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佛前祈 > 第49章 沈府

第49章 沈府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隻腳擡進望舒院的沈至行聞言險些被絆倒,動靜頗大,惹得在屋檐下說話的阿願和沈栀意齊齊看過去。

沈栀意挑眉,“哥,你不是在前院嗎?來我的望舒院做什麼?”

沈至行拎着一個食盒,望了一眼阿願便低眉收回目光,心道:瘦了,是冬日到了,又不好好吃飯了嗎?

“聽母親說你病了,拿了些你喜歡的吃食來。”

他站定在離屋檐幾丈的位置,守着禮數沒上去,立即有丫鬟接過食盒,再看向阿願時,阿願微微福身朝他行了一禮,算是打招呼。

沈至行颔首,眼中藏光,嘴角是笑,“多謝你來看知知,她整日鬧着要去尋你,若是她給你添了麻煩,便告訴我,我來教訓她。”

沈栀意聽了,不服氣道:“哥,我明明很乖。”

阿願笑着看着沈栀意,點頭道:“對,郡主很乖,沈軍師言重了。”

回華京後,這是沈至行第一次見阿願,便是這麼遠遠地說上兩句話,他也覺得欣喜,可惜不能多待。

前院是給他辦的接風宴,他作為主角,不能長時間離席。

阿願足足在沈府陪了沈栀意一日,幸虧澄娘和年年也來了,不然讓阿願陪着這位小祖宗上蹿下跳一天,以阿願的身子骨是絕對受不了的,沈栀意見她累了,便安排了暖閣讓她歇息。

等到阿願一覺醒來,已至傍晚,望舒院已經沒了三人的身影,再問守在暖閣外的丫鬟才知道三人去了沈府的藏書閣,說是小郡主突然想起自己的功課還沒做完,明日上學先生還要考究,哭唧唧地去藏書閣補功課了。

沈家是書香世家,最重典籍,府中專門修建了藏書閣,好多宮中都沒有的孤本都能在此處尋得。

阿願趕到藏書閣時,就見沈栀意坐在二樓的書案前撒潑,高嬷嬷等人都哄着人,澄娘和年年則是一言難盡地瞧着沈栀意,年年還朝沈栀意做了一個羞羞的動作,被年年數落讓沈栀意鬧騰得更厲害了。

“怎麼了?”

阿願溫軟的聲音傳來,鬧騰的沈栀意立即兩眼發光地看向樓梯口,一見阿願就撲了上去,半哭唧唧半撒嬌道:“阿願,先生留的功課太難了,我想去找哥哥幫我做,但她們都不讓。”

被控訴的高嬷嬷等人滿臉無奈,小郡主的功課就沒幾次是自己做的,之前被沈夫人發現,好生訓斥了她們一頓。

做奴才的滿是難處,卻不能說。

阿願看了一眼高嬷嬷等人的表情就大概猜到了□□,她任由沈栀意抱着,溫柔地拍着背,“留什麼功課?若是難,我陪你一起做,慢慢來就是,不能一遇到難處總想着找人求助,知知也是要長大的。”

沈栀意噘着嘴,擡頭看向阿願,“你怎麼和娘親說話一樣?”

“好了,”阿願笑了笑,牽起沈栀意的手走到書案邊,“先做功課,跟我講講。”

阿願的聲音溫溫柔柔的,讓沈栀意心中煩躁消減了不少,乖乖地坐在書案邊,拿起幾張寫的密密麻麻的紙遞給阿願看,接着開始抱怨先生的過分。

“先生平時讓我們注經釋文就已經很過分了,我們又不是文學大家,哪裡做得來?這次的功課更是離譜,說是三殿下向陛下上呈了一份名為‘舉恩考’的奏折,字字珠玑,通篇奇文,陛下聖心大悅,讓廣為抄錄給天下讀書人看。先生也抄錄了一份給我們看,讓我們評論這份‘舉恩考’的利弊……”

“……就離譜,陛下都聖心大悅了,誰敢說弊,所以之前整個學堂都寫了利處,無人言弊,先生生氣了,罰我們重寫。”

阿願邊聽着小郡主的抱怨,邊看一目十行地看着這份“舉恩科”。

一看便是出自帝昕之手,通篇簡明扼要,奇言妙如峰,直擊大周世卿世祿制的弊端,大周選官隻重家世,世家子的後代依舊會是世家子,官員的後代依舊會是官員,科舉中第的名額早已被世家包攬,寒門平民少有出路。

