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與宿敵成婚後 > 第18章 018

第18章 018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兩個時辰前。

巷陌間傳來遙遙木魚的敲打聲,身後的高樓燈火已經泯滅。

青年站在月下高樓,衣訣翩飛,他的容顔隐于月色朦胧,半明半暗之間,一念之差,神佛之别。

夜風飒飒,一隻鷹隼夜行于坊間,越過高牆,最終停息在謝循的肩上,幾梗捷羽展翅而抖下。謝循今夜的眸光中多摻雜了些憐憫,撫了撫雄鷹的鴉羽,順勢解下他爪子的信箋。

信上内容,與所想一緻:

三年前京師慘遭滅門的沈氏,還存有餘孤。沈氏之後現逃亡至北邙山,性命垂危,還請魏國公出手相救。

觀信之後,謝循眸色皎皎如霜色。

憶起三年那晚,汴京從未下過如此大的雨,典獄忽然接到民衆報案,說沈府夜半傳來凄絕哭喊。

等謝循匆忙趕到沈府之時,為時已晚。所望之處全是血色,屍痕遍野,一夜之間沈家上下百人慘遭滅口,就連婦孺及長者也未放過,都是被人一刀幹脆利落地抹了脖子,死狀凄慘。

殺手不僅手段毒辣,還極有意識,離開之時還一把火揚了沈府,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迹。喧天的火光映亮了半邊天,典獄司使百人不停不休地打水滅火,從黑夜熬至天明,才将大火控制了下來。

此事怪哉,沈家之主,沈煜,是今朝的禦史大夫,為人謹小慎微,因為不求高升,所以從不涉及朝中的權力之争,一心撲在官職事務上,為百姓稱贊頌揚,可就是這樣的清官究竟得罪了誰,被人會别人屠戮滿門,不留活口...

這樣的屠殺,不似單純的複仇,在謝循看來更像是殺人滅口。

而如今,事情出現轉機,當年殺手竟然遺忘了一個漏網之魚,就是沈煜曾流厲江南間與一名花魁情投意合下生下的私生子。當時的沈老夫人覺得其母身份低微,所從營生更是見不得人的,若是進了門可就真是敗壞門楣了,故而狠心棒打鴛鴦。

所以,那位見不得光的私生子養在外面,但也故而因此,有幸逃過一劫。

但如今身份暴露,被殺手一路追殺,逃亡至北邙山。

謝循面無表情地将此信箋點燃,看着這噗噗直跳的燭火,一點點吞噬着指間的信箋,燃為灰燼,飄散在風中。

此時,一位黑影翻上高樓,跪在他的身後,颔首道:“對不起,主君,袁黎回來晚了,沒有在亥時之前回到典獄,壞了約定。袁黎這就是面壁思過,并自領戒尺十下,此後再也不敢了。”

此時的沉默,更似無聲的壓迫,有些讓袁黎感覺後怕。雖然謝循從不外顯情緒,亦很少動怒,可他仍然是袁黎在這世間最怕之人,主君能不動聲色地就看穿他所有的心思,而且好似這世間萬事,就沒有主君不知道的。

扇柄有節律地敲在膝上,謝循淡淡發問:“是什麼人讓你忘了規矩,莫不是剛從姜娘子那回來?”

“沒。”袁黎下意識地想要狡辯,不想讓謝循察覺他與姜時願之間的交易,但以後轉念想到每次在主君面前說慌皆會被毫無保留地看穿,遂改口道:“是的...她說要用九轉還魂草幫我捏這世間最獨一無二的草兔。”

謝循推測道:“她幫你捏草兔的所求是什麼,是求你幫她入鬼市,脫賤籍?”

“不不不。”袁黎趕緊搖手,面色一紅,大放厥詞:“姜時願愛戀主君,是男女之間的那種喜歡,接近我,讨好我,就是為了探聽主君的喜好。這是我推測的,當然她也默認了。”

話音甫落,袁黎便聽見謝循的笑聲。

謝循忍不住扶額笑道,這笑聲剛開始是舒朗,再後漸漸裹上陰郁,化為淡淡的譏笑。

謝循精算一世,可總在姜時願上屢屢失錯。

他沒料到,姜時願此時竟然出現在鬼市。而且,為擺脫賤籍,她現在又恰好在白無常的閻羅店鋪中。他本意不想讓這未知的變數參與其中,可他和姜時願兩個本不該相交的線,總是被神佛戲弄,冥冥之間,為他們引線。

陰差陽錯間,姜時願竟然成了他的命定之數。

謝循翻轉着折扇,骨扇如魚兒般灑脫流竄在他白皙的指尖,行雲流水,教袁黎看得眼珠子轉個不停。

良久之後,謝循轉過身,望向袁黎。

面對着袁黎錯愕的目光,他笑了笑:“袁黎,我離開的這段時間,一定好生照顧自己。”

袁黎還未回過神來:“主君,要去哪裡?”

謝循聲音很淡:“出趟遠門,歸期未定。”

亥正時分,姜時願也從鬼市離開,起身前往北邙山。

白無常似鬼非人的嗓音已然回蕩在她的耳邊:“姜姑娘,你可想好了,這單生意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雇主希望你去北邙山上的觀音廟中走一趟。”

他摩挲着刻有‘沈氏餘孤’的木牌,笑容愈發陰險:

“躲在觀音廟中的這位小兄弟估計還不知道今晚陽壽要到頭了吧,三位頂級的殺手要來索他的命呀,這陣仗太吓人。”

“殺手負責殺人,而咱們撿屍人的任則是收屍。所以,姜姑娘你的任務就是前往觀音廟,埋了沈氏後人的屍骨,順便帶回他身上的信物。聽懂了嗎?”

白無常話末那股詭異的微笑如黑雲始終壓抑在姜時願的心頭。

暮色四合,月光不知何時被遊動的黑雲遮蔽。

處于山腳下的姜時願擡頭仰望這黑鴉的北邙山,連綿山峰宛如接天的黑影,光影與陰翳互相争鋒,唯有山頂上有一些零星的紅影,像是殿宇下亮起的紅燈籠。

這燈籠亮起的地方,應該是北邙山上的觀音廟,聽京郊百姓傳言,曾經這觀音廟上的香火極為靈驗,來往香客數不勝數,可自從汴京城中興建了興善寺後,許多香客舍遠求近,全部改而拜起來了興善寺,所以這觀音寺便日漸荒廢了。

姜時願望向山頂的觀音廟,心中不免唏噓。

于此同時。

觀音廟中。

窗棂外透出的一絲月華打在蒙塵的觀音像上,映出如玉光澤般的冷光,觀音像立于月華與陰暗之中,垂眼看向跪在蒲墊上的信衆,面露憐憫。

這位信徒年紀不大,一身素雅羅衣,墨發以竹簪豎起,雙手捧着三柱香,虔誠跪拜。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