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康熙側臣·納蘭容若傳 > 第9章 第9章

第9章 第9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明珠家的午膳,菜肴有着常人難以想象的精緻。

除了做法多樣、擺盤悅目的肉食之外,還有一半是恒例為容若備着的半素食,像是:筍蕨餡兒的馄饨、齋燒鵝、東坡素方、純南瓜羹、羊肚菌雞絲湯。

“惠兒。”明珠問她,“今日容若都跟你聊了什麼?”

“回伯父,惠兒從表兄口中聽得:皇上納妃不分滿蒙漢,所以他要教惠兒學會滿蒙漢三語;為妃要有自保之力,所以他要教惠兒騎馬射箭;為妃要言之有度,所以他要教惠兒言必行行必果;為妃亦要避免自恃,所以他要教惠兒脫穎而出之計。”

明珠面帶滿意之色,再問:“還有嗎?”

惠兒跟容若彙合了一下眼神,見容若一點頭,她繼續道:

“表兄讓惠兒明白了嫁給皇上的責任,惠兒會愛上皇上、也會讓自己被皇上愛上。最重要的,是惠兒會時刻牢記着自己是納蘭氏出身的女子,讓納蘭氏一族萬安,讓伯父在朝中、在家中、在内宮都穩操勝券。”

“好!”

明珠肯定地叫了一聲。

容若本不情願,卻還是在額娘的眼神的暗示下,執杯對明珠道:“兒敬阿瑪一杯。”

惠兒也緊跟在後,執杯對明珠相敬。

“好,好啊……容若,惠兒,好啊!”

明珠舉杯向着這對表兄妹,然後一口飲盡了杯中酒。

用罷午膳。

明珠叫了夫人帶惠兒先走,把容若留了下來。

“今兒早上阿瑪就看出來了,你強打着精神至今。”明珠對兒子既心疼又無奈,“可是被阿瑪傷到了?”

容若淡淡道:“斯人獨憔悴,兒自找的,無關阿瑪。”

“你就愛瞞着。等到午後,阿瑪就叫了太醫到府上來瞧你。”

明珠關心完兒子,就用眼神吩咐了管家去辦事。

“兒沒事。”

“太醫瞧你的時候,阿瑪也會一并陪着。容若,你别硬撐。”

“兒想問阿瑪,天生之病如何能好?”

“我明珠下令要太醫治好的病,他們就算提着腦袋、也得想出一個根治無誤的萬全之法來!”

“那兒就等着太醫來。”

“阿瑪送你回房。”

明珠的這份關心,來的太快太突然,以至于容若分的不太清楚:

阿瑪到底是真的在意我的寒症?還是因為這一整個上午,我在玉蘭樹之下、做成了一件符合阿瑪的期待的事,他才對我這般好?

以前我生病憔悴,阿瑪請的都是外頭的郎中,為什麼這回他要去請宮裡的太醫?想讓我被皇上惦記,還是被慈甯宮的老祖宗惦記?

*

翌日,朝堂之上。

少年天子正襟危坐,傲視群臣。

他铿锵有力地說出了自己将要推行的改革,卻在未見收效之前,就迎來了大片大片的質疑之聲。

玄烨面對站出來說了反對之詞的鳌拜,怒道:

“什麼叫做朕沒資格拿主意?朕要将内院複為内閣,複翰林院官署,觸動祖宗基業了是吧?動搖大清的江山了是吧?”

鳌拜盛氣淩人,跟皇帝叫闆道:

“皇上如今是不把太宗皇帝和世祖皇帝放在眼裡了嗎?内三院:國史院、秘書院、弘文院各司其職;翰林院隻是文官的處心積慮之所,隻會玩弄筆墨誤國,不宜再設。二者如何設置,都是先帝們早就定下來了的規矩,豈是能夠随便改的!”

“規矩?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

玄烨正色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引來了朝臣們的哄堂大笑。

唯有明珠站了出來,堅定地擁護皇帝道:

“臣以為:内閣隻是幫助皇上處理日常事務的行政機構,而非以新形勢存在的權力機構,并不會有損包括鳌拜大人在内的八旗親貴們的利益和權屬。皇上此舉,是英明之舉!”

