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曦和謝墨白認真核查明光的資産。另一邊,謝家已經緊鑼密鼓地跟董事會進行溝通。首先敲定的,就是謝墨白接任ceo的事情。和謝董預想的情況相同,這件事情的阻力其實并不大。
橫向對比來看,周虞畢業回國,甫一進入天坤,就是擔任副總裁、集團二把手。和那時的周虞相比,謝墨白可是多了好幾年的商場曆練經驗。
孟家的孟祁也開始進入核心管理層。鄭家那邊,是鄭源的姐姐鄭漣在幫着父輩打理家族産業。
謝墨白将逐步接管國昌,對于國昌董事會的成員來說,不少人其實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的。何況現任ceo是謝董自己兼任,無論如何,這個職位反正都還在謝家手上。差别無非是父親管還是兒子管。
涉及更多博弈和平衡的方面,實際是換股。這才是涉及到股東、董事們的真金白銀的實在利益。
許多董事對此比較抵觸,他們更傾向于收購明光。
過去兩年,明光投資的平均年淨利潤是十六點幾億。單獨看淨利潤,這個業績,放在集團的一衆子公司中間也很不錯了。如再果考慮到明光投資的體量和它的利潤率,那這表現就很可觀了。
國昌旗下已經有了二十多個子公司。但是,誰會拒絕再增加一個賺錢快的呢?
但是,在此事上,謝董顧董夫婦表現出了非常強硬的态度。他們對明光也很看好的。這塊肉能自己獨享大頭,何必要拿出來與大家均分。
還有少數董事覺得,拿國昌的股份去和明光交換股份,十分不值。不過,随着明光的資産清查的一點點深入,這些董事也出現了不同想法。畢竟明光的回報率确實不錯,前景也是肉眼可見的。
國昌是很好,但明光也不差。國昌的投資回報率和營業率在各大集團中算是領先的。但是國昌有相當大比例的是重資産。這些重資産勝在根基穩固,可以帶來長期的利潤收入。
但是是在回報率方面,其實不能和輕資産比,這些才是真正賺錢的東西,而明光在這一方面表現的非常亮眼。
因此,也有一部分董事覺得,國昌和明光換股并不見得是吃虧。特别是有些股東,手中的股份并不足以在國昌集團的董事會内産生決定性影響,對參與集團管理的興趣也不大。
他們更看重分紅和收益率,其實不介意稀釋一部分國昌的股份,去換取明光的股份。畢竟換股之後,會帶來收益率的提高。
總之,明光的資産評估并不是一日兩日能完成的,董事會這裡的決定也不會立即做出。謝董和顧董有耐心地與各位董事進行溝通周旋。
當謝墨白看到鄭源來電,心裡預感沒有什麼好事。
因為這段時間,他實在心情郁郁,即将接手國昌帶來的壓力如影随形。
國昌派來對接的人是林曦,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很讓人壓抑。他甚至覺得最近發生什麼壞事,都不足為奇。
鄭源打電話的時候,謝墨白正在加班,而且心情并不好。
由于謝氏夫婦要求加快明光并入國昌集團的進度,謝墨白不得不跟所有項目組人員一起,周末加班。
沒有誰喜歡周末加班,謝墨白也不例外。何況,加班的目的,是為了促使一件自己并不期待的事情發生。
周六上午還好。和林曦一起推進工作,總算是愉快的。但是到了下午,由于國昌總部那邊有其他事情,需要林曦回集團處理。所以,國昌那邊負責和謝墨白彙報工作的,變成了投資部的一名中層人員。
當然憑良心說,能在國昌投資部做到中層,他的專業能力也毋庸置疑。但他在謝墨白面前,顯然十分緊張。
第二天,依然是這位投資部的員與謝墨白、明光方面進行對接。
謝墨白言行舉止并不見失禮,但是心情肉眼可見的不愉。他的這種不不快,更加劇了投資部人員的緊張。
謝墨白雖然公事公辦地對接工作,但心裡其實已經非常煩躁。和林曦一起工作的時候,林曦其實很能照顧到他的情緒。
林曦對謝墨白,一般是既客氣又不顯太過謙卑,高效還帶着一些熱情,兼具對上司的尊重、對合作方的友好以及對朋友的親切。
所以,他和林曦一起工,與其說是,在痛苦地面對工作,不如說是,在和朋友一起解決難題。就像下棋一樣,雖然同樣需要絞盡腦汁,但終究還是開心的。
但國昌投資部的這名人員,顯然做不到林曦那樣。而且他的緊張讓謝墨白覺得刺眼。
以國昌的實力,需要對一個合作方表現的這麼緊張嗎?讓他緊張的,不是明光的總裁,而是國昌董事長的兒子,是未來可能要進入國昌的、他的頂頭老闆。
這無疑又提醒了謝墨白,他即将進入國昌,進一步喪失為數不多的自由。
家族的責任、父母的約束和屈從于現實的無奈,讓他郁郁寡歡。
他甚至覺得鄭源找他,也不會有什麼好事情。謝墨白搖頭,為自己的幼稚好笑。然後接聽了電話,鄭源是喊他喝一起聚會喝酒的。
謝墨白猶豫了一下,決定還是要适當放松。于是答應說:“我上午加班,下午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