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都沒有打算等着百姓們徹底解禁後前來感激自己,墨箐就已經重新乘起披甲獸,跟木聽言兵分兩路,順着輿圖路線啟程,離開了白崖城。
對修行者來說,凡人的感激或怨恨其實很難能波動情緒了。血肉階層次可能還會多有貼顧,畢竟是打實基礎的階段。
而正式進入蘊魂階,靈魂在功法修行中慢慢升華或沉寂後,實力越是強大,就越是會在不知不覺間有了仙凡之别的意識。
這也就是為什麼絕大多數修行者家族,包括墨家在内,普通的否靈人——也就是沒有資質踏入修行道途的凡人不論如何都是最底層的緣故之一。
木聽言本來也理所當然地認為墨箐是這種情況,所以才不甚在意凡人的看法。
如果臨行夜裡她沒有悄悄給郡守府的老管事塞銀兩的話,大概木聽言會一直這麼以為下去。
自家孩子踏入仙途,對凡人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機緣,不砸鍋賣鐵支持都算奇怪的了。從來沒有過領路仙師因愧于奪走對方的愛子而進行補償的道理,這位小家主從古論今都算得上奇葩了。
十日後,白崖城中确認再無人感染瘋病,郡守下令解除了封城令,并動員調查起水源污染一事。
沒了特殊的病疫阻礙,普通造成糧食減産以及民衆腹痛的污染就相對好解決得多。
三皇子周煜炀協助左右,親身下訪,且随郡守前往上峰談判,細究了一番官場沉污。放棄尋找小姑後,她為白崖城留下一件信物,就決定回到上京城了。
與其同時,墨箐與顔染在途經并解決了多地城池煞氣,給淩小久演示過邪煞之軀作用後,也抵達了山陡落情況最為嚴重的銀湖城。
銀湖城處于一個大型盆地之中,城邦建築皆環繞于銀色巨湖高低錯落有緻的排放着。
這樣的地形環境,會出現山洪和大規模的山體滑坡,墨箐覺得倒也不奇怪。
此處倒是沒有煞氣什麼事,山陡落的主要原因也并非水土流失或土壤松散,而是有一群土相多居靈獸在附近安了家。
它們類似巨型鼹鼠,同樣長着細小的眼睛跟鋒銳的尖爪,但絕對更強大。有煅骨境中期強度且成群結隊,百來隻鼠獸彙聚一團,自行組出特殊的陣法來,威力可堪融靈境!
淩小久焦急于快些解決這些靈獸,好修正地形,解除山災。墨箐卻是搖搖頭,抱着她躍上飛行銀盤,半空中指向隐隐約約的長道。
她問:“你可知,靈獸們為何忽然興師動衆搬了個家,來到如此靠近人族的地盤?”
“它們中的許多有煅骨境修為,已然凝聚出了部分靈智,應當曉得靠近人族,某一日就會被清剿才對。”
淩小久呆愣愣了半天,望着隐在山土中的道路,又看向被山災沖垮的銀湖城城牆。
雖然她的年紀還小,卻也沒少聽過人族至上的理論。就像靈獸間也會彼此劃分地盤那樣,它們進入了人族的地盤,所等待着的宿命就是被剿滅。
從沒有哪位仙師會去探究它們為何闖入人族的領域。
“即便不修心,隻修長生,隻修……仙人偉力,不經任何究查就下手濫殺,也非正道所為。”
殺靈獸也算濫殺麼?淩小久想問,然而話語哽住,好像有什麼在悄悄改變。
“它們是從遠方山脈遷徙過來的,正好我們先前經過的幾座城池中央,原先就是它們的家。”
“煞氣侵襲、人族開發新地、流年不利帶來的糟糕氣候,迫使它們拖家帶口,最終也隻能走到這裡,賭一賭住下後不會發生意外。”
“天下生靈,不是唯人族一種。”
墨箐笑着敲了敲淩小久的額頭,将她從呆滞中拉回。
“我也會殺靈獸,會為自己的利益挑戰它們,會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對它們下手。”她止住淩小久将要開口的話:“然,專以玩樂嗜殺,或不計代價地屠戮滅族,從來都是正道禁忌。”
“人族當以己為中心,不代表中心之外的生靈性命便不值一錢。”
仍在消化這些大道理的淩小久漸漸消去了除掉“巨型鼹鼠”的念頭,被帶回到顔染身邊時,還有些不明所以。
顔染抓着小朋友,騎上披甲獸就往城中去。一路暢通,直面城主後,直接把大緻規劃過銀湖城山災該如何修改,且靈獸群又該怎樣安放的方案拍了出去。
畢竟是隻有仙師才能解決的事情,銀湖城城主并不多話,略加考慮過對百姓并無危害後,當即同意。
就像是做過無數次似的,顔染站在高處指揮着受災民衆遷移方位。
淩小久仰着頭,覺得有許多大人真的很了不起。
她又看向低處,被規矩約束起來的民衆優先讓路給老人和幼童。明明自己身上破破爛爛,卻還是老老實實的在旁受着冷風。
不過一會兒,疏散好老人家和小孩子後,衆多青壯年接過城主府仆從終于送來的粗棉衣随意穿上後,很快又都投入到了中心地帶的重建工作上。
“小久,你是不是經常覺得,凡人什麼都做不到,而修行者上可開天辟地,下又力大無窮,所以修士就一定比凡人優越?”
