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挑挑揀揀的,到現在都還沒找到合适的夫子。
一想到自家兒子的天賦,要是被自己給拖累了,他真是愧疚。
江祈安很早就展現了自己愛讀書,并且過目不忘的天賦,就為了能早日讀書識字。畢竟隻有讀書才能改換門庭,自家才不會這麼容易被欺負。
原本江家也很驚奇于江祈安的天賦,再加上顧家神童之名的傳出,江老太爺為防樹大招風,便下令不準把江祈安的事情給說出去。
以至于外面的人并不知道江家也出了個小神童。
江祈安正在江老太爺那裡背書,不過是一些兒童的啟蒙書而已,對于上輩子的考公人來說,背誦是很簡單的事情。
加上這個世界的文字并不難,就是上輩子的繁體字,所以,除了個别的字不認識,大部分他還是認得的,學習起來就更簡單了。
當然,江祈安也深知,自己這點水平要想科舉,是完全不夠的,每個時代的考試制度都不一樣,答題的方式自然也不一樣。
尤其是在古代這種地方,選拔人才的條件更是苛刻,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都不一定能過得去。
更何況,人家雖然隻考那幾本書,可早就被考出花樣來了,哪裡是江祈安這種還沒有接受過這個時代培訓的小菜雞可以考過的。
隻是,江祈安也知道自家的條件,想要找一個好的老師真的很難。
雖然說朝廷準許了商戶的科舉,但是大家對商戶的鄙夷可不是這麼容易改變的,真正有本事又願意教商戶子的老師真的很少。
想到這,江祈安又是一陣唏噓。
“……謂語助者,焉哉乎也。”【1】
“祖父,我背完了!”
江老太爺欣慰的點點頭,“祈安真是聰明,那祈安可都理解了?”
看着自家聰敏的孫子,江老太爺心裡也是愁,好不容易有個讀書的苗子,他實在是擔心給砸手裡了。
……
要不怎麼說船到橋頭自然直呢,這天,江祖望照例去自家鋪子裡巡視,自前年縣令給江家洗清冤屈之後,江家的生意再上一個高度。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雖然江家被唾罵了一陣子,但也讓更多人知道了江家鋪子的存在,後來事實證明是他們罵錯人了。
于是,大家要置辦些什麼東西時,總會想到去江家的鋪子去買。
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要知道,有人已經為此摔碎了幾套茶具。
江祖望如今也算是春風得意,自家鋪子的生意好,兒子又聰明,唯一苦惱的就是要給兒子找個好夫子,聽說他的死對頭給兒子找的進士當夫子,也不知道是從哪裡騙過來的。
正煩惱着呢,恰好讓他聽到了一個好消息。
“老爺,小的說的句句屬實,這還是我那在碼頭幹活的嶽家表兄的兒子的鄰居告訴我的。”
江祖望被繞的頭暈,“行了掌櫃的,這個月給你加月錢。”
得了主家的贊賞,掌櫃的笑得牙不見眼,高興得找不着北。他在江家的鋪子幹了大半輩子了,也不差這點月錢,他真正高興的是能幫到主家。
聽說江家小公子要找一個好夫子,他昨日才聽到消息,有位從京城來的官老爺在姚城外的小院子裡定居,就趕緊來告訴主家了。
江祖望也是激動不已,這叫什麼柳暗花明又一村得來全不費工夫什麼的,他簡直太開心了!
京城來的官老爺,就算是告老還鄉了,那也是頂好的夫子了。
不行,得趕緊回去跟老爺子商量商量,一定要請這位進士老爺給祈安當夫子!
想到這裡,江祖望撒丫子往家跑,不知道的還以為後面有狗要咬他。
江老太爺得了消息,剛開始确實是十分激動,但過了一會兒又擔憂了起來。
“這,咱們也不知道這位大人收不收弟子。”
江老太爺還沒說的是,這位緻仕的老大人,曾經的官位可比縣令的官位還要大的,可不是他們這樣的人家請得起的。
江祖望此時正激動着,并沒有想到這一點,他一心想要給兒子找一個好的夫子,最好把老對頭的兒子給比下去。
江老太爺看着喜怒皆形于色的兒子,又是心裡歎息,他聰明一世,還好還有個聰明的孫子。
“爹,那我明日便去那位大人的住處拜訪?”
江老太爺沉吟了一會兒,“你先叫個小厮去送點禮,不要送什麼金銀之類的俗物,送些讀書人愛的物件,看看人家願不願意你上門。”
江老太爺也是見過一些大世面的,知道那些講究人家輕易不見客。所以,還是得提前打聲招呼才行,若是讓江祖望就這麼上門,隻怕會得罪人家。
江祖望本想說不用這麼麻煩,但想着自家老爺子的精明,還是決定聽話照做,他兒子的前途可就指着這位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