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歲歲今朝 > 第26章 太清觀

第26章 太清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李意清有些幽怨地看着元辭章。

元辭章被她盯着,微微不自在地咳了咳。

好在守門的侍衛腿腳快,沒一會兒,軍防領隊就趕到了。

領隊曾經在於光公主大婚的時候維持過皇宮到京城路段的治安,有幸站在雍和門外遠遠看過李意清一眼。他湊到馬車邊,還沒等裡面出聲,便主動道:“殿下,例行檢查,還請勿怪。”

李意清微微掀開簾子,道:“本殿要去太清觀,不知現在能否通行?”

領隊擡頭,看了一眼後迅速垂下頭,疊聲道:“自然可以自然可以。殿下請将此臨時路引收好,回來交給守城侍衛就能進來。”

一邊說着,他一邊呈上了一張紙。

李意清挑了挑眉,這領隊倒是考慮周全。

她接過臨時路引,笑道:“多謝,你想的很周到。”

領隊聞言,頗有些憨厚地摸了摸腦門,振臂一揮,高呼道:“放行!”

*

順利出城後,李意清才低頭看向手中的臨時路引。

臨時路引并非向普通平民百姓開放的憑證,而是士紳階級用來臨時證明自己身份以便于應急辦事的信證。

若是普通百姓丢失,則需要向當地府衙報備。通過裡正、鄉長、知縣一層一層向上審查,差不多半年才能辦理的下來。

當然,這還是太平年代才能發生的事情。

若是遇到戰亂,各地各戶征兵查戶籍,若是找不出路引,會被視為沒有戶籍,直接被拉去分配充軍。

李意清看了一眼後,将臨時路引遞給了元辭章。

“元辭章,你收着。”

元辭章接過,應了聲好。

*

靈峰山上,雪落新霁,柔光萬千。

層層疊疊的山路蜿蜒而上,沿邊系着大紅色的燈籠。出來覓食的鳥雀以此為停腳點,站在紅燈籠上看着一撮一撮上山的人,叽叽喳喳叫個不停。

山路石階堆砌而成,馬車并不得上。

到了地方後,元辭章先下了馬車,而後轉身扶着李意清下來。

山腳下,已經停了不少來太清觀燒香抑或賞梅的官宦馬車。

有一輛馬車最為特别,不同于普通的馬車的木頂,而是蓋了厚厚的一層茅草。

茅草下,一對青綠色的銮鈴随風作響。

李意清多看了一眼,有些意外,“颍州孟氏的馬車。”

颍州孟氏在颍州徘徊上百年,承襲的國公之位太祖皇帝親授,特賜面聖不跪之榮。

元辭章看着孟氏的馬車,微微沉吟。

“想來才進京不久,六部尚未收到消息。”

李意清道:“往年孟氏都不會入京,今年來,應該是另有打算。”

“我聽祖父在家提起過一些,”元辭章頓了頓,繼續道,“孟氏孫輩,孟居瀾,前年秋闱得了颍州府解元,不過孟國公念起年幼,打算再培養三年。估計下次科舉,就要下場了。”

孟氏家大業大,不過和元氏都面臨着相同的困境:子輩無人可堪大用,隻能将希冀寄托在孫輩身上。

雖然靠着祖上蔭封,孟氏也能享受榮華,但是失了真正的翰林學士,後繼難有人可掌控家族大局。

一旦家族失去了掌舵者,尤其是元孟這樣的大世家,便是如巨船行于海上,而不知方向。

元辭章沒說的是,今年新科,他高中狀元,曉谕四海。偏安一隅的孟氏得知消息,難免會因為自己孫兒落後一步,心生焦慮。

兩人一邊說着話,一邊拾階而上。

山上的空氣極其冷冽,李意清即便披着毛氅手握湯婆子,依舊被凍得鼻尖通紅。

元辭章不着痕迹地微微移動了身子,擋在了風口。

被擋住側面吹來冷風的李意清緩緩松了口氣,看了眼元辭章,倒是沒有直接出聲道謝。

走了大概半個時辰,才看見太清觀的三清殿。

太清觀建觀一百餘年,隐在山巒雲霧之中,很像一座遺世而獨立的仙台樓閣。

李意清莫名想到了元辭章送給自己的畫軸。

仙山之姿,難道有出處可尋?

李意清按下心中疑惑,和元辭章走到了太清觀正殿。

太清觀分為三殿六廂二院,三殿是指供奉三清真人的大殿,神龛香火的兩側殿。這三殿大氣恢弘,古樸悠遠,居于正中心。

六廂則是僧侶的禅房住所已經供來往香客暫時休憩,二院為前院和後院,前院臨山而建,可望見大慶的京城和遠處的良田千頃。後院蜿蜒陡峭,是個賞花品茗,坐看雲起的好去處。

入了正殿,李意清朝三清拜了拜,供奉了一百貫錢的香油錢。

一百貫錢,實則為白銀百兩,觀中不以黃金和白銀稱呼,怕沾染了銅臭味。

方丈朝李意清微微俯身,她彎腰還了半禮,才和元辭章出了正殿。

前院欄邊,早已經占滿了來瞧花的人。

幾個文人臨風而立,姿态随性灑脫,指着浩瀚山巒與淩霜紅梅吟詩作對。

站在他們近處的,是一些三四十歲的官人,他們雖然沒穿官袍,但周身氣度和那些舉子貢生渭泾分明。

來燒香的各家姑娘們,都因為羞怯而不敢上前,隻敢遠遠站着。幾個姐妹交頭接耳,小聲談論。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