這位不露臉的仙師在半路上就已經言明過凡人身份,由她來詢問這樣的問題,的确是再合适不過。
淩小久不假思索地點了點頭,這天下就是如此的啊!
否則怎會有百年前,邪仙柳蛇的大屠殺,又怎會被鎮世人皇封下巨型結界。
“就現在而言,哪怕是擰成了一股繩的衆多凡人,也鬥不過哪怕初入聚氣的修士。”顔染笑了笑,并沒有立刻要否決的意思。
“修行者若有資質,經曆萬難,終可擁有匹敵萬靈、睥睨天下的機會。”
“可這天下,最多的,就是終其一生不可入仙途的凡人啊。”
淩小久不解,凡人最多,跟凡人永遠鬥不過修行者有什麼關聯嗎?
“幾乎所有的智慧生靈都是群居動物,因為彙聚一團,才能盡可能地彙聚智慧。”顔染悠悠道來:“而今時代不過是歲月一角,衆人拾柴火焰高,在遙遠未來的某一日中,凡人也可依靠凡物登天越宇。”
“你可知道,外州的凡人并不善于使用水車、風動糧磨,甚至最為普通的犁攆。”
小孩兒眨了眨眼,這些在岷州都是極為常見的東西。外州既有修士大人們在,智慧無邊,怎能沒有這種基礎工具呢?
“因為,外州人們都格外依靠天地靈氣與法術。
旱了當天即可降雨,山地暴洪不須幾時就可解決……不必像岷州,經過層層通報才派遣仙師前來。”
“那樣方便,如何會有人想靠自己、靠凡俗物件,聚合思考,發明創造呢?”
“百年前的岷州跟外州也是一樣的。”
小孩兒就像是聽懂了什麼。她恍然大悟般:“才過百年,岷州凡人單靠自己,就想出了那麼多奇特的物件……”
“是啊,如果再給上千年、萬年呢?”顔染伸手整理了下淩小久被風吹亂的發絲。
“凡人聚集,興許有那麼一日,比肩修行者。逐天登月,遨遊星宇!”
她哇了一聲,雙眼亮晶晶的,忽聽到嘭的響動,扭頭看去——已有些許廢墟被清理出來,搭建起了新的庇護。衆人點燃了篝火,聽着栗果在火焰中的炸裂聲,慶祝着劫後餘生,以及擡首時望見的,墨綠色的小流星閃過。
山崖地貌煥然如新,若不是還有倒塌的城牆跟大片廢墟存在,難以想象這裡不久前發生過陡落到掩埋了小半城池的災害。
“遙遠的今後,凡人也能做到這般神奇嗎?”淩小久忍不住問道。
“會的。”顔染點了點頭,轉過身面向渾身都沾了些塵土的墨箐。
“聊什麼呢?”
“給小孩講講你的故鄉。”
墨箐挑了挑眉,終究是沒說破内心的猜測。
深夜。
山地一處洞穴中的篝火噼啪作響,有個人影正在洞口守夜,兩頭披着盔甲似的大型靈獸卧伏着歇息。
溫暖的洞内有一大一小依偎着熟睡的身形,發出均勻的呼吸聲。本來頗為無聊的守夜人,聽着聽着倒也不覺得多枯燥了。
不知不覺間居然都過去了将近三個月時間。
目前整個侖允郡都稍微緩了過來,各地災害經過朝廷下放的新資源和人手,加上墨箐等人幾乎一刻不停地支援,已經極少再出現過人口的意外死亡。
她們走過半個侖允郡,見識到許多奇特的事物。墨箐更加肯定,岷州的科技發展比外州要快速很多。
如果拿史前類比,外州人還是石器時代住洞穴,哇哇叫的猿人的話,岷州人就是已經造出了鐵器,面對大型猛獸也有一戰之力的智人。
腦袋裡不由自主就有了對未來的些許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