“我大清入關定國以來,推行滿漢一家之策,尊重漢人之中的有識之士、招攬有能力者入朝為官,乃是促進文化繁榮的一大壯舉。固然八旗之中也不缺能夠舞文弄墨、以筆忠君、以節效國之人,但是始終有所欠缺,缺些有益無害的修繕書冊之能。

“若是能夠設立專門場所,讓賢臣們齊聚一堂:顧問于皇帝、論史于得失、拟策在當下、外交于廣世……豈非是大清日益興盛、皇上聖明有功之證?”

玄烨正要順着明珠的話往下說,哪料被鳌拜搶了先。

朝堂上下,百官隻聽見鳌拜帶着譏諷的口吻道:

“明珠大人如此幫着皇上說話,可是因為納蘭公子滿懷抱負得不到施展,非要叫皇上恢複翰林院來養着他這塊珠玉啊?”

明珠對天子拱手道:“皇上明鑒,臣赤膽忠心,一心針砭時局時弊,絕無為容若謀青雲之嫌。”

索額圖倪了明珠一眼,在心中冷漠道:

“納蘭公子的前途,還用得着你這個當阿瑪的來鋪路嗎?别說是慈甯宮裡的老祖宗看好他,将他安排在皇上當陪臣,就說整個大清,誰不把他當作可造之材來看?是他托了你明珠的福,還是你明珠托了他的福,明眼人都看的真真的呢!”

玄烨指着明珠道:“納蘭容若日後職位如何,看他自己參加科舉後的造化。明珠你不必言,别的大臣的妄加議論你也不必聽。”

“是。”

明珠應道。順帶反看了鳌拜和索額圖一眼。

玄烨終于逮着了訓斥鳌拜的機會:

“明珠所說,滿人漢人同朝為臣、理應和睦共處,這點無錯。可是朕卻看到,鳌拜你不但不把漢人大臣放在眼裡,更是在私下對他們打壓欺淩、逼他們一切習慣遵循滿制,使得他們敢怒不敢言。”

“不止這些,鳌拜你還大肆圈地、掠奪家奴,不把漢人當人看,你還有點人性嗎?朕如今欲推行新制,重組機構,複翰林院,提拔漢臣,你不但頭一個站出來反對,更是帶着一群滿臣出來說朕的不是,簡直是目中無君!”

鳌拜傲氣地一扭頭,壓根沒把皇帝的話當回事。

不止,依附于他的臣子們,也紛紛站出來反指皇帝:浮雲蔽日,革新亂為。

“治理國家講究的是承接祖宗基業,求穩為主,皇上您動則按照個人的意願大改,隻怕是越改越糟越不利于當前局面啊!”

“皇上您新招倍出,但始終是少年之言,不可讓臣等信服。不如暫且将目标放下,隻按如常的狀态來治國如何?有鳌拜大人輔佐,社稷自然穩如泰山。”

“皇上您登基已經八年,急于親政之心臣等明白,隻是表露太過、推策太急、否制太快,容易本末倒置——受了漢人拿捏,而忘記祖制。所以臣等為避免皇上的一時沖動給大清招緻大禍,無法附議皇上之舉,還請皇上三思後行。”

正當鳌拜以為少年天子在群臣群言之下,會扛不住壓力,叫大太監顧問行宣布“退朝”之時,少年天子卻沒有落荒而逃。

玄烨毫不畏懼。

他從寶座上站了起來,正面向鳌拜一黨發起挑戰:

“大清的朝綱,是朕的朝綱,不是你等操縱的朝綱,朕不是個受你等擺布的皇帝!”

“朕下定了決心要改制,就一定會改。朕今日當着你們的面宣布此事,不是來問你們該或是不該的,而是讓你們心裡有個底:大清國的皇帝不小了,凡事能夠自己做主了!大清國也不是剛入關時的大清國了,是該換換面貌和再發生機了!”

“衆臣,都聽明白沒有?”

玄烨神色堅毅,身上的氣度和威嚴叫群臣震驚,再無誰敢挑釁和反駁于他。

在明珠的一句“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中,群臣一并向這位少年天子跪安。

玄烨便是在這樣的大逆轉局面當中,昂首挺胸地退朝離殿。

【注1】納蘭性德詞作《清平樂·玉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