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鬧到半夜,李意清沒能第一時間看到《童蒙啟智錄》的詳編。
現在回想起來,隻覺得臨時想先秦情詩,并不比編纂蒙書簡單。
李意清穿戴好走出去,正好看見毓心将菜端上桌。
“殿下,”看到李意清,她自然地招呼她坐下,“剛好吃飯。”
李意清一想到昨夜自己大腦空空卻還是被哄着念詩的場景——雖然是自己先起的頭,但是看見元辭章一臉閑适的坐在對面,還是下意識地避開他,坐到了對面。
?
真是稀奇。
許三和茴香同時去打量自家主子,前幾日不還是如膠似漆,怎麼今天突然分開坐了。
茴香用眼神詢問許三:“你家公子又怎麼惹到我們殿下了。”
許三無辜聳肩:“我怎麼知道。”
兩人你來我往,被毓心的聲音打斷。
“你們還吃不吃飯?”
茴香撥弄着筷子,“吃吃吃,要事元堯臣在的話,就更好了。”
元堯臣的廚藝真沒誇大,山珍海味,北味南鮮,就沒用他處理不來的食材。
毓心道:“你既然現在看不上我燒的飯菜,不如以後早起去仁清堂吃飯。”
茴香立刻慫了:“好姐姐,我也就說一句,你做的飯菜最好吃了。”
兩人插科打诨,早飯時間很快過去。
李意清刻意忽視坐在對面的元辭章,幾次餘光瞄到他的視線望過來,都會特意低頭。
元辭章自知理虧,看着坐在躺椅上閉眼養神的李意清,輕聲道:“桌上還有兩本新出的話本,累了可以拿來解悶,寫給周太傅的信我順道送去驿站,這樣可以嗎?”
李意清睜開眼眸,見他目光溫和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可有可無地點了點頭。
“知道了。”
元辭章:“那我去府衙了。”
他說完,并不急着走,像是在等李意清說話。
李意清看他真有一副自己不說話,他就不當值的氣勢,開口道:“好啦,知道啦,你快去吧。”
元辭章輕輕在她眉心落下一個吻,前言不搭後語道:“嗯,聽你的,我早些回來。”
然後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李意清:“??”
她聽到茴香在旁邊偷笑的聲音。
不是,她什麼時候說要他早些回來了?
他自己在亂回些什麼啊。
茴香在旁邊看着李意清一張臉越來越紅,火上澆油模仿元辭章的話:“聽你的。”
李意清惱羞成怒将手邊的帕子扔了過去,卻擋不住茴香越發猖狂的笑聲。
眼不見心不煩,李意清管不住茴香大笑的嘴,隻能自己回到寝屋。
寝屋中,《童蒙啟智錄》被風吹開二三頁。
李意清一頁頁翻着,不知不覺,就入了迷。
裡面大部分内容都熟悉的很,不過順序被周太傅細心調整過,一些句式也被修正,古籍典故也标出了出處。
全書分為禮、志、信、家、國五卷,由淺入深,由此及彼,因為是給蒙童啟蒙所用,所用字句都是簡單明晰,很少有晦澀難懂的句子。
周太傅說,能用簡練的話講出深刻的道理,那麼那一句話,就不是淺薄的話。
李意清深以為然。
不知不覺看到午時,李意清伸手揉了揉發漲發酸的脖頸,伸了懶腰出門。
午飯已經準備好,毓心剛好幫隔壁院子的蘿蔔地修整一番,看到李意清的身影,道:“茴香拿着食盒去了仁清堂,準備打飯回來吃。”
說完,毓心有些喪氣,“我做的當真不好吃嗎?”
李意清矢口否認:“不,很好吃。”
她之前真心實意覺得毓心做飯一事頗有天賦。
毓心:“那為什麼?”
李意清:“或許,茴香隻是擔心你太辛苦了。”
毓心:“我快信了。”
李意清撲哧一聲笑出來,而後視線落在毓心的指尖上。
原先毓心的手嬌嫩白皙,但是這幾個月下來,她的手早就不比往日。
毓心注意到李意清的視線,将雙手伸出來仔細打量。
“還好,擦些膏脂就可以了。”毓心不以為意,“我先去看看茴香到哪裡了。”
李意清“嗯”了一聲。
少頃,茴香拎着食盒和毓心一道回來。
“殿下,今天生意和昨天一樣爆滿,你知道嗎,堂裡面都有不少人在讨論《童蒙啟智錄》,周太傅人盡皆知,有不少人好奇這漱塵是誰。”茴香一放下食盒,就忍不住開始說,“殿下你猜猜看,他們是怎麼說的?”
李意清:“太子哥哥?”
太子李序澤的字是順成帝親自取的,字宸翰,不過至今尚未對外公開。
不過周太傅緻仕前曾任太子太傅,光是靠着這一點,就有不少人會這般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