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村裡有戶姓何的人家?”李侯問話顯得有些急切知道答案的樣子。
“村西第四家便是,我帶你們去吧,謝謝你們給我酥餅吃”。
李侯欣然同意,便邀小孩甲一同上馬車,言語間對這個鄉野小孩極具好感。
于是小孩甲吩咐小孩乙道:“你把我這籃野菜遞給我娘,我把飛镖給你玩會兒。”
“我幫你把酥餅也一起遞給你娘吧!”小孩乙眼巴巴的望着小孩甲手中的酥餅建議道。
“想的美,你會偷吃!”小孩甲說罷取出一塊酥餅給小孩乙,“隻給你一個,多了沒有!”
……
李侯駕着馬車去往村西,三個小孩坐在馬車中,小燕儀一直扒在車窗,對窗外的事物表示好奇,不斷的問東問西;小燕芸則看着小孩甲入神,覺比哥哥燕儀更像個哥哥;小孩甲則一心研究這馬車的内部構造,畢竟沒見過這麼精緻的馬車。
終于到了那戶人家,李侯獨自前去,可李侯剛見到人就知道自己找錯了人,于是便問村中是否還有其他何姓人家,對方搖搖頭,說村中人口一直在流動,新戶與舊戶東西不相識也是常有的。
此時李侯心中萬分失望和自責,同時又擔心起母子二人的命運,畢竟是個女人帶個孩子,恨自己沒能早點過來。
于是李侯再問村裡是否還有孤兒寡母的人家,則被告知,戰亂時多有夫君出征人不還的,孤兒寡母難生計的,前後村比比皆是,李侯聽罷又不禁歎息!
李侯不死心,又問孤兒寡母人家中,可有母親姓王的人家,則被告知王姓是大姓,姓王的寡婦很多,像這樣的人家本村就有七八戶。
于是李侯抱着一絲希望從村西向東一家家探問,馬車每經過一處人家,便給住在這裡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村民一眼便知李侯是大貴人,卻不知眼前之人乃是梁照威名赫赫的鎮西大将軍。
自西向東,越是到村尾,李侯越是感到失望,希望的火苗已然微乎其微!于是李侯想着去附近村上再打聽打聽,此時小孩甲已近家門,便要下車回家。
李侯失望之餘,不忘和善的抱小孩下車,并向小孩道謝!小孩依舊回謝贈餅之事,李侯則十分欣慰,不想這鄉野小孩竟也如此識禮,心中十分喜愛!
“娘,我回來了!”小孩跑進家門呼喚道。
“雉兒,你怎如此貪玩!”隻見一婦人手中端着簸箕探出身來訓誡道。
這李侯剛要驅車離去,忽然聽到這久遠而又熟悉的聲音,于是慌忙下車,隻見婦人也好奇的看着馬車,待李侯躍下車來,兩人照面對視,頓時心生波瀾!李侯掩不住激動,深切呼喚道:“嫂嫂!”
“是二叔!”婦人目瞪口呆道,不慎掉落手中的簸箕,此時咋驚而喜,喜極而悲!
李侯則激動的笑出聲來,婦人緩過神來連忙邀請李侯進屋坐,并吩咐兒子:“快叫叔父!叫姨父也行!”
小孩一時沒反應過來,小腦瓜子還在超荷運轉,心想:我姓‘何’嗎?我怎麼不知道?娘為什麼不告訴我?
待小孩反應過來,眼巴巴的仰視着李侯,思考猶豫了一下,便叫了一聲:“叔姨父!”
李侯聽罷仰頭哈哈大笑,激動的抱起小孩,高高的舉起,興奮道:“好個叔姨父!叫的好!這就是我大哥的孩子!”
此刻小燕儀和小燕芸兩隻小腦袋擠在車窗口,不明就裡的望着這一幕,兩頭霧水,不知其中緣故,甚至還不知道父親此番出行的目的,隻單純的以為父親是帶自己出來玩耍的。
“你們兩個,快下來!叫三姨!”李侯開心的使喚車上的一雙兒女道。
“三姨好!”小燕儀和小燕芸扒在窗口幾乎同時呼喊道,喊完便先後爬下馬車來。
“好好好!都這麼大了,還生了個漂亮閨女,我都不知道!”婦人說罷便紅了眼圈,“我堂姐還好嗎?”
“她很好,在家服侍老太太呢,你姐在家一直惦記着你們娘兒倆,這次便是接你們回京城,好相互有個照應”。
“快進屋坐,我給你們倒水。”婦人顯得有點傷感和激動,畢竟這個年代,故人音訊抵萬金啊!
李侯與婦人既算是叔叔和嫂嫂的關系,又算是姨夫和小姨子的關系,瓜田李下,未免閑話,于是婦人大敞寒舍院門和廳門,将李侯這位叔叔請于廳堂之上。
婦人對小燕儀和小燕芸也是十分的熱情,心中十分喜愛,很想抱抱李家這一雙兒女,但又覺得自己是個村婦,一身糟蹋穿着,怕弄髒了孩子,因而婦人顯得有些欲親還疏,不知所措,但歡喜之情盡顯臉上!
李侯攜着三小孩剛邁入婦人簡陋的屋子,小燕儀便迫不及待的拉着雉兒問有沒有好玩的東西,于是雉兒就将小燕儀和小燕芸帶進屋裡頭,毫無保留的翻出自己平時收藏和制作的小玩意。
小燕芸喜愛精緻漂亮的石頭,雉兒便相贈;燕儀則看上了彈弓,便小聲道:“這個不能給爹看見,要把它藏好!”
燕芸則貼着耳朵小聲告訴雉兒:“他用彈弓打了嬸嬸屁股,彈弓被爹爹扔了,還被爹爹揍了。”
其實雉兒也有些舍不得自己收藏的小玩意兒,但是小燕儀和小燕芸兄妹倆實在太主動了!完全不把自己當外人!雉兒心想自己又比他倆大,總不能跟弟弟妹妹計較吧!于是隻能由着他倆像土匪一樣搜刮自己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