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歲歲今朝 > 第74章 汪青野

第74章 汪青野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元詠賦看清來人,鼻子裡發出一聲哼:“怎麼是你。”

來人名叫汪青野,是江甯書院乙班的一個學生。

元詠賦初來江甯書院,和書院中的人不熟,是汪青野主動上前搭話。元詠賦本來心懷感動,後來誰知汪青野隻是為了讓他牽線搭橋,真正目的是見到元辭章。

元詠賦想護犢子一樣将元辭章和李意清緊緊攔住身後,語氣警告道:“你離我兄嫂遠一些。”

汪青野置若罔聞,恭恭敬敬地朝元辭章行禮作揖,“學生江甯書院汪青野,離弱冠還有兩年,家住上元縣落花村,現在江甯書院乙班念書。仰慕元先生已久,貿然上前,還請先生不要責怪。”

元辭章見他禮數周全,回了半禮,道:“我祖籍江甯,于京城長大,不知和閣下何處相識?”

汪青野聞言瘋狂擺手,“哪裡哪裡,元先生客氣了,小子曾經讀過元先生所寫的《興工論要》、《精工簡要》和《鹽鐵水經,興邦之基,固倫之要》,頗受啟迪。”

他說的誠懇真摯,立刻背出一段:

“夫水利者,國之大務也,關乎黎民之福祉,社稷之安定。于六部之中,工部司營造之職,水利建設尤為其所系。水利者,農之本也,國之基也。古人雲:’水利興則農事興,農事興則邦國甯。’水利之建設,非僅關乎農田之灌溉,更涉及防洪排澇、水運交通之要。于農業之社會,水利乃農業之命脈,關乎國家糧倉之充實,百姓生計之維系。”

李意清微微有些詫異,她在元辭章的書房确實讀到過這一段。

元詠賦有些瞠目結舌:“你的墨貼考從沒上過乙等,怎麼可能背得下這許多字?”

汪青野神色不變,坦坦蕩蕩道:“那些個墨貼對詩,隻消翻書查找就能看到,我不愛看那些虛的,滿朝文武也并不缺我一個會寫漂亮話的官員。然,六部輕工,工乃國之重器,若無水利亨通,則無良田萬頃,運輸合宜,一旦山河有恙抑或天降災厄,則受制于運輸,再次,若是糧食有缺,更會影響邊關局勢。”

“元先生在《精工簡要》中提到,自古以來,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而糧草者,兵之所需,無糧則軍無以動,無草則馬無以行。兵法有雲:‘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糧草乃軍隊之根本,關乎士氣之高低,戰鬥力之強弱。若糧草不足,則士兵饑餓,士氣低落,戰鬥力銳減,戰争之勝敗,已可預見。”

元詠賦自問是元辭章的胞弟,都沒汪青野記得牢靠。

他暗自撇了撇嘴,小聲道:“可顯着你了。”

李意清伸手拍了他一下,他才悻悻吐了吐舌頭,不再多說。

元辭章道:“前幾年提筆所寫,多有稚嫩,勞你記得如此清晰。”

汪青野急急忙忙道:“先生這是哪裡話,明明就是鞭辟入裡,值得細讀的好文章……若是先生不嫌棄,學生願意拜先生為師長。”

元詠賦瞪大了眼睛,“這怎麼行,我兄長才虛長你三歲。況且你除了策論,詩賦和墨貼哪一樣拿得出手。”

汪青野道:“我既然想拜先生為師長,便不會執着于年歲差距。實不相瞞,于工部之道,我更偏向于營繕司,比如竹铳。”

元辭章聽到此處,視線在汪青野身上多停留了一分。

汪青野還欲開口解釋,就看見元詠賦神色不愉道:“午休時辰總共才那麼一點,若是隻聽你一人就着蠅頭小事嘀嘀咕咕,我兄嫂還要不要吃飯了?”

他這話說的直白,一點面子也沒給汪青野留。

汪青野猛然間回過神,頗有些局促地看着元辭章和李意清,“抱歉,我一時興奮……那在下便不打擾幾位用飯了。”

“哎!”

元詠賦雖然臉色不太好,但是還是喊住了他,“你現在趕去食堂,也隻剩下些剩菜剩飯,不如跟着我們一道去外面小用一些。”

汪青野聞言,眼睛亮了起來:“我可以嗎?”

三人之中,元詠賦和元辭章都聽李意清的,因此,元詠賦有些幹巴巴地轉過頭,對她道:

“他雖然懷着目的接近我,但是前期确實幫了我許多。”

李意清莞爾,手搭在元詠賦的肩上,輕聲道:“既然如此,便一道去吧。”

汪青野被這意外之喜砸蒙了腦袋,有些哆哆嗦嗦地看着李意清和元辭章,半響才重重地點頭。

東升樓離江甯書院不算遠,不過眼下正值飯點,東升樓前人來人往,各種菜肴的香氣交織在一起,直叫人垂涎欲滴。

元詠賦很沒出息地咽了一口口水,低聲道:“這就是東升樓啊,我還是第一次來,不過此刻這麼多人,我們能有空位嗎?”

他話音剛落,就看見一個獐頭鼠目的人走到近前。

正是多日不見的姚掌櫃。

“貴客今日怎麼有空……”姚掌櫃雙手交疊,一雙精明而細小的眼睛在元詠賦和汪青野身上打了個轉兒,道,“原來是小公子小考,姚某人在此預祝小公子品級上甲。”

元詠賦生在京城,對旁人的恭維處理起來的得心應手,他輕咳一聲,眼見李意清沒有出手幹涉的打算,開口道:“不知道眼下樓中可還有空缺?”

姚掌櫃道:“自然是有的,幾位客人,請。”

他一邊說着,一邊做出一個伸手邀請的動作。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