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女仵作洗冤錄 > 第2章 芙蓉面(二)

第2章 芙蓉面(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江姑娘,你這箱子都裝了些什麼啊,這麼重!”帶江瑟瑟去廂房的衙役自告奮勇要幫江瑟瑟搬箱子,江瑟瑟推辭不過便将箱子交給了衙役。

沒想到,衙役在接過箱子的那一瞬間,差點兒被閃斷了腰。

衙役隻知道姑娘家出門一般帶的都是些胭脂水粉等東西,卻怎麼也想不通那樣小的瓶瓶罐罐竟這般重。

江瑟瑟難為情地笑了笑,伸手道:“要不還是我來拿吧?”

衙役倔強地轉過身,維持着他僅剩不多的尊嚴與驕傲,逞強道:“沒事兒,我拿得起!”

為了證明自己拿這箱子輕而易舉,衙役加快了步伐在前面帶路,隻是跟在後面的江瑟瑟沒有機會瞧見他那張累得已經扭曲了的臉。

終于到了廂房門口,衙役不便進屋,便對江瑟瑟道:“江姑娘,這間便是你的屋子了。”

江瑟瑟揚起一抹和善的笑,道了句“多謝”後,順手從衙役手裡接過箱子提進了屋。

就這一動作,差點兒驚掉了衙役的下巴。心想這姑娘力氣這麼大?

江瑟瑟回頭瞧見衙役滑稽的神情,解釋道:“經常拿,習慣了。”

衙役幹笑了幾聲,窘迫地離開了。

西京比朗州要冷得多,就從外面進來這短短一程路,朔風已經刮得江瑟瑟骨頭都疼了。她趕緊從随身行囊裡找了件短襖穿上,又在屋裡等了許久,也不見有人過來招呼她。

無奈歎息一聲後,江瑟瑟又出了京兆府,沿着來時的路找到了那家包子鋪。

攤主看到江瑟瑟的那一瞬間都驚了一下,雙手停滞在半空,用近乎焦灼的語氣對她道:“姑娘,你怎麼一個人出來了?”

江瑟瑟張望着四周,不僅僅是攤主,就連路過的行人也頻頻朝她投來異樣的目光,沒多久,包子鋪外便圍了一群人,紛紛指着江瑟瑟議論道:“這姑娘膽子也太大了,這時候了還敢一個人出來。”

“長這麼漂亮,若是被那魔頭看見了,可怎麼着啊。”

“總有不信邪的人,瞧着吧,有她後悔的。”

“趕緊回家吧,别出來了!”

江瑟瑟未理會那些流言,徑自在包子鋪裡坐下,還要了一籠包子。

“姑娘是外地來的吧?”攤主聽出了江瑟瑟的南方口音。

江瑟瑟點頭,攤主又道:“這就不奇怪了。”說完,将一籠包子放在了江瑟瑟面前,還附贈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骨頭湯。

“怎麼了?”江瑟瑟拿起包子就啃,她确實餓壞了。

攤主警惕地朝四周看了一眼,然後俯身對江瑟瑟道:“姑娘你從外地來,自是不知道我們這兒最近發生的事。”

“哦?可我見城中并無異樣,究竟發生了何事,還請攤主細說。”江瑟瑟道。

攤主見她一女子孤身在此,心生同情,更不忍其受到傷害,于是将來買包子的人打發了,“姑娘難道沒發現城中幾乎沒有妙齡女子的身影嗎?”

江瑟瑟朝長街前後掃了一眼,“确實。”

攤主于江瑟瑟旁邊坐下,細述道:“我大梁自建國至今,也算是民風開放,平日裡對女子抛頭露面也不甚約束。姑娘若是早幾月來,便會看見許多與你年齡相仿的姑娘們出來遊玩,但就在五個月前,京中突然發生了離奇失蹤案,起初大家都不甚在意,隻以為是被山匪劫持了,可後來失蹤的女子越來越多,大家這才覺察出了異樣,直至三月前,有人在城外發現了失蹤女子的屍體——”

攤主沒有親眼見過女子屍體,他隻是複述着别人不知從哪裡聽來的話,可盡管這樣,他再說起這些時,身上依舊是冷汗涔涔,汗毛直立。

他邊說邊觀察着江瑟瑟的神色,若是尋常女子聽了這些話,早就吓得大驚失色,可眼前這女子卻不然,她像是在聽故事似的聽得津津有味,同時還不忘将碗裡的湯喝了個精光。

“您知道那些女子是怎麼死的嗎?”江瑟瑟放下碗擡起頭。

“被砍死的!”攤主身體顫了顫,“聽說找到的時候,都被砍成了碎塊。”

“這樣的嗎?”江瑟瑟夾起桌上啃完的骨頭問攤主。

攤主見之色變,坐也坐不住了,回話時聲音都是顫抖的,“你這丫頭,怎地這般,這般——”

江瑟瑟沒料到攤主如此膽小,為免再吓着他,于是轉了個話題,“能再給我盛碗湯嗎?”

“年輕人啊!”攤主不知道江瑟瑟是真的不害怕,隻當她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他接過碗,想再去鍋裡盛湯時,湯勺攪了幾下,砍成塊的豬棒骨便浮了起來,他腦子裡突然就閃現出那些碎屍的畫面,吓得他啪地丢下了勺子。

“怎麼了?”江瑟瑟關切地詢問。

攤主趕忙将鍋蓋上,轉身對江瑟瑟道:“沒有了,不賣了。”

江瑟瑟一臉茫然,又聽攤主對自己道:“姑娘,聽我一句勸,早些回家,再找幾個壯漢守在屋外,免得被那魔頭給擄去了。”

“多謝攤主,我會謹記在心的。”江瑟瑟從腰間掏出銅錢放在桌上後,又在行人異樣的目光中離去了。

江瑟瑟沒有急着回京兆府,而是在城中逛了幾圈。

即便兇殺案頻發,可偌大的西京城依舊熱鬧繁華。城中并非完全沒有女子身影,隻不過出來的多是年齡偏長。

江瑟瑟行至一酒樓下,望着門匾上書的“聚賢”二字沉吟片刻後,輕提着裙擺走了進去。

聚賢樓早年間籍籍無名,因為便宜常年住滿了從天南地北入京赴考的學子,直至五年前,一名來自淮南和州的舉子中了狀元,後因其才華橫溢深得天子賞識而官拜太子少師,聚賢樓也因此一戰成名,成為西京酒樓之最。

如今,聚賢樓雖不可同日而語,但舉子們為了沾上些好運,那是削尖了腦袋往酒樓擠,哪怕負債累累也在所不惜。

酒樓裡一向很少有生面孔,今日突然來了一位,還是位姑娘,衆學子皆是一驚,紛紛從樓下探頭往下看。

交談争論聲戛然而止,江瑟瑟深吸一口氣,繼續朝樓上行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