帝昕這篇“舉恩科”欲為寒門子弟在科舉中多争取一席之地,提出了“公平”二字,确實高瞻遠睹。

阿願看完後,笑道:“其實,知知的先生也許并不是真的想讓你們言明‘舉恩科’的弊端。”

沈栀意恹恹地爬在桌上,“我覺得‘舉恩科’本就沒有弊端,唯一的弊端也就是,三殿下為那些寒門子弟争取到了利益,所以世家利益肯定會折損。這一條弊端學堂上也有人說了,可先生還是不滿意。我倒是挺佩服三殿下的,肯冒天下之大不韪為那些寒門學子争取利益。”

阿願擡手輕敲了一下小郡主的額頭,“看人看事不能隻看表面,你聽過‘牢籠治世’嗎?”

沈栀意捂着額頭,滿臉迷茫道:“那是什麼?”

“帝王之術。”

沈栀意更懵了。

“知知的先生看到三殿下這篇‘舉恩科’該是十分生氣的。”

沈栀意眨了眨眼睛,回想了一下先生在學堂上談及“舉恩科”的表情,點頭道:“好像是挺生氣的。”

“三殿下雖然在‘舉恩科’中為寒門子弟争取了及第的名額,卻也為科舉定下了‘八股’這個牢籠框架,今後的科考内容隻有‘四書五經’。”

沈栀意不懂,“科考的範圍小了,這樣不好嗎?”

阿願一笑,溫聲解釋道:“知知,你知道天下有多少書籍嗎?古今聖賢的著作并不是隻有‘四書五經’,豐源道注《農經》,賈子怡寫《水利》,業思群釋《墨工》,這些先賢窮盡一生智慧寫下的著作,也許在一些讀書人眼中這類事農助工的書籍并不重要,可因為有了《農經》,百姓田耕少了彎路,因為有了《水利》,大周減輕了水患,因為有了《墨工》,無數奇巧手藝流于世間……”

“我再問你,帝王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什麼嗎?”

沈栀意一副聽懵了的樣子搖頭。

“是安定。三殿下提出‘舉恩科’,以‘八股’治世,讓天下的聰明人自願鑽進‘八股’的牢籠裡,為了科舉及第、封侯拜相,他們會花費畢生心血與時間鑽研‘四書五經’,一字一句地去研讀,白首窮經無外如是。如此,天下的讀書人就安定了,即使還有人想揭竿而起,不過是些草寇流民,空有蠻力,怎麼會不敗呢?”

“三殿下也許損害了世家的利益,但他維護住了大周的利益;他也許變相‘圈禁’了天下讀書人,但他也的的确确給了寒門子弟一條窄而險的青雲路。而知知的先生之所以會生氣,是因為如此光明正大的陽謀,有聰明的讀書人看穿了又如何?沒有讀書人不想入仕途、展抱負,想,便要入彀,長此以往,誰還會在乎讀書的真意?誰還會去讀《農經》等不入流的書?”

“這路究竟是寬了,還是窄了,功過利弊不好評說。唯有一點可言,這世上的路都是人自己走窄的。”

——這世上的路都是人自己走窄的。

樓梯口偏下的木階上,一襲輕紫錦袍的帝昕手持一本書靜立,他身後跟了不少世家子弟,本都是跟着帝昕來沈家藏書閣一覽樓中孤本的。

如今聽到這番言論,九成的世家子弟心裡都在打嘀咕,覺得這位說話的姑娘怕是要完了,這些話不是明晃晃地得罪三殿下嗎?

隻有少數幾個離得近的世家子弟看到了三殿下嘴角彎起的弧度,那模樣……像是很高興?

“阿願,你說的我好像有點明白了。”沈栀意臉上還帶着一絲迷糊,但望着阿願的眼神很清明。

阿願摸了摸她的頭,“懂了便好好寫功課。”

沈栀意點了點頭,眼中帶着崇拜,心道:阿願懂得可真多。

一旁的高嬷嬷聽了,亦是一臉驚訝地看着阿願,她想,老太師确實将阿願教得極好,心性、才識、胸襟、格局都是極好的,隻可惜……

高嬷嬷餘光瞥到樓梯口一抹紫色衣角,頓時上前,擋住了阿願和沈栀意,行禮道:“老奴拜見三殿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