的樣子盤膝而坐,也一本正經的敲起了木魚。
辰羽在旁邊看到燕儀這般作态模樣,便忍俊不禁的笑了起來,隻聽這小燕儀敲木魚毫無章法,時而快、時而慢、時而重、時而輕。最後幹脆敲的越來越重,心想:我敲的比你響。
這小孩隻知道好玩,旁邊和尚敲出的聲音斷然不會影響到他的興緻,可他敲出的聲音卻實實在在的影響到了人家,直到旁邊的和尚不堪其擾,便停了下來。
隻見和尚看了看小燕儀,隻能一臉無奈的直搖頭,不想這修行路上竟遇到隻潑猴。
就在這時李侯和住持方丈來到正廳,見是燕儀在敲木魚,住持方丈笑而不語,李侯無奈歎了口氣,便上前一把将燕儀拎起,喝斥道:“胡鬧!跟我回去。”
小燕儀被李侯這麼一拎一喝,立刻又變乖了起來,住持方丈則誇贊燕儀福慧機巧。
李侯與住持方丈相互道别,回到馬車停放處,此時小燕芸還在眼巴巴的等着父親來接自己,不想竟等了這麼久,于是鼓着嘴巴生氣道“爹爹騙人”,說罷雙手緊抱生起氣來。
李侯見狀不知道如何再哄騙,于是抱起燕芸笑着哄道:“這裡面不好玩,一回兒爹給你買好吃的去,告訴爹想要什麼?爹都給你買!”
“我想要一個彩色的泥塑。”小燕芸瞪大眼睛期盼道,完全忘了自己剛剛還在生氣。
“我也想要……”燕儀興奮道。
“滾蛋!沒你份,爹隻給燕芸一個人買。”李侯無情的打斷兒子的話,繼續哄女兒。
小燕芸聽罷便露出一臉幸福開心的表情,心想爹爹最喜歡我了。其實真要到買泥塑時,李侯便又會講“爹是看在燕芸的面子上,才給你們倆買的”。
上車時,李侯見辰羽自從涼覺寺出來後,就顯得若有所思,便問道:“辰羽,在想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