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覆巢之下無完卵。前朝的安危直接決定着後宮所有女眷的命運。
因此每當朝廷之上有什麼大的風波,整個後宮都會不由自主地安定不少。
就在前幾日的朝會上,皇帝毅然決定要北伐松遼部落,并且大軍主帥是齊王白和清,而副帥就是東閣大學士孫世安。
對于皇帝北伐的決定,雖然那些士大夫說得頭頭是道,但是戰争真的來了這些人反而是慫了。一想到戰争對于現有政治利益的改變,在場幾乎所有官員無不站出來反對皇帝對于松遼部落的戰争,什麼勞民傷财,什麼有傷天和,什麼窮兵黩武......不一而足。
不過皇帝也明白,這些反對的大臣基本上都是庸人,其實朝廷之中對于松遼邊事真正了解的大臣都覺得,松遼部落統一進程的加速,并且随着他們逐漸由部落進化成一個新興的國家,其實力和野心也都随之迅速擴張。對于這種對手,最好的選擇還是趁他們沒有發育完全,提前打擊,進而降低他們的實力。要是再拖延下去,松遼地區的整體實力将會更加強大,對大胤的危害也更加劇烈。
雖然皇帝在朝廷上把大軍統帥的職位給了齊王白和清,但皇後其實并不怎麼在意,皇後是太後為皇帝選擇的妻子,二人一直很親近,對于松遼一事,太後閑着沒事也偶爾和皇後談談。皇後聽了太後的話,自然也明白松遼部落雖然隻是那點地方,但戰鬥力卻很強,齊王率領的大軍未必就能真的得勝歸朝。
如果齊王白和清統帥大軍失敗,自然對他未來的威望和實力就有不少的打擊,這樣太子白和都的地位就會越發穩固。
想到這一點,皇後手持團扇端坐在殿内,隻是扇子下面的笑容卻透着幾分猙獰。
隻是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但是國破家亡時候,宮中女子命運尤其悲慘。隻是這戰場殺伐之事,後宮衆人卻很難有所幹預。
當然幹預了也沒用,既然如此紫禁城衆人也都紛紛裝作不曉得這些事情,自己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皇後依舊和太子妃管理着後宮,其他妃嫔繼續在宮裡面老老實實呆着,而瑩花等有了孩子的妃嫔也都老老實實教養自己的兒女。
隻有宋蕪,隻有這個癡心的女子,卻始終心系那個永遠也不可能回心轉意的男人。
在她心中,什麼都不重要,除了他可以平平安安從戰場上歸來。
可是她宋蕪也隻是一個身份低微的宮女,她除了這份心意之外,什麼都沒有。
沒辦法,白天她隻能老老實實在宮裡伺候主子,直到晚上才趁着大家都睡下後,才敢一個人到外面對着月亮發呆。
因為松遼地區冬夏溫差大,并且冬季尤其寒冷,一旦下了大雪,就更加不利于南方的大胤軍隊展開攻擊,因此大胤軍隊實在春末開拔。此時,宋蕪一個人披着單衣坐在夜色裡面并不感到寒冷。
她是那麼愛白和清,但是在紫禁城裡面,這份愛注定是得不到任何祝福和認可的。宋蕪明白自己不應該愛上他,但是愛已經發生,她一個弱女子也沒有什麼辦法。
既然在紫禁城裡面沒有人認可這份愛,宋蕪心中苦悲,隻好把自己的心意對月傾訴。